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為什麽唐代,是我國類書發展的重要時期?

為什麽唐代,是我國類書發展的重要時期?

唐代,是我國類書發展的重要時期,產生了壹批至今還為人們所利用的重要類書。據現存類書和文獻記載,唐代纂集的類書主要有唐高祖時命歐陽詢等人編集的《藝文類聚》壹百卷,太宗時命高士廉等人編的《文思博要》壹千二百卷,高宗時命許敬宗等人編的《三教珠英》(又名《海內珠英》)壹千三百卷,玄宗時命徐堅等人編的《初學記》三十卷。此外,還有白居易編的《白氏六帖》三十卷,杜嗣先編的《兔園冊府》三十卷,於立政編的《類林》十卷,陸贄的《備舉文言》二十卷,溫庭筠的《學海》三十卷,皮日休的《皮氏鹿門家鈔》九十卷,劉賡的《稽瑞》壹卷等。唐代類書已大部分亡佚,今存者僅《藝文類聚》、《初學記》、《白氏六帖》和《稽瑞》四部,其中又以《藝文類聚》和《初學記》比較有名。《藝文類聚》全書分四十七部,每部又分類目,***七百四十余類,其貢獻在於擴大了類書輯錄內容的範圍,改變了唐以前類書偏重類事,不重采文、隨意摘句的缺點,輯錄材料事文並舉。其體例是按類目編次,故事在前,詩文在後。所錄故事,皆註書名;所錄詩文,都註時代、作者和題目,並按不同文體用“詩”、“賦”、“贊”、“箴”、“啟”等字標明。如卷二十壹“人部”五“交友”壹段,先引《周易》、《大戴禮》、《論語》等書對友誼的論說,再引《孔叢子》、謝承《後漢書》、《竹林七賢傳》等書所記交友的故事,最後輯錄有關交友的詩文。這種援引謹嚴,典故、詩文並列的體例,為後來許多類書所繼承,成為編集類書的壹種重要形式。《藝文類聚》征引廣博,引用各類書籍達壹千四百三十壹種,它所保存的大批漢隋間詞章名篇,為後世編輯歷代詩文總集所利用;其引用的大批史書、小說多數亡佚,故成為後人考史和小說研究的重要資料。

唐開元年間成書的《初學記》雖不如《藝文類聚》規模大、資料廣博,而全書材料的剪裁、組織,卻比《藝文類聚》更為精細巧妙。《初學記》全書分二十三部,三百壹十三類。所輯錄的內容與《藝文類聚》壹樣,事文並舉,每壹類目內均分“敘事”、“事對”、“詩文”三部分,正文單行大字,註用雙行小字。如卷四“歲時部”下,

這壹段的“敘事”,羅列有關寒食節起源及民俗材料;“事對”先概括出對偶,再集錄所概括的有關史事;最後附有關寒食的詩文。括號內文字即類書中的小字註文。它的“敘事”不同於其他只是資料匯輯的類書,而是將有關材料進行編排,使之前後連貫如壹篇文章,所以《四庫提要》說它“敘事雖雜取群書,而次第相連屬”。另外它的“事對”吸收了以前類書的特點,概括出偶句,以便讀者作文時所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