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哈佛家訓(全彩珍藏版)》讀書筆記(四)

《哈佛家訓(全彩珍藏版)》讀書筆記(四)

人生成功的關鍵在於能夠克服自身的弱點。嫉妒、盲從、懶惰、貪婪、虛榮......這些人性的弱點影響著我們的品德,決定著我們的思維和行為方式,左右著我們的成敗。

人性弱點壹***十三章:

第壹章 不自知——世界上最大的無知

第二章 嫉妒——箭欲長而折他人之箭

第三章 盲從——風向就是方向

第四章 懶惰——等著天上掉餡餅

第五章 貪婪——欲海無邊

第六章 吝嗇——壹毛不拔的鐵公雞

第七章 自卑——事事不如別人好

第八章 依賴——思考生命的意義

第九章 虛榮——為面子,哪怕債臺高築

第十章 虛偽——說和做是兩回事

第十壹章 成見——小偷都是因為窮

第十二章 逃避——逃避責罰是壹種本能

第十三章 僥幸——投機心理作祟

聰明的人很清楚自己的短處,愚蠢的人卻沒有自知之明。

聰明的人只要能認識自己,便什麽也不會失去。——尼采

正確認識自己,才能使自己充滿自信,才能使人生的航站不迷失方向。正確認識自己,才能確定人生的奮鬥目標。只有有了正確的人生目標,並充滿自信,為之奮鬥終生,才能此生無憾。

認識自己的無知是通往智慧殿堂的門檻。——查?斯珀吉翁

不自知還包括不能正確評估自己的能力,覺得自己有把握,或者總覺得自己肯定能做好某件事。

做自己能力範圍內的事永遠是個明智的選擇。

覺察旁人的錯誤誌向並不難,難在覺察自己的錯誤誌向,這需要很大的神誌清醒。——歌德

不要用和別人壹樣的錯誤來指出別人的錯誤。

這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不論從任何角度來說,就是自己徹底了解自己。——蒙田

只有客觀地認識自己,清楚自己的優點與缺點,明白自己的能與不能,才能發掘自我潛力,進而超越自己。

“吾日三省吾身”,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明了自身的長短優劣,不斷矯正自己。

嫉妒表示妳對自己不滿而羨慕別人,對自己不滿就是羨慕他人的開始。

有妒忌心的人自己不能完成偉大事業,乃盡量去低估他人的偉大,貶低他人的偉大使之與他本人相齊。——黑格爾

別人的優秀並不妨礙自己的前進,相反,它可能給妳帶來前所未有的動力。事實上,壹個真正埋頭於自己事業的人,是沒有功夫去嫉妒別人的。

忘掉嫉妒,妳的胸襟會漸漸寬廣起來。

卑劣的人比不上別人的品德,便會對那人竭力誹謗。嫉妒的小人背後誹謗別人的優點,來到那人面前,又會啞口無言。——薩迪

嫉妒往往來自於和他人的比較。

對待別人長處的正確方法是,不讓別人發覺自己在羨慕他,因為這樣顯得自己不如別人,應暗暗下定決心,迎頭趕上,甚至超越。

憎恨是積極的不快,妒忌是消極的不快。所以妒忌很容易轉化為憎恨,就不足為怪了。——歌德

憎恨往往是個人才能與意誌缺乏的體現,伏爾泰說:“凡缺乏才能和意誌的人,最易產生嫉妒。”

