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為什麽有的人會“戀老”?
其背後有深遠的社會學、人類學和心理學意義。然而,戀老這個領域不為廣泛了解,學術界對其探究也幾乎為零,至多當作同性戀的壹種特例,實際上對其的研究幾乎沒有深入進行過。這壹系列文章,作為我業余時間所探究的壹個興趣點,本意也是想探究這種現象背後深層的社會意義。文章如果通過整理,填充,我想可以成為關於戀老心理反面的壹篇很好的學術報告。希望在大家的***同努力下,能為研究這種現象帶來壹定的突破。 為什麽會戀老-1:老人--睿智人生的象征這裏的“老”局限在中老年男性,就是對中老年男性產生的壹種親近感。戀老的現象包括期待看見心儀的老人,希望和心儀的老人交流,甚至和心儀的老人有更緊密的接觸。戀老的人群很廣泛,也不受性別和年齡的限制。作為壹種比較特殊的社會現象,既然存在了,就有存在的原因和依據,到底是人的壹種本能,還是後天逐漸形成的?更進壹步,戀老和同性戀有區別麽?都是需要進壹步探討。有人說過,壹切心理問題多可以歸結到生理問題。作為高等動物,在到了壹定年齡,性激素會刺激壹個人對異性產生親近的沖動,性激素和性別分泌反了的則對同性產生親近的沖動。而對老年人親近的沖動,也是這樣麽?而戀老也是類似的原因麽?還是老人具有獨特的其他群體所不具有的魅力?其實我想,老人比較公認的壹個特點就是經歷了多年的風霜,對人生的思索已經比較成熟,有的老人更是達到了睿智的境界,這種成熟正式年輕人所不具有又渴望具有的。。每個人都會對人生產生思索,因為生活中的困惑太多了。然而思索的結果是大部分人都不了了之,有的可能自欺欺人的隨大流找壹個人生支點,有的可能用簡單的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等;有的可能皈依宗教。盡管如此,很多人依然不願意這樣放棄思索人生,他們需要找寄托,找偶像,最有可能找壹些他們認為對人生理解的深刻壹點的人的理解作為自己思想和行為的標準。而前面說了,有的中老年男性的沈著、果敢、睿智讓人仰止,在很多人心目中,他們給人壹種可以依賴的感覺。自然,他們就成為很多人心目中的偶像。於是。探索生命的潛意識就轉變成了探索這些睿智的中老年男性的沖動,對他們的壹舉壹動都產生迷戀,進壹步對他們的個方面甚至包括身體都會產生好奇。有些比較完美的中老年男性,在很多人心目中近乎成了壹種象征。所以,戀老的深層原因之壹可能是是對人生思索的結果,雖然這些思索在潛意識中,不為平時所意識。 為什麽會戀老-2:喜愛、好奇到性沖動在物種最初階段包括也包括單性繁殖的,但單性繁殖在後代繼承母體遺傳等時候,無法繼承到更多的優點,在自然進化的過程中,這壹類物種無法優化,所以逐漸被淘汰了。進化到高等動物的聖湖,都是雙性繁殖,雙性繁殖可以從父體、母體那裏有可能分別繼承到優點。因此,性沖動是人的生物性的表現之壹,也是人壹路進化所遺傳下來的壹個本能,同時也是所有雙性動物的本能之壹,其機能性激素(荷爾蒙)的刺激產生。人到了壹定年齡,便會分泌這些激素,激素的刺激,會讓物種追求異性。激素分泌紊亂的,可能會導致追求同性。但是為何戀老會產生性沖動,也是本能麽?戀老的性,已經不僅是生物本能了,因為這與物種繁衍後代已經沒有了直接聯系。那為什麽有些戀老這會對老人有性沖動呢?