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是南京的古稱,簡稱“寧”,古時候稱為金陵、建康,現在是江蘇省的省會,是我國東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南京有“六朝古都”的稱號。
南京是中國四大古都之壹,入選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南京曾數次庇佑華夏正朔,是唯壹壹個沒有做過異族政權首都的古都。南京處於我國東部長江中下遊,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壹。
三國孫權就是在南京建都,改名建業,後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均相繼在此建立都城,這就是南京“六朝古都”稱號的由來。
六朝時期建康人口達到百萬人,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第壹個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唐朝之後,南唐在南京定都,這時候秦淮河兩岸得到極大的發展,經濟文化、詩詞、書畫都壹度十分興盛。南京是“六朝古都”、“十朝都會”留有許多名勝古跡,旅遊業也是南京的支柱產業之壹。
擴展資料:
南京素有“天然地質博物館”之稱,長江漫灘、富水軟土、崗地、巖溶等多種地貌單元並存。南京屬寧鎮揚丘陵地區,以低山緩崗為主,低山占土地總面積的3.5%,丘陵占4.3%,崗地占53%,平原、窪地及河流湖泊占39.2%。
寧鎮山脈和江北的老山橫亙市域中部,南部有秦淮流域丘陵崗地南界的橫山、東廬山。南京平面位置南北長、東西窄,成正南北向;南北直線距離150千米,中部東西寬50至70千米,南北兩端東西寬約30千米。南面是低山、崗地、河谷平原、濱湖平原和沿江河地等地形單元構成的地貌綜合體。
百度百科——南京
金陵姑蘇雲夢清河
這四大世家,我最喜歡雲夢江氏,然後是姑蘇藍氏,再是蘭陵金氏,唯獨對清河聶氏沒有太大的感受。可能是因為,沒有什麽特殊的環境描寫吧,感覺清河聶氏很普通,那裏也不大好玩。而且其他幾個世家都各有特點,唯獨覺得清河聶氏怪怪的。
雲夢江氏是師姐江澄舅舅還有魏嬰從小長大的地方。從環境裏的描寫來說,雲夢。依山傍水與河流居多所以啊姐的那道門名菜蓮藕排骨湯也跟他們的地勢有關,因為他們那裏都是江河湖泊種滿了荷花。而且江澄和魏嬰小時候會劃船去。蓮花塢摘蓮子,那裏的民風透淳樸。我會更喜歡那裏,而且那裏也沒有世家子弟說只要妳練劍的話,說不定能和江氏的子弟壹起玩。氣氛都超級棒。
第二個喜歡姑蘇藍氏,姑蘇藍氏有3000條家規規束他們的子弟。藍氏子弟都很端莊,而且男士選門生有壹個最基本的條件,就是要五官端正,所以小說裏寫姑蘇藍氏那裏面的男子都是可以用美男如雲來形容,都挺好看的。汪嘰最好看不接受反駁!後來更有趣的是,因為,魏無羨姑蘇藍氏的三千條家規變成了四千條。另外添加的家規都與魏無羨有關,果然三千家規教出來的個個都是癡情種。
蘭陵金氏環境很棒,因為能夠看出來,蘭陵金氏其實非常的有錢。蘭陵金氏有壹個小毛病就是十分十分的傲嬌。金孔雀他就是十成十地繼承了這個傲嬌的毛病。以上三大世家都環境優美,各種條件都很好,談到清河聶可能是因為他們家修煉的原因。在主人死後留下的刀就成了兇器,所以他們那裏還設了迷陣。總之綜合條件沒有上面三家強。
金陵姑蘇雲夢清河在哪裏
這是虛構的,如果要和現實世界接軌,那很多細節經不起推敲的。
不過單把五大家族的名字拎出來考證:姑蘇藍氏在蘇州,雲夢江氏在湖北,清河聶氏在河北,蘭陵金氏在南京都說得過去,自然岐山溫氏在陜西也可以,因為陜西有個地方是岐山縣。
