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網購中常見的十五個法律問題

網購中常見的十五個法律問題

每天壹點法律知識

網絡購物中的十五個法律問題

(1)預售時交的定金可以退嗎?

1.如果買家因為自身原因不想買,要求退款,賣家有權拒絕退還定金。

2.商家以缺貨、商品屬性變化等為由拒絕消費者的退款請求,屬於違約行為。這種情況下,商家要雙倍返還定金給消費者。

(2)商家不發貨把錢退給我合法嗎?

1.消費者下單時銷售者有貨,但訂單數量超出預期,導致無法發貨的,銷售者不發貨構成違約,消費者可以依法要求銷售者賠償損失。

2.如果銷售者在消費者下單時明知無貨,卻謊稱有貨誘導消費者下單,構成消費欺詐,也要承擔三倍賠償責任。

3.如果消費者違反相關活動規則下單,或者未按照賣家的明確要求下單,即使消費者下單付款,也不壹定能要求發貨。

4.如果賣方不能交貨是由於不可抗力造成的,賣方可以部分或全部免除不能交貨的責任。賣方應及時通知對方,以減少可能給對方造成的損失。

(3)網購商品出現質量問題怎麽辦?可以退貨,要求更換或者修理,要求適當的違約賠償。

註:1,要收集證據,包括產品質量問題的照片,與商家的聊天記錄等。2.可以先和商家協商。如果協商不成,可以向網絡交易平臺投訴。如果還是解決不了,可以向消費者權益保護協會投訴商家和網絡服務平臺。

(4)所有商品可以“七天無理由退貨”嗎?不,無理由退貨≠無條件退貨。有壹些特殊商品不適合“七天無理由退貨”,包括:消費者訂購的;新鮮易腐;消費者在線下載或拆封的音像制品、計算機軟件等數字化商品;投遞的報紙、期刊等。

我可以對禮物的質量提出索賠嗎?當然可以。贈品其實是商家提供的產品。商家還需要保證其質量、性能、用途符合要求。消費者可以要求退貨有質量問題的贈品,造成損害的可以依法要求賠償。

(6)在網上買到假冒偽劣商品可以索賠嗎?妳可以要求退還貨款和懲罰性賠償。消費者可以為他們購買的假冒商品要求三倍賠償。如果平臺做了保真等承諾,假壹賠十,但消費者買到的是假貨,那麽平臺需要履行承諾。

如果消費者購買的假冒偽劣商品是食品,存在食品安全問題,此時也可以要求十倍賠償。購買假冒偽劣商品,造成消費者人身、財產權利損害的,也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7)快遞過程中的損壞、丟失或被他人冒領由誰承擔責任?責任由商家承擔。我國《民法典》規定,買賣合同標的物的風險轉移采用交付轉移規則,交付前的風險由出賣人承擔,交付後的風險由買受人承擔。其中進壹步規定,網購商品,快遞物流配送的,收貨人簽收時間為配送時間。因此,網購商品在運輸途中受損的風險由賣家承擔。

(8)因退貨產生的郵費應由誰承擔?這裏需要區分退貨的原因。1.商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約定的,由商家承擔退貨產生的郵費;2.如果適用“七日內無理由退貨”的情況,退貨產生的運費由消費者承擔。當然,如果雙方約定由出賣人承擔,也可以由出賣人承擔;3.消費者七日無理由退貨,商家無正當理由拒絕退貨的,因拒絕而產生的部分運費由商家承擔。

(9)能否要求商家先漲價後促銷補差價?當然可以。“先漲價後打折”、“虛假打折”是誘騙他人購買的價格手段。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應該保留自己的消費憑證和通訊記錄,要求商家退貨並要求懲罰性賠償。

(10)網購後聯系不上賣家怎麽辦?網購平臺應承擔連帶責任。首先,消費者可以在電商平臺上查看經營者的信息,包括許可證信息和執照信息。如果他們不知道怎麽查看,可以問平臺的客服。如果經營者是個人,那麽個人身份信息不會直接透露給消費者。這時候消費者可以要求平臺公開店鋪經營者的信息。

(11)商家說價格不對,讓我申請退款,怎麽辦?1,如果真的是商家價格不對,可以選擇退款;但如果價格錯誤導致消費者損失,可以要求商家賠償投標價格錯誤造成的損失。2.如果商家虛假標註錯誤價格,實際上是拒絕履行送貨義務,那麽消費者有權要求商家繼續送貨。如果商家拒絕發貨,消費者可以向法院起訴,要求商家繼續履行合同;也可以商家根本違約為由主張解除合同、退還貨款、賠償損失。

如果商家只是誘導消費者低價下單,根本不是以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為目的,構成消費欺詐,消費者也可以要求商家承擔懲罰性賠償。

(12)線上線下質量不同,可以索賠嗎?如果在前期與商家溝通時,商家明確回復商品與實體店商品沒有區別,或者商家在商品信息中宣傳“線上線下質量相同”,則可能構成對商品的虛假宣傳,消費者可以要求商家按照價格的三倍賠償。

但如果收到的商品只是細節上略有不同,不影響後續使用或商品價值,則可能不構成欺詐,但消費者可以行使七日無理由退貨權,在有效期內及時更換或要求退款。

(13)福袋和盲盒可以退嗎?1,因質量問題,可退貨。2.“七天內無理由退貨”不適用。因為盲盒商品的核心價值在於“消費者在拆開盲盒時,會對未知的款式產生強烈的驚喜感”,當盲盒中的玩偶已經被認識時,商品的價值就已經實現了。這時候要求盲盒經營者接受不合理退貨,必然會影響盲盒銷售的常態,也會破壞盲盒生態的商業邏輯。

(14)直播虛假宣傳可以要求主播承擔責任嗎?如果主播是廣告代言人,根據《廣告法》第五十六條規定,對關系消費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廣告,造成消費者損害的,主播應當與廣告發布者承擔連帶責任。其他商品或者服務的虛假廣告造成消費者損害的,主播明知或者應知該廣告虛假仍推薦或者證明的,應當與廣告主承擔連帶責任。

(15)網購發生糾紛,去哪個法院?如果是虛擬交付網絡合同,由買方住所地或者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轄。快遞送達的,由收貨地法院或者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