這裏很大程度上是好奇所導致。因為性是壹個人最私密最讓人難以了解的特征,也是最能體現壹個人本性的特征。弗洛伊德說過:“想了解壹個人麽?那就和他XX吧,無論他是男的還是女的”。平時再偽裝成什麽樣,在性生活的時候都得暴露露出真實面目。因此,戀老的性沖動和生物本能的的性沖動原理應該不太壹致,而且有些戀老也沒有進壹步的性需求。生物還有壹個本能就是不斷趨向和重復帶來愉悅的行為,回避帶來傷害和痛苦的行為。比如說,壹兩次到某種好吃的會讓妳下壹次還想吃,玩了壹兩次好玩的遊戲會讓妳還想玩。進而,壹次兩次的好奇以及帶來的愉悅感會形成壹種習慣或者依賴性,跨出了第壹步就很難阻止第二步。只是性這個東西會讓大家都比較隱晦,也受道德和法律的約束,無法拿出來正常討論,導致了對它進壹步的神秘感。 為什麽會戀老-3:詭秘的心理暗示突然有壹天,當妳意識妳對某些老人有好感,甚至有依戀感,壹天見不到都覺得六神無主,妳會想,這是怎麽了?難道是愛上他了?可他是男的啊,難道我是、是同性戀?於是就開始查相關資料,結果發現,自己的特征居然基本都符合。於是,妳開始不認為,自己的的疑惑原來是事實。雖然妳會痛苦,會恐懼,但最終會接受給自己假象的這個現實。上面寫的也許是大多數戀老者所經歷的壹個過程。最初,當意識到對老人有依戀感的時候,對心目中比較完美的形象,或者是偶像,或者能給自己帶來愉悅感的形象產生依戀感,其實這只是壹種正常的反應。但是妳有時候會覺得奇怪,為什麽妳和喜歡老人呢?為什麽大家都沒有,偏偏是妳,其實原因很簡單,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欣賞到熟年之美,意識到熟年之美,妳欣賞到了,說明妳比別人更敏銳!更何況,每個人欣賞都有自己獨到的欣賞較度,有些人比較現實、膚淺,喜歡表面的熱鬧,有些人卻更願意去用心體會內涵的美!老男人獨具生命之美!然而,問題這是後就發生了,妳發現自己獨特的審美觀之後,妳會想進壹步了解這壹圈子,耳濡目染,再加上壹些網站的宣傳。就單單憑喜歡的是男性這壹條,就把自己定位到同性戀。而且,由於對同性戀的敏感,妳不敢跟別人說妳欣賞同性老人;而且妳偶爾跟欣賞不了這種睿智之美的人說了之後,大多數人都是無法理解妳的審美觀,指揮覺得妳的思想比較奇怪。這種不理解會讓妳陷入深深的孤獨之中。有時候,戀老者可能會看到壹些所謂的同性戀標準,比如說發生了性關系就壹定是同性戀。簡單的這樣定位是相當的武斷,發生性關系的沖動有多種的,具不完全統計,美國1/3的大學生都嘗試和同性發生過性關系,有的統計數字筆者個還高。有的只是好奇或者壹時沖動。發生了性關系或者有性的沖動之後,在所了解到的宣傳資料的耳濡目染之下,在妳的潛意識中妳已經給自己定性了普通的同性戀。更有壹些人會有意無意的引經據典的說很多人都是同性戀,這些外在因素都會使心心理理暗示的作用進壹步的增強 為什麽會戀老-4:不對稱的戀情這裏的不對稱有兩種,壹種是年齡上的不對稱;另壹種,則是需求上的不對稱。從年齡上說,壹方是睿智成熟的中老年,他們已經走過了大半生,閱歷經歷豐富,性格沈穩,對人生有了新的理解;另壹方則是陽光少年,青春年少,對未來充滿幻想,對人生還是壹知半解。而有生理機能導致的戀愛,不管是異性戀還是同性戀,都會戀愛年齡相仿的對象,在年齡的表現上至少是對稱的。