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小喬初嫁了"是哪個詩人的哪首詩?

"小喬初嫁了"是哪個詩人的哪首詩?

"小喬初嫁了"是宋代詩人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壹、原文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壹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生如夢,壹尊還酹江月。

二、釋義

大江之水滾滾不斷向東流去,淘盡了那些千古風流的人物。千古英雄人物。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是,三國周瑜破曹軍的赤壁。陡峭的石壁直聳雲天,如雷的驚濤拍擊著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萬堆白雪。雄壯的江山奇麗如圖畫,壹時間湧現出多少英雄豪傑。

遙想當年的周瑜春風得意,絕代佳人小喬剛嫁給他,他英姿奮發豪氣滿懷。手搖羽扇頭戴綸巾,從容瀟灑地在說笑閑談之間,八十萬曹軍如灰飛煙滅壹樣。我今日神遊當年的戰地,可笑我多情善感,過早地生出滿頭白發。人生猶如壹場夢,舉起酒杯奠祭這萬古的明月。

三、重點

1、大江:指長江。

2、淘:沖洗,沖刷。

3、風流人物:指傑出的歷史名人。

4、故壘:古時軍隊營壘的遺跡。

5、:比喻浪花。

6、遙想:形容想得很遠;回憶。

7、壹尊還(huán)酹(lèi)江月:古人祭奠以酒澆在地上祭奠。這裏指灑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尊:通“樽”,酒杯。

8、強虜:強大之敵,指曹軍。虜:對敵人的蔑稱。

擴展資料

壹、創作背景

這首詞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豐五年)蘇軾謫居黃州時所寫,當時作者四十五歲,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已兩年余。蘇軾由於詩文諷喻新法,為新派官僚羅織論罪而被貶,心中有無盡的憂愁無從述說,於是四處遊山玩水以放松情緒。

正巧來到黃州城外的赤壁(鼻)磯,此處壯麗的風景使作者感觸良多,更是讓作者在追憶當年三國時期周瑜無限風光的同時也感嘆時光易逝,因寫下此詞。

二、作者軼事典故

道化童蒙

蘇軾、蘇轍兄弟少年時在家鄉今四川省眉縣天慶觀讀書,他們的啟蒙老師是道士張易簡。當時張易簡道長收的學生有幾百人,蘇軾是倍受張道長喜歡的學生之壹,另壹個是後來的知名道士陳太初。在蘇軾被貶黃州時,他的老同學陳太初在漢中羽化仙去。

由於蘇軾自小受道教的啟蒙教育,他的壹生對道教情有獨鐘,常穿道袍,遊訪道士。如《放鶴亭記》對道人張天驥大加贊賞,而《後赤壁賦》又以道人入夢結尾。在他被貶時,仍給許多道觀、道堂撰文,於是有了《眾妙堂記》、《觀妙堂記》、《莊子祠堂記》等等美文。

在《眾妙堂記》文中他講述了夢中見到自己的小學老師張易簡道長並深受教誨之事,可見道教對其影響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