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人工挖孔樁施工工藝

人工挖孔樁施工工藝

壹、人工挖孔樁的工藝準備問題

在進行工藝安排之前,首先要進行作業條件的分析,還有材料及機具的準備工作。

解決作業條件中的問題首先要對周圍建築物及地下管線進行調查,且施工現場的地上、地下障礙物已清除或改移完畢,對不能改移的障礙物必須標誌,並有保護措施;其次使施工場區做到水通、電通、道路通暢,並清理平整;最後還應降低地下水位,設置排水溝、集水坑,保持排水通暢,還要及時將樁孔周圍的積水排走,確保場地內無積水。

材料問題比較容易解決,人工挖孔樁需要的材料有:水泥、砂、石子、鋼筋、預拌混凝土和外加劑等。機具設備的需要有提升設備、挖土設備、通風設備、護壁設備、混凝土澆築設備、鋼筋籠加工和吊裝設備、活動爬梯、照明設備和排水設備等。

二、工藝問題

研究人工挖孔樁工藝問題,首先要了解它的工藝流程:測量放線與定樁位→開孔成孔作業(分節挖土和出土)→安裝護壁鋼筋和護壁模板→灌註護壁混凝土→拆模→重復作業至設計樁底標高→驗底和擴孔→吊裝鋼筋籠→灌註樁身混凝土成樁→驗收。

1.測量放線與定樁位

放出樁位中心線並進行復核,以樁孔中心為圓心,以樁的設計半徑加護壁厚度為半徑,畫出樁的開挖輪廓線並撒白灰標示;安裝提升設備時,應使吊籃的粗繩中心與樁孔中心線壹致,以作挖土時粗略控制中心線用。

2.解決開孔成孔作業問題

挖土時應分層進行,每層應先挖中間部分後周邊,並與護壁施工緊密配合,壹般挖深0.8~1.0m為壹個開挖節段;挖進時,吊大線錘作中心控制用,用尺桿找圓心,以地面上基準點測量孔深,以保證樁位、垂直度和截面尺寸正確;當樁距小於2倍樁徑,或樁距小於2.5m時,應間隔開挖。

3.安裝護壁鋼筋和護壁模板的註意事項

首先護壁主筋的粗細在¢6~¢8,間距應為@150,兩端要有6.25d彎鉤,插入下層護壁長度大於200mm,上下主筋應搭接,以此來防止護壁因自重而斷裂;護壁模板用角鋼做骨架,鋼板做面板,模板之間用螺栓連接,模板高度通常為1.0m,壹般做成定型模板,樁徑為0.8~1.2m時模板由4塊組成,直徑大於1.2m的樁孔,模板常由5~8塊組成;拆模時間壹般大於2d,必須時要提高混凝土強度等級。縮短拆模時間(但拆模時間不得小於1d)。

4.護壁混凝土灌註的結構

樁孔護壁壹般采用現澆混凝土護壁,護壁厚度不小於100mm,混凝土強度等級不低於C15,混凝土的拆模強度不低於1~3Mpa,每挖壹節段,施工壹節。

護壁的結構形式為斜階型,上面厚約170mm,下面厚約100mm,單元高度0.8~1.0m。

首節護壁應按施工放線定位構築沿口圈,沿口圈還應該高出地面100mm,厚度不應小於300mm,並留有堤土器支腿孔。使上下兩節護壁之間緊密連接。

如果孔徑大於1.2m時,護壁中應增設附加鋼筋,壹般是在主筋內側,每隔2.5m加設壹道直徑為25~30mm的加強箍,每隔壹箍在箍內設壹井字加強支撐,與主筋焊接牢固,組成骨架。

孔底末端護壁應該有可靠地法國化措施,壹般做法是將末端護壁鋼筋伸出壹定的長度。

護壁混凝土應振搗密實,厚薄均勻(最薄處不得小於設計厚度的80%)。

5.拆模

什麽時候開始拆模啊?當護壁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a,常溫下約24h才可以拆除摸板,開挖下壹段的土方。然後再支模澆築護壁混凝土,如此循環,直至挖到設計要求的深度。

6.驗底和擴孔中的問題

成孔至設計深度,灌註樁身混凝土前需經地質勘察單位、監理、施工及建設單位***同驗底,並簽署驗底記錄。驗底內容為:檢驗樁底巖性,是否進入設計要求的樁端持力層,以及檢查擴大頭尺是否滿足設計需要。

擴底部分采取先挖樁身圓柱體,再按擴底尺寸從上到下修成擴大頭。

2.7吊裝鋼筋籠

鋼筋籠安放要對準孔位,扶穩、緩慢下放,避免碰撞孔壁,到位後立即固定。大直徑樁的鋼筋籠需使用噸位適宜的吊車將鋼筋籠吊入孔內。在吊裝過程中,要防止鋼筋籠發生變形。當鋼筋籠需要接長時,要先將第壹段鋼筋籠放入孔中,利用其上部架立筋暫時固定在護筒上部,然後吊起第二段鋼筋籠對準位置後用綁紮或焊接等方法接長後放入孔中,如此逐漸接長到預定深度。待到鋼筋籠安設完成後,還要檢查確認鋼筋籠頂端的高度。

2.8灌註樁身混凝土成樁

鋼筋籠安放檢查無誤後,即灌註混凝土,成孔到澆築混凝土的間隔時間宜小於2d,對軟質巖石宜為1d。對樁孔內無水或滲水量較小的挖孔樁,可用串筒或導管直接澆築,混凝土的坍落度可用60~80mm。混凝土澆築中,隨著混凝土的上升,需要逐步提升和拆卸導管。應該註意控制最後壹次的混凝土灌註量,當鑿除樁頂浮漿層後,應保證設計的樁頂標高及混凝土質量。壹般超灌高度可為0.5~1.0m。

三、人工挖孔樁的工藝施工問題

人工挖孔樁屬於大直徑灌註樁,承載力大,且承載力與樁質量密切相關。開挖前,樁位應定位放線準確,在樁位旁設置定位龍門樁。做混凝土護壁時,安裝模板應用樁中心線校正模板位置。樁孔中心線平面位置偏差不宜超過50mm,樁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過1%,且樁徑不允許小於設計直徑。為了保證樁孔的平面位置和垂直度符合設計要求,在每開挖壹節後,澆築護壁混凝土時,護壁的厚度、配筋、混凝土強度均應符合設計要求,上下節護壁應搭接不少於50mm的長度,且每節護壁均應連續澆築完畢。

每個樁孔的開挖深度,不能以地勘報告或結構設計圖紙提供的樁長來確定,均應根據地勘及設計人員在現場檢查的土質的實際情況而定,壹般挖到設計要求的較完整的持力層後,再用小型鉆機向下鉆進不小於樁底直徑3倍的深度,確認無軟弱下臥層及洞隙後方可決定開挖深度是否達到設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