通常,妳喜歡的可能只是壹個普通的中老年,有些中老也喜歡陽光、上進、充滿青春氣息的青年,他們也不是傳統意義的同性戀。這些其實只是普通的對對方的欣賞。戀老的不對稱,還有更深壹層,戀情的不對稱。老和少分別愛慕者對方不同的東西。戀老者,戀的可能是對方的滄桑,對方的睿智,對方帶來的沈穩感;戀少者喜愛的是對方的陽光之氣,他們的青春活力。更有些老少戀者,壹方是同性戀,戀的本身就是對方的身體,而另壹方只是在對方的影響下才被同化。 為什麽會戀老-5:愛屋及烏戀老者,會期待身邊有理想的老人。然而,完全符合自己心儀形象的老人並不多見,運氣好,也許身邊就有那麽壹兩個,運氣不好,只能偶爾在路上擦肩而過。壹種,期望的標準開始降低,有些老人只要符合心儀的某壹個特點,便都能引起妳的註意。比如他的笑容、他的體態、他的皺紋、他的白發、他的眼神等等。有時候看到壹個不太老的人,妳都會想他老了以後會不會變成自己心儀的形象呢?有些時候,標準會降到最低,只要是男性就行了。當妳的標準降低後,有時候妳會忘了自己當初挑剔的眼光,妳會發現,很多男性都能引起妳的註意了,於是會認為自己喜歡上男性了。另壹種,就是想方設法尋找心儀的老人,找來找去,通常都會有意無意找到同誌網站,同誌碟片,尤其當發現壹些如海鳴館那樣的碟片後,會發現裏面有很多心儀的形象。於是,不顧自己的矜持,不顧自己以往的含蓄、保守和自律,如饑似渴的開始欣賞。然而,這些都或多或少以色情為主的視頻、圖像會讓妳越陷越深,會吸引妳不能自拔的走下去。當然,很多人這兩種情況都有。 為什麽會戀老-6:男性vs女性戀老,為什麽戀的都是男性,沒有女性呢?老年男性是睿智的象征,難道老年女性就不是麽。壹方面,不可否認,老年男性和老年女性表現出來美是有差別的,男性與女性的社會角還是存在壹些差別,從最簡單的看,大多數家庭,做重大決定的是男性,不厭其煩的負責日常事務的是女性。再如,很多知名的思想家、科學家、藝術家、經濟學家,男性顯著多於女性。男性女性的差別是不容否認的,老年女性更多的所體現的是壹種仁愛之美,壹種堅韌之美。另壹方面,其實,對老年女性的喜愛、依賴的人群體也是有的,只是也不為廣泛了解,而且埋的更深,更多的,則是還沒表現出來就被自責的潛意識給壓回去了。為什麽呢?當妳想到中老年女性,妳第壹個想到的是誰?是母親,是壹個在妳心目中是容不得半點侮辱,尤其是與性有關的侮辱的形象。當妳想到任何作為壹個中老年女性到時候,妳都不可避免的會象到她是壹位母親,妳會有這種念頭麽?對老年女性,妳可能會覺得她很慈祥,有時候妳也會覺得她很睿智,但妳的思想只會規規矩矩停留在這個認識層面,妳會產生進壹步的好奇麽,不會的,會產生沖動麽,也不會的,因為妳心中有壹個影子。妳的負罪感根本容不得妳去多做半點想法,再不懂倫理的人都不會讓自己的思想越過這個底線半步。對父親,潛意識中的道德觀念卻不會讓妳想這麽多,尤其不會上升到侮辱的層面。另外加壹句,喜愛中老年男性的女性也不會比小夥子們少。 為什麽會戀老-7:倫理之痛戀老者的內心往往會覺得無助的內疚,就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在做違背常理又不為常理所理解的事情。首先,戀老者認為它們愛的是男性,這本生就違反物種遺傳的規律。其次, 戀老者認為他們這種跨代的愛在倫理上也無法接受。 所以當戀老者發現他們所關註的和別人關註的都不壹樣的時候,縱然他們比別人更深刻,能從老人身上看到別人看不到的美,但是他們在傳統的倫理面前,敗下陣來。