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差異:
1.備件供應商
合資車是指國外品牌在中國生產的成品。即使是中國制造的產品,但在設計、技術、生產線等方面都是套用外國品牌的“招數”
另外,甚至很多部件都是國外制造的。其實純進口車型的零件也是不同國家不同工廠生產的,質量當然是世界壹流。
2、質量技術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裏,進口車的質量肯定比合資車高。目前國內汽車廠商使用的生產工藝、工具、防錯措施也是國際標準化的,質量控制流程也是完備的。所以合資車的質量和技術不壹定比進口車差。
3.核心技術
發動機、底盤、變速箱等等構成了壹輛車的核心部件和技術。很多人其實認為現在的國內合資車企都是用零部件組裝的。其實這種想法是片面的。
因為國內合資車企的生產是按部就班的,沖壓、焊接、塗裝、裝配等步驟環環相扣。大多數合資車企在國內都有自己的發動機和變速箱工廠,而且都是從國外品牌進口。所以核心技術不會太差。
4.合資汽車的“中國特色”。
眾所周知,國外品牌進入中國後,保險杠、日間行車燈、ESP等配置必然會“縮水”。但妳可以放心,即使車輛減少,車輛的安全性、操控性和乘坐感仍然可以得到保證。所以壹輛“中國特色”的合資車,並不比進口車差多少。
擴展數據:
1.合資車輛:
顧名思義,它是中外投資者共同建立的項目。中方投資方式:出讓土地使用權、廠房和資金;外資合資汽車如品牌、技術、資金、人才都是上述合作的產物。國外提供的技術、人才、品牌在國內組裝,但核心技術還是掌握在國外。
合資車的價格肯定貴。雖然現在中國技術很發達,但還是不如歐美,產能也不夠。比如國外壹年能生產654.38+0萬輛汽車,而中國只能生產654.38+0萬輛汽車,肯定不夠賣。沒有價格怎麽賣?如果大本在國內賣20萬,中國自主品牌就活不下去了。為了不讓這種情況發生,我們應該保護國產品牌!
合資車也因為知識產權貴。中國與外國汽車制造商合作的依存度很低。總的來說,中國正在更多地學習組裝技術、企業文化、內部管理等等。
而我們真正需要了解的汽車發動機和變速器的核心技術往往是從國外進口的,賣給中國的壹般都是落後10到20年的技術。
以ABS為例。70年代末,歐美汽車廠商已經在開發使用,80年代在市場上大力推廣。國內第壹款使用ABS的車型是桑塔納2000。這個差距很明顯。
所以核心技術掌握在國外企業手裏,我們花大價錢買這些技術或者成品,自然導致合資車價格更高。
2.進口汽車:
平行進口車,全稱是平行貿易進口車,簡稱平貿車。是指未經品牌廠商授權,由貿易商從海外市場購買並引入中國市場銷售的汽車。因進口地不同,可分為美系車、中東車、號外車、歐系車,與授權渠道銷售的中國車不同。
上海自貿區提出的汽車“平行進口”試點方案正在審批中。同時,國家工商總局明確,自2014、10、1起,停止汽車總經銷商和汽車品牌授權經銷商的相關備案工作。
壹旦試點方案獲批,相關措施獲批,之前進口的非標車將獲得合法身份。同時整個進口車價格至少會下降15%左右甚至更多。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平行進口車
百度百科:合資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