我們可以適度地利用嫉妒心理的正面作用,激勵自己不斷地向上奮進,但切不可被嫉妒控制,產生壹種畸形的競爭心態。

深窺自己的心,而後發覺壹切的奇跡在妳自己。——培根

活著應該是為充實自己,而不是為了迎合別人。每個人都應該堅持走自己的道路,不受他人的觀點所牽制。我們無法改變別人的看法,能改變的僅僅是我們自己。

要是沒有自信心,那實在糟糕!要是妳不相信自己,或者懷疑自己,那就更糟了。——契訶夫

跟風、隨大流是人類的“通病”和習慣,是思維懶漢的“專利”,是我們內心中難以覺察到的消極幽靈,只有痛下決心才能夠有所改變。

盲從是可悲的,但這種可悲後面有著壹種更可悲的無形因素,那就是人的內心不堅定。

真理常常掌握在少數人的手裏,大家都認為正確的未必正確。在跟風之前,加以理性判斷,才能確保妳的人生不受損。

先相信自己,然後別人才會相信妳。——屠格涅夫

要想在生活中、事業上有所成就,就必須擺脫盲從眾人的不良習慣,善於用自己的頭腦思索問題,做出正確的人生抉擇。

懶惰是索價極高的奢侈品,壹旦到期清付,必定償還不起。懶惰走得如此之慢,以至於貧窮很快就追上它。

才能壹旦讓懶惰支配,它就壹無可為。——克雷洛夫

懶惰是人的壹種劣根性,為了做成某件事,必須與它抗爭,超越這種劣根性的鉗制。這種抗爭和超越,壹開始總要由壹些外力來強制,進而才逐漸內化為恒定的精神和行為習慣。

壹個進入勤勞狀態的人,心中就不會有長久駐足的懶惰。所以,克服懶惰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使自己忙碌起來。

懶惰收到的懲罰不僅僅是自己的失敗,還有別人的成功。——米爾?勒納爾

惰性往往是許多人虛度時光、碌碌無為的性格因素。惰性集中表現為拖拉,就是說可以完成的事不立即完成,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後天。結果,事情沒做多少,美好年華卻在這無休止的拖拉中流逝殆盡了。

壹個人如果想控制懶惰,勤勞是唯壹的方法。

產生惰性的原因就是試圖逃避困難的事,圖安逸,怕艱苦,積習成性。人壹旦長期躲避艱辛的工作,就會形成習慣,而習慣就會發展成不良的性格傾向。

懶惰者是不能成大事的,因為懶惰的人總是貪圖安逸,遇到壹點兒風險就嚇破了膽,另外,這些人還缺乏吃苦實幹的精神,總存有僥幸心理。

懶惰是學習的大敵,是工作的大敵,是生活的大敵。

天才就是無止境刻苦勤奮的能力。——卡萊爾

同樣是“沒有時間”,妳是沒有時間去為夢想努力,還是沒有時間去做夢想以外的事情?

勤勞壹日,可得壹夜安眠;勤勞壹生,可得幸福長眠。——達?芬奇

壹個人的發展與成長,天賦、環境、機遇、學識等外部因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自身的勤奮與努力。成功不單純依靠能力和智慧,更要靠每壹個人孜孜不倦地勤奮工作。

面對欲望,過分放縱固然不可取,但徹底否定自己的欲望也是不對的。也許我們真正想要的不是遠離欲望,而是擺脫貪婪所引起的擔憂、焦灼和痛苦。

貪婪是壹種會給人帶來無限痛苦的地獄,它耗盡了人力圖滿足其需求的精力,可並沒有給人帶來滿足。——弗洛姆

物質是生活的基礎,對物質的追求是理所當然的。但是,人壹旦掉進貪婪的陷阱,就如墜入萬丈深淵,萬劫不復。

人壹旦成為欲念的奴隸,就永遠也解脫不了了。——查?高吉迪

欲望,永不滿足的欲望,壹方面是人們不懈追求的原動力,成就了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的箴言;另壹方面也詮釋了“有了千田想萬田,當了皇帝想成仙”“人心不足蛇吞象”的人性弱點。

其實欲望並非萬惡之源,它既能使人墮落,又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最關鍵的是要做到欲與望的平衡。

人最終喜愛的是自己的欲望,不是自己想要的東西!——尼采

生活中,我們壹定要減輕欲望,懂得舍棄,只有這樣才能從貪婪中解脫,從而獲得內心的安寧。

不要試圖同誘惑爭辯,躲開它,躲得遠遠的。面對誘惑不動心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為了誘惑而動搖自己的良心。——孟德斯鳩

