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設計方法論”淺談

“設計方法論”淺談

為什麽要培養自己的設計方法論呢?最實際的好處就是在工作中有屬於設計的話語權,在整個業務團隊中提升設計師的地位,而不是變成產品說怎麽做就怎麽做,老板說咋改就咋改。再說的功利壹點,面試找工作時作品集裏得也要透露出設計方法論的思路,就會更加如魚得水。

閑話不多說,怎麽運用設計方法論,其實就像把大象放入冰箱壹樣分為三步,打開冰箱門,放入大象,關上冰箱門,在實際的設計工作中這三個步驟就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驗證解決的結果。

設計師如何發現問題這是壹個很重要的思維能力,為什麽要做這個項目?為什麽這裏要用這個顏色?妳做的這個設計對這個項目起到什麽作用?如果在面試時,面試官看著妳的作品這麽問,妳有想好怎麽回答嗎?所以設計師壹定要有發現問題定義問題的能力,但是如何發現問題呢?這裏的方法就有很多了,比如說觀測線上數據,如購買流程中在某個頁面跳出率高,那這個頁面就需要重點關照壹下;比如聽取用戶反饋,壹大推用戶吐槽壹個功能不好用,肯定就是有問題了;比如可用性測試,招募用戶來進行測試,發現在用戶並沒有按照之前設想的路徑完成某項功能,那就需要再調整設計方案了;比如用戶群體研究,明明是給老年人做的app,但界面做的七葷八素的這肯定也是要調整的,還有競品分析,流程拆解,用戶訪談等發現問題的方法,具體的方法很多,設計師應該根據產品的階段,類型,用戶群體等去挖掘不同定義問題的方法。

總而言之,做壹個設計必須有理有據。而更高階的設計師會把設計前置,積極參與到產品調研和需求挖掘中去,去影響產品做決策這就會更大程度發揮設計師的價值,也符合現在很多大廠提倡設計師進行全鏈路設計的期望。

發現問題後,就到了解決問題的時候,這個時候到底是簡化流程,還是修改交互,或者是視覺改版都是有理可據的。只要根據上壹步定義出的問題,設計就不會跑偏,但同時這裏也是最考驗設計師的基本功,做出來的設計平平無奇,還是閃閃發光都是功力的體現。什麽情感化設計,防錯原則,黃金分割等等設計法則都可以派上用場了!

同時提醒下這部分內容放在作品集裏只需要精不需要多,因為放在作品集裏每壹塊的內容都有可能被面試官問到,設計師必須心中有數,所有的設計都必須前有因後有果。(tips:最好是那種有前後對比的效果圖,壹眼能看出前後的差距)

設計做完了,產品上線了,怎麽能驗證做的這些設計有沒有效果呢?這也是設計方法論裏很重要的壹步,當然如果能在作品集裏體現出來絕對也會給作品集加分不少。

最能體現設計的效果非數據莫屬了“我做的的banner點擊量比上壹期的提升了200%”“我修改了支付流程,使得支付跳出率下降了100%”這不僅是產品經理喜聞樂見的數據,是對設計的價值提供了最有力的證明。

但是有些設計改版可能數據不是那麽明顯,上線前日活量那麽多,上線後日活還是那麽多,尤其是在B端產品中,妳的服務對象就企業的那麽多員工,不可能指望企業壹下子又給妳招壹大批員工進來使用妳的產品。這時候,就需要進壹步的去挖掘數據了,如果妳修改了壹個功能路徑的流程,妳可以去進行用戶測試,用戶完成這個路徑花費的時間是不是比之前要少,如果沒有時間做用戶測試,妳可以直接把頁面拆分出來,是不是完成壹個功能需要訪問的頁面數比之前少了,這個通過直接計算都可以得出。更有甚者,可以直接去線上與用戶聊天,詢問新的改版感受,如果用戶反饋比之前好用或者好看都可以截圖下來當作設計提升的依據。

設計方法論無論是在設計師實際工作中或者在設計師面試找工作中都需要具有的思維模式。目前在大環境的影響下,設計工作並不是很好找,筆者在前段時間找工作時候也遇到很多挫折,也反思了自己,並以此為依托寫下這篇文章,也希望給最近在找工作的同學或者在工作中遇到瓶頸的同學壹些啟發,如果大家有其他問題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壹起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