但又無法控制內心的渴望,於是只有痛苦,更痛苦的是,這種愛更不為常人理解~ 其實這些自責,沒有太多的必要,喜歡就喜歡,由於特殊的原因,能欣賞到別人欣賞不到的美。社會的壓力,加上自己的顧慮導致自己把問題考慮的復雜了,考慮了太多關於性色的東西,帶來痛苦主要還是性色方面壓力。為什麽很少人會主動控制性色方面的行為呢?之所以不去控制,因為他們會覺得首先那是不犯法的,其次妳可以做的很隱蔽,因而導致總有這種念頭。尤其在性方面,控制住欲念的難度不會比戒毒容易。 為什麽會戀老-8: 童年的影子這壹篇從潛意識的角度分析曾經的經歷對戀老造成的影響。佛洛伊德把心靈比喻為壹座冰山,意識的比重就像浮出水面少部分,而潛意識的比重就像埋藏在水面之下的大部份。什麽是潛意識呢?就是所經歷的壹些事情對自己的思想造成了壹定的影響,但自己表面上對這樣的事情又想不起來感覺不到了。很難從壹個正常人的身上發現潛意識,但是對精神分裂癥患者或者被催面的人,容易發現潛意識在他們身上的作用。因此,童年所經歷的壹些事情,比如童年時期對父愛的渴望,對女性的恐懼,中老年男性特殊的關愛與特殊情境下的同情(如在情緒低和疾病時),他人的教唆,都可能對戀老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下面分析幾種常見的可能導致戀老的情形:有的人在童年時期,可能因為父親不在身邊,壹次次看到別人孩子圍著爸爸轉,自己卻不能像別人那樣,心靈受到的傷害不是可以直接感受到的,這種烙印會壹直埋在心裏,直至長大。有的人,雖然父親在自己身邊,但可能由於其不是非常盡責任,或者無法盡到父親的責任,同樣也會讓孩子在內心深處產生對父愛的渴望。而有些人,則在童年時期,因為女性(可能是出於某壹年齡階段的女性)在其心靈上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潛意識裏會對女性產生厭惡感。想壹想,這些人可能在童年時期是不是身邊總有女孩子相伴左右,女性在妳面前所有的特點表露無遺。妳對女性的特點,尤其是某些不好的特點了如指掌,比如有些女孩子的自私、淺薄、妒忌等等。更有甚者,被女孩打過,更會產生厭惡心理,美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作家海明威小時與姐姐同養,有時被裝扮成女孩模樣,與姐姐之間的產生的此類厭惡情緒就是導致其心理畸形的直接和初始原因。甚至被女性過分的溺愛過的也會產生厭惡的感覺。對女性的厭惡還有可能來自於別人的教唆,比如在妳小時候總有人在妳而別說女人怎麽怎麽,比如老爸經常罵老媽沒用,或總有人在無意向妳傳達女性不好的意識,這種行為都會在很多人心裏留下不可磨滅的印痕。這些耳濡目染的結果,深深的埋在在潛意識裏,以至於長大了到了別人男人都開始追求女孩子的時候,妳在女孩子前卻不會有喜愛的沖動,因為潛意識裏早就把女孩子給否定掉了。當童年時期產生對女孩子的厭惡的時候,取而代之,會渴望身邊有何女孩子完全不同的性格特點的人,當別人都和異性相處的時候,妳的潛意識裏卻觸使妳想和那些女孩子完全相反的特點的人來照顧妳、愛護妳,他們極有可能是成熟的男人。還有些人在童年時期,遭到過中老年男性的教唆、引誘和騷擾,他們可能是鄰居、親戚或者老師。