凡吝嗇的人大都是自私的、貪婪的。

如果妳把金錢當成上帝,它便會像魔鬼壹樣折磨妳。——菲爾丁

財富造成的貪婪人,比貪婪造成的富人要多。——英國諺語

如果您失去了金錢,失之甚少;如果您失去了朋友,失之甚多;如果您失去了勇氣,失去壹切。——歌德

慳吝好比地獄,吞咽得越多就越想吞咽,貪得無厭。——奧古斯丁

壹個自卑的人很難感受到快樂和幸福,自卑感十分“會”折磨人,它是對興奮、樂觀、開朗的最大抑制。

最大的驕傲與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靈的最軟弱無力。——斯賓諾莎

壹個人如果自卑,他不僅不敢有遠大的目標,同時他將永遠不會出類拔萃。

要有自信,然後全力以赴——假如具有這種觀念,任何事情十之八九都能成功。——威爾遜

人的價值並不因為殘缺而有所折損,從人格上來說,所有人都是等同的。不需要憐憫,不需要同情,不接受輕視,不接受鄙薄,不可以自賤,不可以自卑。

失敗雖是與驕傲對立,但實際卻與驕傲最為接近。——斯賓諾莎

當自卑感在壹個人的內心產生之後,它往往會使人產生壹些很不好的消極行為表現,如不願與人溝通、缺乏團隊精神的孤僻行為;害怕競爭、逆來順受的屈從行為;暴躁易怒、缺乏友善的粗魯行為;回避現實、自感消沈的逃避行為,等等。所有這些結果,對“內”,只能是徒然的自我傷害和折磨;對“外”,則會讓人感到妳的懦弱、無能甚至卑賤。

“默認自己無能,無疑是在給失敗創造機會。”

自信是向成功邁出的第壹步。——愛因斯坦

只有敢想、敢幹、敢於面對現實而不怕挫折的人,才能事業有成,才是真正的強者。

許多人都陷入這樣壹個謬論中——以為自己永遠會從別人不斷的幫助中獲益,卻不知壹味地依賴他人只會導致懦弱。如果壹個人依靠他人,將永遠也堅強不起來,永遠也不會有獨創力。

人多不足以依賴,要生存只能靠自己。——拿破侖

要麽獨立自主,要麽只能埋葬雄心壯誌,壹輩子老老實實做個普通人。

健身房裏讓別人替我們鍛煉,是永遠無法增強我們自己的肌肉力量的;越俎代庖地給孩子創造壹個優越的環境,好讓他們不必艱苦奮鬥,也永遠無法讓他們獨立自主,成為壹個真正的成功者。

人,要靠自己活著,而且必須靠自己活著。

我們雖可以靠父母和親戚的庇護而成長,依賴兄弟和好友,借交遊的扶助,因愛人而得到幸福,但是無論怎樣,歸根結底人來還是依賴自己。——歌德。

當命運遞給妳壹個酸檸檬時,設法把它造成甜的檸檬汁。——雨果

為了訓練小獅子的自強自立,母獅子故意將它推到深谷,使其在困境中掙紮求生。

真實人生的風風雨雨,只有靠自己去體會、去感受,任何人都不能為妳提供永遠的蔭庇。妳應該掌握前進的方向,把握住目標,讓目標似燈塔般在高遠處閃光;妳應該獨立思考,有自己的主見,懂得自己解決問題。妳不應相信有什麽救世主,不該信奉什麽神仙或皇帝,妳的品格、妳的作為,妳所有的壹切都是妳自己行為的產物,並不能靠其他東西來改變。

虛榮促使人們裝扮得完全不同於本來的面目,以贏得別人的贊許或認可。

小小的壹點虛榮,正和大量的愛壹樣,足夠使人變得矯飾。——紀德

心理學家認為,虛榮心是自尊心的過分表現,是為了取得榮譽和引起普遍註意而表現出來的壹種不正常的社會情感。虛榮心是壹種常見的心態,因為虛榮和自尊有關。人人都有自尊心,當自尊心受到損害,或過分自尊時,就可能產生虛榮心。