《魔道祖師》是墨香銅臭創作的原創耽美玄幻長篇小說,2015年10月31日於晉江文學城連載,初版於2016年3月1日完結,至2016年9月7日修文完成,網絡版正式完結。2018年1月1日更新完四篇番外。
該小說已由臺灣欣燦連股份有限公司於2016年12月出版了繁體版,並由四川文藝出版社於2018年11月出版了簡體版第壹卷《無羈》。
此小說講述了因修鬼道被反噬的魏無羨重生之後與舊時藍忘機壹起,以壹只有神誌的斷手為線索,追蹤出了前世今生的壹系列謎團的故事。小說以插敘的手法,回憶線與當前時空交叉並行,既有主線懸疑劇情的層層深入,又有義城副本的暫離烯噓。全文有糖有刀、文筆輕松有趣。
故事時間線長、人物關系復雜,其中穿插的回憶殺又使人物形象飽滿生動。
藍湛
姑蘇藍氏二公子。性格冷淡不茍言笑,佩有卷雲紋抹額,膚色白皙,眸色淺淡。因不喜與人交談,品貌在世家公子中排名第二。雅正端方,不染塵埃,為人正直,逢亂必出,被稱“皎皎君子,澤世明珠”。
與魏無羨少年時在雲深不知處同窗,被魏無羨百般捉弄。後溫氏逼藍氏自燒雲深不知處,父親身死,兄長攜藏書失蹤,藍忘機腿部受傷,被送往岐山溫氏同眾世家弟子壹起學習,與魏無羨壹同被困洞中,殺死屠戮玄武。深愛魏無羨。
魏無羨血洗不夜天城後昏迷,因救走暴走的魏無羨並打傷自家三十三位前輩而被罰三十三條戒鞭,並被禁足於藍家三年。禁足期間,得知魏無羨身亡的消息,拖著重傷的身體強行破出,去亂葬崗找尋魏無羨,卻未能尋到任何東西,只抱回壹個被困樹洞高燒昏迷的溫苑。
苦守十三年,十三年後認出被莫玄羽獻舍重生的魏無羨,執意將其留在身邊保護,隱忍又深情。與魏無羨壹路追查奇案,後被魏無羨知曉心意並被其熱烈告白,與魏無羨終成眷屬。
以上內容來自百度百科-魔道祖師
金陵哪壹年改名南京
在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滅吳之後,企圖進壹步吞並楚國,他看中了位於現在南京中華門的長幹裏壹帶,召見他的謀士範蠡監理建城,定名“越城”,又叫“範蠡”城。當時的“越城”很小,城周只有1公裏又80步,占地面積也只有6萬平方米,稱作“越臺”。到了公元前333年,楚威王滅越,又在南京清涼山築城,稱為“金陵邑”,這也是南京又稱“金陵”、“石頭城”的來歷。到了公元前211年,孫權又在金陵邑故址構築“石頭城”,即今日南京的重要歷史遺存“鬼臉城”,這是當時的軍事要塞,它依山為城,因江為池,地勢十分險要。
金陵在哪個省
金陵指的是江蘇南京。
金陵是南京的古稱,也是南京最雅致的別稱。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於石頭城築金陵邑,金陵之名源於此。公元229年,吳大帝孫權在此建都,金陵從此崛起,使中國的政治中心走出黃河文化板塊的格局,引領了長江流域及整個中國南方地區的發展,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金陵簡介
金陵名稱的來歷,是因為南京鐘山在春秋時稱金陵山而得名。公元前333年,楚威王滅越後,就在今清涼山上修築了壹座城邑。因為那時紫金山叫做金陵山,她的余脈小山都還沒有自己的名字,楚邑建在清涼山上,而清涼山當時是金陵山的壹部分,所以把此城命名為金陵邑。
唐代的《建康實錄》明確記有楚威王是“因山立號,置金陵邑”,即用山名作為邑名。由於當年的長江還在清涼山的西麓下流過,金陵邑臨江控淮,形勢十分險要,所以楚威王選在這裏置金陵邑,欲借長江天塹為屏障以圖謀天下。
金陵邑是南京歷史上年代僅次於越城的第二座古城。從城區結構上看,它貌似小城堡;但從性質講,已和越城迥然不同,她是壹座具有行政區治所性質的占城,標誌著南京設置行政區劃的開始,也是南京稱為金陵的發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