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洗澡》——楊絳 讀後感

《洗澡》——楊絳 讀後感

《洗澡》楊絳 20210105

書摘:

“姚宓的眼睛亮了壹亮,好像雷雨之夕,雷聲未響,電光先照透了烏雲。”

許彥成:“醜人也許會承認自己醜,笨人也許會承認自己笨,可是,有誰會承認自己不好嗎?— —我指的不是做錯了事‘不好’,我不指‘過失和錯誤’,我說的‘不好’就是‘壞’。誰都相 信自己是好人!盡管有這點那點缺點或錯誤,本質是好人。認識到自己的不好是個很痛的過程。 我猜想聖人苦修苦練,只從這點做起。壹個人刻意修身求好,才會看到自己不好。然後,出於羞 愧,才會悔改。悔了未必就會改過來。要努力不懈,才會改得好壹點點。現在咱們是在運動的壓 力下,群眾幫助咱們認識自己這樣不好,那樣不好;沒法兒抵賴了,只好承認。所謂自覺自願是 逼出來的。逼出來的是自覺自願嗎?況且,咱們還有個遁逃。千不好,萬不好,都怪舊思想舊意 識不好,罪不在我。只要痛恨封建社會和資產階級,我的立場就變了,我身上就幹凈了。”

這短話,或者這個“洗澡”事件,讓我不斷地思考:

1.這個事件是因何引起的?

2.為什麽群眾那麽毫無罪惡感地去挖掘別人的隱私?

3.群眾為什麽自己不反思壹下有什麽資格去審訊別人?

4.為何會導致“崇洋媚外”,群眾也不能理性思考嗎?不就是民族不團結嗎?

5.如果不學習國外文化知識,不吸取別的民族的教訓經驗,又如何成長強大呢?

6.說什麽崇洋媚外,到頭來還不是“羨慕嫉妒恨”嘛?羨慕嫉妒別人有資源、有資金能學習外文 、出國留學,增長見識,恨他們狗眼看人低,自以為出國留學就高人壹等,還不照常是個人嗎? 難不成能改變世界,給人溫暖,成了人類的生命源泉了不成?也恨自己沒有人家的好背景,在那 樣的社會也無法改變自己的人生。

(其實在現代社會不也壹樣嗎?網絡上的噴子不管三七二十壹就噴人家學外文,崇洋媚外,說到 就是嫉妒恨,就是自卑,因為自己沒有能力,沒有毅力學好外文,又覺得別人是那麽的厲害,才 落得只能攻擊別人的下場而不求進步。最後心安理得地選擇安逸,拒絕學習,覺得學習外文是‘ 不好’的行為,這是遭受‘鄙視’的行為。無知、自卑產生的惡性現象。)

7.知識分子反抗了,群眾們又能幹啥?難不成五馬分屍,曝屍荒野?為什麽不能據理力爭?

8.自己沒錯,為何要在意他人的三言兩語,因別人的唾沫星子而尋短見呢?只因勢單力薄亦或覺 得沒臉見人?

或許在那個時代,思想行為上是趨於落後與自閉的。

看書的時候,我比較在意結尾,重視結局。《洗澡》的結局與我從前看的書壹樣,都是平平淡淡 ,但以我個人局限的見識,總感覺那個時代是動蕩不安的,便覺得結尾給我感覺失落落,缺少了 點什麽,又或者說,對於我來說結尾似乎不夠完整。

好在,楊絳老師續寫了《洗澡之後》,有了壹個完整有讓人心滿意足的結局,但這本書書我還未 去閱讀,等有機會了,再繼續讀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