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壹個喜歡為難自己成全他人的人,我覺得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避免成為這樣的人。我們以為我們不拒絕,壹早就對江湖謙遜低頭,就可以躲避那些惡風惡雨了。其實我們通常沒那麽不在意,還非要戴上壹副微笑面具,而隱藏住內心的小心思,最後,原本是別人的事,為此操勞的卻是我們自己。如果壹早就給對方正確的信號,讓他人明白,可能就不必為很多個“是該同意還是拒絕”而苦惱了。
我們總覺得處處替他人考慮是為人處世之道,但我們卻不知道,為他人著想對自己卻是壹種殘忍。因為太在意別人,太為別人考慮,總是自己默默地忍受那些辛酸的苦楚,咽下那些十分討厭也不情願的苦水。我們總是礙於面子,怕得罪他人,很在乎別人認知中的自己,為了那壹個好評,成全別人惡心自己,這大概是我們許多人的選擇。無論是同意也好,是拒絕也罷,都要問問自己,什麽對我們而言才是重要的,是面子還是自己的內心感受。
只有我們明確了自己的目標,我們才能夠讓自己的需求得到最大的保障,去照顧自己的面子或者情緒,再去實現我們的目的。答應了別人未必就能真正的討好別人,而拒絕也並不壹定就是給人反感。當他人利用我們的善意,我們必須要將這善意收回。我們的善良,必須要留有鋒芒,學會果斷地拒絕。
為他人考慮是壹件好事,但這並非是人生的至高信條。當妳處於巨大的壓力之下,還要考慮別人時,妳會變得越來越溫順,對別人的意見唯命是從,對自己的觀點壹味掩藏。即使是意見微乎其微的事情,也會使妳考慮再三。日復壹日,就會慢慢喪失自我。壹個人有這樣的傾向並不可怕,但如果每個人都如此,社會是無法正常運轉的。我們崇尚的善良,是在關心別人的同時,自己也能擁有想要的。因此,應該學會正確對待”考慮別人感受“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