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辦學,貼近市場,形成育人用人網絡。學院與用人單位聯合辦學,校企結合,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學院成立了董事會和學院發展顧問委員會,主要由158單位組成,包括江蘇省各市公路部門、高速公路股份公司、交通建設、監理養護企業,* * *研究學院發展規劃等重大問題。為適應江蘇綜合交通的發展和社會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學院正在學校發展咨詢委員會的基礎上積極籌備成立教育集團。學院培養的學生能夠滿足行業和企業的需求,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畢業生供不應求。
產教結合,以產促教,提高辦學綜合實力。學院堅持走產教結合的道路,直接為交通建設服務。學院結合路橋專業教學,成立了交通工程試驗中心和交通工程監理公司。結合築路機械專業教學,成立了交通工程機械租賃中心。路橋專業擁有建築面積4500㎡的路橋專業試驗樓,擁有全省最大噸位壓力機,全省孔數最多的錨固效率系數測試儀,擁有丹麥進口的路面激光平整度儀、新西蘭進口的路面橫斷面測試系統、瑞典進口的路面自動摩擦系數測試系統、 橡膠支座、鋼絞線強度模量測試儀、鋼筋保護層厚度測試儀、超聲波儀和核子密度儀。 機械專業擁有建築面積5000㎡的機械專業樓,擁有德國WIRTGEN公司生產的最先進的1900、2000路面銑刨機,美國生產的橋梁檢測車,50噸吊車等築路機械設備。為滿足社會對機械加工人才的需求,研究所建立了機械加工實驗室,擁有兩臺先進的西門子802C和Fanuc OT-MAIT數控機床,12普通機床和銑床。正是由於產教結合,學院的教學設備逐步發展壯大,不僅滿足了教學和為交通建設提供服務的需要,也培養了高技能人才。
行業企業的在職培訓、資質準入和服務。隨著江蘇交通行業的快速發展,交通建設與養護技術含量的不斷提高,學院瞄準在職職工培訓市場的廣闊前景。批準成立“江蘇省公路職工教育培訓中心”、“江蘇省交通行政執法人員培訓中心”、“江蘇省質監站培訓中心”、“江蘇省高速公路培訓中心”、“汽車職業技能培訓中心”,年培訓人口8000人。學校擁有建築面積2萬多平方米的實訓後勤樓,280間標準間,可容納600人同時進行實訓。學院在加大在職培訓和教育硬件投入的同時,采取“請進來、走出去”靈活多樣的培訓方式,積極服務行業、企業和社會,面向社會舉辦交通行政執法培訓、崗前培訓、職業資格培訓、業務培訓和各類就業培訓課程。近年來,* * *共培訓在職人員40915人,為提高交通系統在職人員素質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學院將抓住交通行業新壹輪發展對高技能人才需求日益增加的機遇,繼續將學院定位於職業資格教育,始終堅持“面向市場、立足交通、面向社會”的辦學方針,加強與企業的聯合辦學,走產教結合之路,服務交通發展,提高企業效益。充分認識職業教育在交通運輸率先發展中的基礎作用,鞏固職業教育發展成果,進壹步轉變辦學思路,認真落實廳黨組“重在發展、重在隊伍”的指示精神,加快培養交通運輸急需的高技能人才,為交通運輸跨越式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這樣的學校肯定是專科,我覺得和正規學校有壹定差距。感覺像是在社會上辦學,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