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人,是壹個神聖的職業,肩負著保家衛國的責任。在戰爭和突發災難面前,他們是“逆行者”,總是第壹個沖到前線。即使是發生意外,他們也會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
2003年4月26日,山東壹漁民像往常壹樣出海打漁。他再次用勞動換來了豐收,正準備返航時,在內長山以東的海域發現了壹艘漂浮在海面上的潛艇。經常有潛艇在這壹帶活動,漁民已經見怪不怪了。本以為潛艇會迅速離開,誰知他等了半天潛艇都沒有動靜。這艘潛艇很可疑,於是漁民把這壹情況上報給了當地的海軍基地。
北海艦隊司令部得知這壹消息後,立即派戰士們乘坐快艇前去看看那艘潛艇是什麽情況。當救援人員進入潛艇的那壹瞬間,被眼前所看到的景象給驚住了。70名艇員全部犧牲,但沒有壹個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也沒有掙紮的痕跡。這些海軍戰士為什麽會離奇死亡?他們曾遇到了什麽?
經過相關人員的初步檢驗,潛艇沒有損壞的地方。從死者呈現出來的狀態來看,他們死於急性窒息。潛艇上的日誌只寫到了2003年4月16日,所以很可能他們是在這壹天犧牲的。為了調查清楚當時發生了什麽,畢竟70名官兵犧牲可不是小事兒,相關部門把潛艇拖回了基地。各專家分析了潛艇上的所有儀器後,基本能肯定事發經過。
這艘潛艇是海軍361號潛艇,事發時正在進行“靜默”訓練。在返回威海基地的途中,潛艇需要重新充電。由於充電時需要啟動柴油發電機,而柴油燃燒需要大量氧氣,水下無法滿足壹條件,所以潛艇需要浮到近海面,讓空氣通過指揮臺上方的潛望鏡和進氣閥進入潛艇內。但因指揮操縱不當,加上海面風浪較大,海水從通氣管進入艙內,導致通氣管和進氣閥自動關閉。可柴油發動機還在運行,它迅速消耗艙內的氧氣。不到兩分鐘,艙內的氧氣就被柴油發動機消耗光了。
氧氣被消耗光,不僅艙內70名官兵無法呼吸,而且內部氣壓出現失衡,導致艙口蓋無法從裏面打開,官兵無法逃生。或許是為了避免潛艇失控給國家和人民帶來更大的災難,或許是知道自己無法逃過這壹劫,所有官兵沒有壹個從自己的崗位上離開試圖逃生,也沒有掙紮,就這樣犧牲在了自己崗位上。出於保密需要,361號在訓練期間切斷了與外界的所有聯系,因此沒人及時發現這場意外。
事後,國家高度重視“海軍361號潛艇”事件,領導人親自調查了解相關情況,詢問相關細節,仔細查看每壹個艙室、崗位。之後,他們親切慰問了遇難者家屬,囑咐相關人員壹定要做好善後工作。領導人發唁電表示:對70名遇難官兵表示深切哀悼,他們忠實履行軍人的職責,為國家作出了重大貢獻,祖國和人民不會忘記他們!北海艦隊的司令員丁壹平等人,也受到了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