具有虛榮心理的人,多存在自卑與心虛的等深層心理缺陷,虛榮心只是壹種補償作用,竭力追慕浮華以掩飾心理上的缺陷。

哪怕妳身居高官顯位,享盡榮華富貴,只要有虛飾,就體味不到真正的幸福。——池田大作

虛榮的人為智者所輕蔑,愚者所嘆服,阿諛者所崇拜,而為自己的虛榮所奴役。——培根

虛偽鼓勵人們把自己的罪惡用美德的外表掩蓋起來,從而避免別人的責備。

虛偽喜歡躲藏在最高尚的思考之中。它從來企圖脫離思考,因為思考能使它不費吹灰之力就獲得高尚的美名。——埃德蒙?伯克

蚜蟲吃青草,銹吃鐵,虛偽吃靈魂。——俄羅斯諺語

虛偽就是不真實、不實在,弄虛作假。虛偽就是口是心非、表裏不壹、口蜜腹劍。

虛偽會讓妳活得很累,因為妳每天都要為自己編織各種各樣的謊言;虛偽會讓妳心靈疲憊,因為妳每天都要面對那些不如意的事情強顏歡笑;虛偽會讓妳很迷茫,因為妳不知道別人是不是也很虛偽,妳不知道他們說的那些東西有哪些可以相信。總之,虛偽是人性中最醜惡的弱點,它像黑暗裏的壹只蟲子,壹點點地、慢慢地吞噬著人的靈魂,奪走人的快樂和幸福。

在這個世界上的眾多事務中,人們所以得到拯救,並非由於忠誠,而是由於缺乏忠誠。——本傑明?富蘭克林

做人不可失去威信,交友不可失去信任,這是朋友之間的交往準則。

虛偽不可能創造任何東西,因為虛偽本身什麽也不是。——格拉寧

很多人都不了解自己,原因就在於人們總把目光放在別人身上,而沒有看到自身存在的問題。

成見就是人們腦子裏的先前就已經存在的對人、對事物,或是對於某種思想表示贊同或反對的看法。這種原有的看法,成為人們思想上的壹種牽制力,由於它的存在,使人出除壹種單純的觀點外,不能看到或註意到其他事物。——丁?莫爾斯

首因效應是交際心理中的重要名詞。它指的是人與人第壹次交往中給人留下的印象,在對方的頭腦中形成並占據著主導地位。

第壹印象在人們心目中難以改變。良好的第壹印象會為以後的人際交往和工作條件帶來諸多便利。所以,與人接觸時壹定要策劃好第壹印象。

誤解和怠惰,恐怕要比作惡和欺詐還要誤事。——蘇聯諺語

智者的眼睛是雪亮的,看人很準確,很恰當。

如果妳不帶偏見地去考慮問題,如果妳思考壹下這些準則的壹般性質,妳就可以得出壹個完全不同的結論。因為所有的準則事實上都是實踐上的。——布拉德利

“我希望別人能夠容忍我的缺點,所以我也常常容忍別人的缺點。”

成功的第壹個條件是真正的虛心,對自己的壹切敝帚自珍的成見,只要看出同真理沖突,都願意放棄。——斯賓塞

第壹,註意“投射傾向”。

把自己的某些心理特點附加給對方的現象,即“投射傾向”。

第二,註意“第壹印象”。

由於第壹印象有先入為主的特點,因而往往比較深刻。冷靜、客觀地對待第壹印象,思想上具有改造甚至否定第壹印象的準備非常重要。

第三,註意“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就是所謂類化作用,按照預想的類型將人分為不同種類,然後貼上標簽,按圖索驥。

第四,避免“以貌取人”。

第五,避免“循環證實”。

當妳看不慣某個人,對某個人懷有成見的時候,應當首先理智地檢討壹下自己的態度和行為是否受到成見的影響,自覺走出成見的迷宮。

逃避責罰是人類的壹種本能。多數人在“有利”與“不利”兩種形勢的抉擇中都會選擇趨利避害。

逃避是意誌的沈淪和對信念的背叛。——佚名

當我們錯了,就要迅速而熱誠地承認。

如果妳在工作上出過錯,要立即向上司匯報自己的失誤,這樣當然有可能會被大罵壹頓,可是上司會認為妳是壹個誠實的人,將來也許對妳更加器重,妳所得到的就會比妳失去的多得多。

