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5438+2006年4月,諸暨市公安局接到線索,諸暨市鑫如康紡織有限公司等單位大量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涉嫌虛開發票,要求核查。
與此同時,諸暨市國稅局也通過壹條重要線索,發現諸暨市的孫玉、郭明(化名)等人冒用他人身份信息註冊多家空殼公司,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被舉報的諸暨鑫如康紡織有限公司也在可疑名單中。
結合兩條線索,警方認為極有可能存在壹個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團夥,立即成立專案組展開調查。
圍繞孫玉和郭明,偵查員剝開了蠶繭,很快這個犯罪團夥的嫌疑人壹壹浮出水面。
專案組查明,在這個犯罪團夥中,孫玉、鮑國為下線人員,受上線的河南人李生、郭亮指使,用李生等人提供的他人身份證在諸暨成立空殼公司。
這個團夥分工明確,所有的業務都由李生等人處理。孫玉等不直接與付款人聯系,壹般向付款人收取約7%-8%的開票費。
2065438+2006年6月3日,專案組在掌握大量證據的前提下,統壹收網,抓獲涉案嫌疑人,搗毀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窩點5個,控制涉案人員7人,收繳電腦、銀行u盾、營業執照、公章、賬本等大量涉案工具。
通過對國稅部門後臺數據的調查,專案組鎖定了收票企業,這些企業分布在全國18省市的37個縣市,警方隨後開始組織部署對收票企業的抓捕工作。
2016、2010年6月,專案組民警趕赴廣東、江蘇、海南、廈門、江西等地收網,抓獲涉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犯罪嫌疑人20名。
據其中壹名犯罪嫌疑人交代,他從2015開始聯系李生,幾乎每個月都會從諸暨購買大量增值稅專用發票,用於抵扣進項生產成本。至被抓時,購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金額已達10萬元。
在偵破案件的過程中,警方發現該團夥反偵查意識很強。為了避免引起國稅部門的註意,他們不斷註冊新公司以逃避檢查。在團夥中,除了壹名郭明的計費技術員是諸暨本地人外,其他人都是外地人,以降低他們在諸暨的影響力。
警方查扣貨物時發現,郭明曾使用過幾部手機,手機背面貼有公司名稱、法人名稱、電話號碼等信息。
郭明交代,公司註冊、銀行開戶後,市場監管局、國稅局、銀行等部門會不定期打電話核實情況。因為他們註冊過的公司太多,為了避免信息混亂,他在手機背面貼了壹張貼紙,方便核實。而且,當郭明接電話時,他會故意改變聲音,以防止工作人員發現所有公司都是由同壹個人接聽。
目前,26名涉案人員已被移送起訴,專案組將會同國稅機關繼續對涉案嫌疑人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嫌疑單位進行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