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中國少年鐵血軍的鐵血軍喋血遼南

中國少年鐵血軍的鐵血軍喋血遼南

1932年7月,東北大學畢業生苗可秀來到鄧部任總參議,輔佐鄧鐵梅參贊軍務。在經過反招撫和反討伐等壹系列鬥爭後,到1933年初,三角抗區的抗日武裝屢屢受挫。此時,苗可秀對三角抗區的鬥爭形勢進行了冷靜的分析和認真的思考。鑒於各路義勇軍瓦解失敗的教訓,和對蔣介石政府不抵抗政策的憎恨,對義勇軍抗戰前途的擔憂,都使他萌生了另謀抗日之策,再創抗日新軍的想法。為避敵之大力摧毀,實現其“復興東北,再造中國”的宏圖夙願,他對義勇軍的組織形式進行了大膽的改造,力圖創建壹支“更堅固有力,足以持久的秘密團體”支持公開的義勇軍。

1933年3月中旬,苗可秀與趙同、趙偉、劉壯飛、白君實等人在岫巖紅旗溝聚會,商定將先前成立的岫巖學生團改為青年勁鬥團,將岫巖抗日救國會改為抗日同盟會。青年勁鬥團為組織紀律嚴格化的秘密組織;抗日同盟會則為群眾性的抗日組織。在這兩個組織之下,成立武裝別動隊,由苗可秀從鄧部學生隊中撥出壹個分隊***20人,交劉壯飛、白君實領導,對外仍用鄧部番號。

1934年初,東北民眾自衛軍開始分散行動。2月1日,苗可秀等人又將勁鬥團改為少年鐵血團,抗日同盟會改為 ,別動隊自成體系組成少年鐵血軍,從而形成少年團、同心會、鐵血軍三位壹體的新的抗日組織。少年鐵血團是秘密的政治組織,其宗旨是:用黑鐵赤血之精神,采全民革命之手段,復興東北,再造中國,力求中國國家社會的獨立與平等。少年鐵血軍是少年團在軍事上的組織,是公開的武裝,其口號是“愛護老百姓;聯合警備軍(指偽軍);團結義勇軍;打倒日本人。”同心會系秘密結社式組織,其目的在於擴大和鞏固抗日陣線。這三位壹體的抗日組織從體系上來看,也是高度集中的。苗可秀為鐵血團總裁、鐵血軍總司令、同心會會長。

1934年9月,鄧鐵梅犧牲後,苗可秀痛定思痛,決意支撐三角抗區的抗日局面。他先處決了出賣鄧鐵梅的叛徒,後又對外公開了少年鐵血軍的番號。此後,少年鐵血軍在三角抗區馳騁縱橫奮勇殺敵。

《世界知識》·東北通訊,在1936年刊登“民族英雄趙侗”記錄了成立 少年鐵血軍這段歷史:

壹九三三年夏,他集結各部義勇軍的優秀青年,組織“青年勁鬥團”,改組為“中國少年鐵血軍”,以苗可秀為總司令,趙同自任總參謀長,以敵人最註意的遼南三角地帶,為根據地,當時他們的口號是:“愛護老百姓,喚醒偽軍,團結義勇隊,打倒日本人。”士兵以小學畢業者占多數,當時擁有基本部隊五百名,平時努力開展活動區,熟悉地理,訓練民眾,編印書籍,避實攻虛,采遊擊的戰術;必要時則不顧壹切的犧牲,與敵人作殊死戰。壹九三五年壹月的賒裏溝之役,二月的溝湯之役,即其縈縈大者。壹時苗可秀、趙同等的聲威大振,頗為敵方所註視。敵方井上中將,阪津大佐,偽方於逆芷山上將,王逆殿忠中將等,先後到三角地帶視察,並攜來部隊七千五百余名,實行大攪亂——大討伐。這時他們將軍隊化整為零,分竄山溝小路,秘密活動。三月余不見他們的行動的消息。井上中將等很詫異的對當地百姓說:“他們到哪邊去了,難道他們都飛上天去了嗎?”

1934年初,少年鐵血軍擁有基本部隊500名,其中大學生占十分之二,師中學生占十分之五,小學生占十分之二,農民占十分之壹,被當地百姓稱為學生軍。宗旨是:“用黑鐵赤血之精神,采全民革命之手段,收復東北,振興中國。”

當時正是鐵血軍鬥誌旺盛時期,其中有史可查的戰役有:

沙裏寨之役:民國二十三年四月,苗可秀、趙同、劉壯飛率領第壹二大隊在黑夜與敵軍相遇於沙裏寨,激戰兩小時,敵軍傷亡十余名,我軍史少遷大隊副陣亡,士兵負傷者三名(日偽報紙,均有登載)。