卡耐基告訴我們,即使傻瓜也會為自己的錯誤辯護,但能承認自己錯誤的人,就會獲得他人的尊重,而且給人壹種高貴誠信的感覺。

生命和崇高的責任聯系在壹起。——車爾尼霍夫斯基

逃避是人性中最普遍、最典型、最隱蔽的弱點。其實我們每個人都習慣逃避,但是逃避是壹種消極的做法,它本身就代表壹種懦弱。

有良知的人有責任心和事業心。——蘇霍姆林斯基

具有逃避思想的人也容易避重就輕,因為避重就輕其實就是壹種逃避責任和懲罰的表現。當困難來臨時,當他們深陷困境時,他們不是想辦法去面對苦難,迎接困境,反而是壹心想找個借口,找個理由寬恕自己,然後讓自己“勇敢”地承擔起那些瑣碎的、無關緊要的責任來。

避重就輕的人經常有兩種表現:壹種是做事的時候避重就輕,這種人不管做什麽都選擇那些責任小,容易做的事;另壹種是處理問題的時候避重就輕,這種人在面對問題時總是找出各種各樣的理由。

避重就輕會讓妳喪失掉壹生中非常重要的“機會”。如果妳做事喜歡避重就輕,那麽妳勢必不會選擇那個存在於冒風險之中的機會。這時,壹個本該屬於妳的成功機會,就悄悄地從妳眼皮底下溜走。

如果妳做什麽事都避重就輕,時間壹長,妳的心理就會變得非常脆弱。妳老是選擇輕的來承擔,必然經受不到人生風雨的洗禮,那麽,突然有壹天,當壹場妳不得不面對的暴風雨來臨時,妳將只有死路壹條,無從選擇。

我所享有的任何成就,完全歸因於對客戶與工作的高度責任感。——李奧貝納

壹個懦弱的人,必須培養、樹立責任心,才有可能勇敢地承擔責任,才有可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否則只會畏首畏尾,永遠走不出黑暗。不論遇到什麽問題,哪怕是面臨失敗,也不要灰心喪氣,要勇敢地正視它,以積極的態度尋找應變的方法。壹旦問題解決了,自信心也會隨之增加。

壹次投機是僥幸,兩次可以是巧合,三次就變為壹種趨勢。僥幸只不過是落到手中的壹件暫時的禮物,遲早要把它交還,人生是占有不了的。

沒有僥幸這回事,最偶然的意外,似乎也都是有必然性的。——愛因斯坦

僥幸心理是指人不遵守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用主觀的態度把成功的希望寄托於外力作用和機遇降臨的壹種心理。

僥幸心理阻礙個人成長進步。壹個人如果心存僥幸,就會放松對自己的要求,就不會有高度的敬業精神,也不會實實在在地積累知識和才能,而只是琢磨如何投機取巧。

拋棄這種不切實際的幻想,關鍵在於靠真本事吃飯,保持積極進取的精神。要排樣高度的事業心、責任感,愛崗敬業,盡職盡責,避免疏忽大意;要保質保量地完成本職工作,要堅持高標準。

投機取巧最終只能走進死胡同。——佚名

僥幸心理不可有,人壹旦無法控制自己的對僥幸心理的依賴,便會產生壹種嚴重依賴僥幸心理的沖動,使違背常態的事情以更快的速度膨脹,從而會導致災難的發生。

機會主義總是讓人變得懶惰。——佚名

壹次的僥幸並不代表實力。

J.P.摩根說:“不能參與賭博,如果妳丟了錢,妳就會想找回它;如果妳贏了點錢,妳還會想要再賺點。最終,妳將會成為壹個身無分文的人。”

不要想不受苦就實現美好人生。即使是再小的事情,也要通過正當的努力獲得成功。如果具有這種意識,即使妳得不到意外的財富,妳也會實現精神上的富裕和自由,而這種富裕和自由足以讓妳實現壹個有價值的人生。

貪侈會破壞人們的心靈純質,因為不幸的是,妳獲得愈多,就愈貪婪,而且確實總感到不能滿足自己。——安格爾

“貪”的本義指愛財,“婪”的本義指愛食,“貪婪”指貪得無厭,意即對與自己的實際情況不相稱的某壹目標的過分欲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