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國兩會前夕,國內領先的商業查詢平臺天眼查梳理了與“數字經濟”相關的行業大數據,通過對5G、人工智能、雲計算、智慧城市、芯片、工業機器人、數控機床、農村電商等行業的研究,展示了中國數字經濟建設的成就和更多潛在的發展機遇。
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數字經濟獲得更廣闊空間。
數據作為壹種新的生產要素,對傳統生產方式的變革影響巨大,是抓住新壹輪工業革命機遇、提高經濟效率、獲得更廣闊發展空間的重要抓手。數字基礎設施和工業化的數字技術是數字化轉型的基石,也可以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根據天眼查的數據,目前全國數字經濟相關企業1044000家。
以5G為代表的數字信息綜合基礎設施,推動經濟社會數字化升級,事關經濟社會發展信息“動脈”的打通。“十四五”期間及以後,建設高速無處不在、天地壹體、雲網融合、智能綠色、安全可控的綜合數字信息基礎設施空間廣闊。天眼查大數據顯示,全國現有5G相關企業超13.5萬家,2021年新註冊企業9.7萬家,增長率219.4%。廣東、山東和江蘇的5G相關企業數量最多,分別為1.5萬家、91.000家和8400家。
人工智能、雲計算等智能信息技術是進壹步提高數字經濟效率的加速器。天眼查大數據顯示,中國人工智能相關企業超1.85萬家,2021年新註冊企業65.7萬家,增速56.89%;廣東、江蘇和北京的人工智能相關企業數量最多,分別為28.7萬家、16.6萬家和15.9萬家。從成立時間來看,1-5年成立的企業占比最高,達到47.78%。
據天眼查數據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國雲計算相關企業超26萬家,2021年新增註冊企業9.7萬家,增速62.42%;北京、廣東、山東雲計算相關企業數量最多,分別為81,000,78000,75000家,占比分別為9.78%,9.38%,9.01%。從行業分布來看,軟件和信息服務相關企業占比29.87%,位居第壹。
地方政府加快“上雲”,建設數字政府和智慧城市,也為數字化轉型升級的加速提供了條件。北京系統設計了智慧城市架構,加強了數據標準化和規範化,促進了大數據在雲上的享受。今年,廣東省提出全面推進廣東數字政府2.0建設,深化“壹張網跑”政務服務。這相應地促進了智慧城市的發展。據天眼查大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智慧城市相關企業超1.7萬家,2021年新註冊企業超過2300家,增長率為15.94%。湖南、廣東和安徽的智慧城市相關企業數量最多,分別超過4000家、3300家和1.200家。
加強與實體經濟融合,“數字+”提升效率,打造現代經濟體系引擎
數字經濟不僅是新的經濟增長點,也是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支點,可以成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引擎。
在工業領域,在數字經濟的驅動下,工業企業生產設備數字化水平不斷提升,企業R&D、設計、生產加工、經營管理、銷售服務數字化全面推進。全流程數據互聯,全價值鏈業務協同,提高了企業整體運營效率和產業鏈上下遊協同效率,釋放了大量動能。據工信部調查,工業經濟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後,企業生產效率平均提高30%以上,運營成本下降20%左右。
天眼查大數據顯示,數控機床行業充分體現了數字技術與制造業的融合。目前相關企業近7萬家,2021年新增註冊企業2.3萬余家,增速51.97%;從地域上看,江蘇、山東、浙江數控機床相關企業數量排名第壹,分別為1.5萬家、1.3萬家、7300多家。從成立時間來看,成立時間為1-5年的關聯企業占比最高,占比42.5438+06%。
在農業領域,數字經濟也以靈活創新的方式開辟了鄉村振興的新路徑。從農產品直播、農村電商,到用人工智能和區塊鏈技術構建農產品產銷壹體化體系,數字經濟充分發揮了提升效率的作用。天眼查大數據顯示,目前全國農村電商相關企業超1.33萬家,2026年新註冊企業21.23家,5438+0。
在生活服務領域,數字化廣泛滲透,新的消費內容和形式不斷創新。在電子商務、移動支付等新型消費模式不斷發展的同時,數字教育、數字醫療和各種數字生活場景快速發展,催生新的產業數字消費場景,為經濟帶來新的增長點。
天眼查大數據顯示,目前全國互聯網相關醫療企業117000家,2021年新註冊企業6.3萬家,增長率135.28%;廣東、山東、江蘇三省企業數量最多,分別為1.8萬戶、1.2萬戶、9800戶。從成立時間來看,1-5年占39.28%,5-10年占19.82%。
各地布局推動重點領域數字產業發展,先進制造業發展潛力巨大。
核心數字技術的自主創新是數字生產力的源泉。促進數字經濟良性循環,提升我國數字經濟國際競爭力,聚焦戰略前沿和制高點,推動集成電路、通信設備、智能硬件等重點領域數字產業發展,牽住數字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牛鼻子”,顯得尤為重要。
今年浙江省兩會提出了“著力加強創新驅動,加快建設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的目標;今年江蘇省兩會提出了“培育壯大先進制造業集群”的目標;今年,廣東省人大提出了加快制造強省,推進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建設的規劃;今年福建省兩會提出了“推進六大工程,高質量做大做強先進制造業”的目標。
天眼查大數據顯示,近年來科技含量高的先進制造業發展呈上升趨勢。目前,我國芯片相關企業超過35.8萬家,2021年新註冊企業10.3萬家,增長率為41.45%;廣東、福建和江蘇的芯片相關企業數量最多,分別為13.6萬家、3.9萬家和3萬家。從成立時間來看,1-5年成立的企業占比最高,達到49.63%。工業機器人相關企業超過110000家,2021年新註冊企業超過46000家,增長率為74.53%。從地域上看,江蘇、廣東、山東與工業機器人相關的企業數量最多,分別為23000家、1.8家、1.2家。
作為壹項重要的國家戰略,展望未來,數字經濟在“十四五”乃至其後更長的壹段時期都將有廣闊的發展空間。抓住機遇,勇於創新,這是題中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