大岔溝之役:民國二十三年五月,苗可秀、趙同、趙偉、劉壯飛、白君實率部壹二大隊,在鳳西之大岔溝,與敵人五百眾激戰半日,敵人傷亡二十余人,內有中尉連副壹名。我軍無恙(日偽報紙均有登載)。

任家堡之役:民國二十三年六月,苗可秀、趙同、趙偉、劉壯飛、白君實、盛梅五率領壹二三大隊,在任家堡子與敵軍四百名接觸,相戰三個小時,敵人傷亡九人,內有少尉壹名,我軍王青山大隊副頭部負重傷,陣亡將士二名(日為報紙均有登載)。

吹師傅溝之役:民國二十三年八月某日,苗可秀、趙同、趙偉、劉壯飛、王越、唐廣學等幹部二十余人,開完會議,晚上宿於吹師傅溝,不幸次日拂曉,被兩路敵軍千余名包圍,吾等因地形熟悉,由偽軍方面突圍,結果陣亡隨從兩名,敵人以為苗可秀、趙同,遂認假做真,大施宣傳,以後發生冒功事件極大。此役極為危險,百姓神話頗多(日偽報紙均有登載)。

賒裏溝之役:民國二十四年壹月,苗可秀、趙同、劉壯飛、盛梅五、唐廣學率領衛隊及壹三大隊,在賒裏溝地方將敵軍壹百五十余名繳械,敵人中有白俄、朝鮮、日本、中國四種國籍,頗有意味。僅第二日敵人在該地集中者,在二千人以上(日偽報紙均有登載)。

中溝之役:民國二十四年二月,苗可秀、白君實、盛梅五率領衛隊及第二三大隊,將駐防中溝之敵軍三百名擊潰逃走,此役敵方傷亡二十余名,我軍無恙(日偽報紙均有登載)。

溝湯之役:民國二十四年三月,苗可秀、劉壯飛、白君實率領地壹二聯隊向遼南、海城、蓋平、各縣遊擊,行經溝湯地方,與敵軍激戰壹日,當晚遂將壹部敵人包圍,殺聲震天地,火光透雲霄,此役日軍傷亡壹百五十名(內有西澤少佐,長崗指導官等四名)。焚毀戰馬二百余匹,偽軍傷亡壹名。我軍傷亡班長劉佐範壹名,士兵負輕傷者四名,劉壯飛聯隊長頭臂四處受傷,得獲敵人機槍兩架,馬槍六十余支,子彈壹萬余發。自此敵人大加重視,舉重兵“討伐”(日偽報紙均有登載)。

1934年4月,少年鐵血軍面臨更為嚴峻的形勢,日軍更加猖狂,鄧鐵梅不幸被捕,劉景文被迫離隊,趙老太太的16間房屋和全部家產全部被日軍燒毀。但趙老太太並未屈服,同年5月奔赴大孤山等地購買印刷機,在自己入股籌辦的趙家堡子小學組織學生協助少年鐵血軍印刷抗日宣傳品,然後與兒媳王全壹等,潛入鳳城、岫巖、莊河、孤山等縣城,以少年鐵血軍的名義張貼散發,壹時民氣大作,日偽甚為惶恐。

1934年7月,日寇再次突襲趙家堡子,將趙老太太壹家六口抓進監牢,株連的趙氏家族和鄉親300多人。趙老太太面對日寇的威逼利誘,始終堅貞不屈,敵人無奈,報請關東軍司令部擬秘密執行死刑。臨刑前趙老太太在鐵血軍的配合下機智假釋出獄,並解救出株連鄉親。隨後趙老太太攜年邁丈夫及年幼子女潛往北平,在東北救國會的幫助下,籌集軍火,聯絡抗日義士,支持少年鐵血軍。

《GUERILLAS By TENG AN-TEN《MOTHER OF THE CHINESE》壹文,記載了趙老太太全家被捕的過程:1934年2月5日,這壹天永遠保存在趙老太太苦難的記憶中。那壹天,日本軍隊搜索她的房子,而後點起了沖天的大火,燒毀了房屋。 趙老太太的家人和長工們30多口人的大家庭被整隊的日本軍人用帶刺刀的槍威逼著。幸運的是,日本人找不出任何反日的證據。趙老太太經歷著這場的房子被燒毀的災難之後,她又在岫巖偏遠處開辦了壹所學校,把孩子們送到那裏,在那裏秘密地印刷抗日宣傳材料,繼續呼籲民眾反抗侵略者。在7月25日的壹天。這些秘密的活動又被漢奸出賣給日本侵略軍。500多名日本軍人襲擊這所學校,逮捕趙老太太和她的丈夫以及他們的3個女兒和年幼的兒子,全部家庭被壹輛馬車拉著,永久離開了還在進行抗日宣傳印刷並且還要繼續的工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