1.如何用1000元控制壹個5000w的公司?
先成立註冊資本65,438+0,000元的杭州小資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再65,438+0,000%控股註冊資本5,000萬元的泛軟軟件有限公司。即使泛軟軟件有限公司破產,也只需要承擔1000元的責任。為什麽?因為杭州小資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其全部資產承擔全部責任。
泛軟軟件有限公司是壹家從事智能軟件開發的高科技企業。知識就是力量,他最大的財富就是技術人才,所以用股權吸引人才是個好辦法。小資樹公司的股東是兩個有限合夥,創始人薛愛華作為兩個有限合夥的GP,擁有100%的絕對控制權,而其他合夥人,我猜是公司的核心技術人才,只能享受錢的分成,不能分權。
換句話說,是創始人薛愛華用1000元最終控制了5000w公司。
馬雲用註冊資本65438+1億的雲博投資公司控制萬億獨角獸螞蟻金服,張玉良用註冊資本65438+1億的綠地投資公司控制市值1000億的綠地集團,都是用這種小資本控制大股權的思路!
股權設計可以參考以上思路,但不建議只用1000元,因為如果真的遇到懂貿易的,別人壹查就知道妳的家庭背景。如果妳想用1000元做5000W的生意,別人在和妳合作之前會三思而後行。
另外,很多創業者開公司的時候,註冊資金都是幾千萬,1億。我認為反正是認購制,不需要實際繳納,對稅收沒有影響;“過億”公司的老板是公司規模和實力的體現,也有利於業務發展,但事實並非如此。
二、註冊資本越大,面子越大?
首先,註冊資本認繳與否,監管部門擔心妳壹時半會拿不出這麽多錢。為了降低創業門檻,他們給妳壹個緩沖時間。通常公司章程規定實收資本20年內到位。當然,妳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經營情況來決定出資方案。1000000元的註冊資本並不算大,但是要想把10000000元的註冊資本繳足也不是那麽容易的。
其次,營業執照不會體現妳的註冊資本,僅僅壹串數字並不能證明企業的實力。現在投資人或者合夥人在決定投資或者與妳的公司合作的時候,壹定會實地考察妳公司的情況,比如:公司的主營業務是什麽?發展前景如何?股權結構是否合理?金融學有標準嗎?辦公場所在哪裏,辦公面積有多大?有多少員工,等等。
再者,註冊資本與妳要承擔的責任和風險成正比。我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妳的公司經營良好,此時妳沒有債務風險,不用擔心有什麽隱患;但如果操作不當,妳要償還的債務會因為註冊資本的不同而不同。妳什麽意思?
由於經營不善,公司欠外債10萬。如果妳的註冊資本是50萬,只要妳履行投資義務,不分公私,妳只需要在妳投資的限額內償還50萬債務,但如果妳的註冊資本是654.38+00萬,妳需要償還654.38+00萬債務。
所以,創業開公司,註冊資本越大越好。不要“天價”註冊資本,不要因為“面子”問題最終承擔巨額連帶責任。妳創業初期,註冊資金大概是10-10萬。畢竟妳只是為公司運營提供了第壹筆啟動資金,用這筆錢“賺錢”;而且後期還可以結合自身能力和公司未來發展進行增資。
但如果妳的公司已經成立,並且寫了巨額註冊資本,建議評估風險,通過法定減資程序減少認繳資本,避免日後不必要的麻煩。註冊資金是大多數創業者遇到的第壹個坑,很多創業者喜歡以自己的名義開公司。會有哪些隱患?
三、個人控股多家公司的五大弊端!
如果妳名下有壹堆公司,都是以個人身份直接持股,這有五大隱患。
1.妳的財富不是風險孤立的。
如果哪個公司上了黑名單,不僅妳倒黴,妳名下的其他公司也會受到牽連。影響公司正常業務發展,沒有做好公司和妳個人財富之間的防火墻隔離。
2.重復納稅
假設妳所有的公司都賺錢了。如果妳以自己的名義持有股票,妳必須支付20%的股息稅。如果投資其他公司,賺了錢,分紅要交20%的稅。這加起來就是40%的稅,導致很多企業家不輕易分紅,而是通過借款或備用金等非法手段長期占用公司資金,不顧公私利益,把有限責任變成無限連帶責任。
3.企業所得稅多交了。
其次,這麽多公司肯定有盈虧。盈利的公司要交企業所得稅,虧損或盈虧平衡的公司不用交。但是因為妳是個人持股,不能讓盈利和虧損的公司以合理的方式累計在壹起,導致企業所得稅更多。
4、不利於股權融資
假設妳以後想把所有的公司打包成壹個項目賣給投資人,那會很麻煩,因為妳願意同時把所有公司的股權都換了,投資人不壹定願意。其次,如果股權轉讓涉及溢價,妳要按照財產轉讓所得,對溢價部分繳納20%的稅。
5.控制力不能被放大。
妳所有的公司都是以妳個人的名義持股,妳的持股控制權只有1。各公司在妳的戰略中的定位和負責的板塊不清晰,各自為政,無法形成合力。也不利於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和合法節稅。
合規財稅:作為財稅合規專家,致力於為企業提供股權結構設計、稅收籌劃、財務管理與核算、盈利模式計算等財稅合規解決方案!從財稅角度,幫助企業提高運營效率,降低財稅風險,實現商業價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