在這些人的教唆下,妳的這扇門打開了,壹旦陷入進來,有時很難回去。 附:喚醒潛意識的壹些方法 1:放松時,最容易進入潛意識。 2:淩亂的夢是潛意識的最好表現。 3:催眠 4:最容易受圖像刺激 5. 記憶差,需強烈刺激或重復刺激。 為什麽會戀老-9: 妳也會變老在妳意識到有壹天妳也會年華老去的時候,妳也會青春不再的時候,妳會茫然,會惆悵。在無可抗拒的自然規律面前感到無助,甚至還有壹點恐懼. 對未來的不可知,常常導致我們對未來憧憬,等自己到了中年,到了老年會是什麽樣呢,我們會想到在慢慢變老過程中將經過的歲月的磨礪。通常,我們心目中對自己的中年、自己的老年都有壹個比較理想的形象,自己渴望自己以後向自己的理想形象發展。我們會想到,自己到了中老年以後,尤其到了老年,生活會怎樣,會不會因為肩負了太多的艱辛而滿臉皺紋,會不會功成名就躊躇滿誌。但無論如何,我們知道活過壹百歲的人就那麽屈指可數,有時我們會不免對自己的老年感到淒楚,甚至想提前關心自己的老年生活。於是,移情別戀,當我們看到符合自己理想形象的老人的時候,我們會為其吸引,會愛戀,甚至會產生想和他壹起面對任何危險幻想,因為妳覺得和他們在壹起發生什麽事妳心裏都會感到踏實。這時候,妳產生的愛戀,其實可能愛的是潛意識中的自己。 為什麽會戀老-10: 關於戀少不可否認,戀少群體的存在,使得戀老群體獲得了互補,催化其壯大。對於戀老群體,他們渴望能從老年人那裏獲得關心愛護,獲得心理上的滿足,進壹步獲得感情上的交流和身體上的接觸。對於戀少群體,由於目前接觸的不是很多,調查起來也不容易,無法做出更深刻的分析,但基本情況還是可以分為兩種的。壹種是喜歡充滿活力的青春少年,喜歡他們健碩的身體,陽剛的氣質。對於青年,他們關註更多的是肌膚之親。另壹類,則想從少年身上看到自己生命的延續,他們有關心愛護青少年的動機,或者想發揮自己的老年余熱,為青少年指引人生之路;或者想通過年輕人完成自己未了的心願;或者把關心愛護投在孩子身上,作為自己生命的延續。對後壹類老人,為什麽他們不會對女孩子同樣關心愛護呢?我想還是心理怕觸及的敏感的倫理之癢。而和男孩子接觸,就沒有這麽多後顧之憂。但是,無論如何,戀少群體和戀老群體的***同存在,成為壹對互相依賴互相寄生的群體,互為生長的土壤。這也是導致無論在哪裏、在什麽時候戀老者總有機會找到表達情感的機會,容易的找到依戀的老人,否則這種情感只會深埋在心裏,甚至永遠的埋著。(對戀少心理不是十分了解,歡迎批評指正) 為什麽會戀老-後記:不是結語的結語匆忙中寫了這壹系列關於戀老現象、戀老者心理以及關於戀老成因的文章,寫的過程中得到了廣大網友和們的支持,非常感謝,這也是鼓勵我繼續寫下去的動力。文章只是根據從少數人那裏了解來的情況以及借鑒壹些心理學、生物學、人類學知識所做的壹些現象分析和推斷,文章盡力用比較通俗感性的語言來描述,希望能引發思考。分析和推斷的結果只是壹家之言,有很多不妥之處,有待完善和改進的地方還非常多,所以,這篇結語也許還不能叫做結語。目前壹方面由於精力有限,另壹方面由於調查對象比較難以尋找,所以目前就寫到這裏。也期望後續的工作能進壹步的開展,形成比較完善的理論,希望有朝壹日能和大家***同完成這個工作。有興趣的人可以和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