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形>;謹慎;慎重。《諫太宗十思疏》:“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
譯文:擔心意誌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終;擔心(言路)不通受蒙蔽,就想到虛心采納臣下的意見。
②<;副>;表示告誡,用在否定句,意思是“千萬”、“壹定”。《孔雀東南飛》:“多謝後世人,戒之慎勿忘。”
譯文:我要鄭重地告訴後來的人,以此為鑒戒千萬不要忘記它!
擴展資料
慎,讀作shèn或zhēn,最早見於金文,其本義是小心,即《說文解字》所謂的“謹也”,由此引申出憂慮、務必、確實、用大繩引棺就殯所、依順等含義。
相關詞匯
1、慎重 [ shèn zhòng ]
謹慎認真:~處理。態度~。
2、謹慎 [ jǐn shèn ]
對外界事物或自己的言行密切註意,以免發生不利或不幸的事情。
3、慎獨 [ shèn dú ]
儒家的壹種道德修養方法。指在閑居獨處無人監督之時,更須謹慎從事,自覺遵守各種道德準則。
4、潔慎 [ jié shèn ]
廉潔謹慎。
5、慎言 [ shèn yán ]
出言謹慎。
6、訥慎 [ nè shèn ]
言語謹慎、遲鈍。
2. 慎處文言文的解釋慎處 選自《孔子家語》
導讀:
本文告訴我們,擇友要慎重,因為與什麽樣的人相處,自己也會不知不覺地受其影響。所以我們要認真地選擇朋友,慎重地選擇居處的環境。
選文:
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及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處者焉。
註釋:
芝蘭:壹種香草。
化:同化
肆:店鋪
鮑魚:鹹魚
丹:丹砂,礦物名,紅色
是以:即“以是”,因此。
全文翻譯:
品行高尚的人在壹起,就像沐浴在種植芝蘭散滿香氣的屋子裏壹樣,時間長了便聞不到香味,但本身已經充滿香氣了;和品行低劣的人在壹起,就像到了鹹魚鋪子,時間長了也聞不到臭了,也是融入到環境裏了;在藏丹的地方被染紅了,在藏漆的地方被染黑了!因此真正的君子必須謹慎的選擇自己處身的環境。
3.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所宜深慎.文言文翻譯,急用所有帝王,承受上天的大命,開頭作得好的實在很多,能夠貫徹到底的大概很少.難道奪取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就難了嗎?大凡在深重憂患當中必須竭盡誠意對待臣下,得誌以後就放縱自己傲慢地對待壹切人;竭盡誠意就能使胡和越這樣隔絕、疏遠的地方也能結成壹體.傲慢地對待人,就是骨肉親屬也能成為各不相關的人.雖然用嚴刑來監督他們,用聲威嚇唬他們,結果大家只圖茍且免除罪罰,卻不懷念仁德,表面上恭順而不是內心裏悅服.怨恨不在於大小,可怕的是眾人;(百姓和皇帝的關系,就象水和船壹樣),水能載船也能夠顛覆船,這是應該深切警惕的.。
4. 文言文 慎交 翻譯不能隨便交朋友
那有很多章節啊,我不可能都復制下來啊
是不是這個啊
君子慎交利於言行
古人雲:千載壹聖,猶旦暮也;五百年壹賢,猶比①也。”言聖賢之難得,疏闊如此。儻遭不世明達君子,安可不攀附敬仰之乎?吾生於亂世,長於戎馬,流離播越②,聞見已多;所值名賢,未嘗不心醉魂迷向慕之也。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與款狎③,熏漬陶染,言笑舉動,無心於學,潛移暗化,自然似之;何況操履④藝能,較明易習者也⑤?是以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於染絲,是之謂矣。君子必慎交遊蔫。孔子曰:“無友不如己者。”顏、閔⑥之徒,何可世得!但優於我,便足貴之。
譯文
古人說:“壹千年出壹個聖人,也就像從早到晚那麽快了;五百年出壹個賢士,也就像壹個緊接壹個那麽多了。”這是說聖賢難,稀少到如此地步。倘若碰到了人世罕有的明達君子,哪能不去攀附景仰他呢?我出生在亂世,成長於戰爭年代,四處飄泊,聽到看到的夠多了。但只要遇到有名的賢人,未嘗不心醉魂迷地向在欽慕他人。年輕的時候,精神性情尚未定型,與那情投意合的朋友朝夕相伴,受其熏陶漬染,壹言壹笑,壹舉壹動,雖然沒有存心去學,但在潛移默化中,自然就跟朋友相似了。何況操守德行和本領技能,是明顯容易學到的東西呢?因此,與善住在壹起,就像進入滿是芝草蘭花的屋子中壹樣,時間壹長自己也變得芬芳起來;與惡人住在壹起,就像進入滿是鮑魚的店鋪壹樣,時間壹長自己也變得腥臭起來。墨子看見人們染絲就嘆惜,說的也就是這個意思。君子與人交往壹定要慎重。孔子說:“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像顏回、閔損那樣的賢人,哪能夠時時遇見!只要比我強,也就足以讓我看重他的了。
註釋
①(bo 博):肩胛。②播越:離散,流亡。③款狎:款洽狎習。指相互間關系親密。④操履:操守德行。藝能:本領,技能。⑤較:通“皎”,明顯。也:讀為“耶”,表疑問語氣詞。⑥顏、閔:指孔子弟子顏回、閔損。
評語
常言道,進來者赤,進墨者黑。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與人交友壹定要有利於陶冶情操,增長才幹。否則寧可無友,也不濫交。
5. 文言文《君子慎其處》翻譯開頭是孔子曰,越快越好啊孔子曰:“吾死之後,則商也日益,賜也日損.”曾子曰:“何謂也?”子曰:“商也好與賢已者處,賜也好說不若已者.不知其子,視其父;不知其人,視其友;不知其君,視其所使;不識其地,視其草木.故日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處者焉” 翻譯:孔子說:我死之後,子夏會比以前更有進步,而子貢會比以前有所退步“曾子問:為什麽呢?”孔子說:子夏喜愛同比自已賢明的人在壹起,(所以他的道德修養將日有提高);子貢喜歡同才質比不上自已的人相處,(因此他的道德修養將日見喪失).不了解孩子如何,看看孩子的父親就知道(孩子將來的情況)了,不了解本人,看他周圍的朋友就可以了,不了解主子,看他派遣的使者就可以了,不了解本地的情況看本地的草木 就可以了.所以常和品行高尚的人在壹起,就像沐浴在種植芝蘭散滿香氣的屋子裏壹樣,時間長了便聞不到香味,但本身已經充滿香氣了;和品行低劣的人在壹起,就像到了賣鮑魚的地方,時間長了也聞不到臭了,也是融入到環境裏了;藏丹的地方時間長了回變紅,藏漆的地方時間長了回變黑,也是環境影響使然啊!所以說真正的君子必須謹慎的選擇自己處身的環境.。
6. 文言文 慎交 翻譯《慎交》白話釋義:
人在少年時期,思想情操尚未定型,受到與他親近的朋友熏陶感染,言談舉止,即使並不是有意向對方學習,也會潛移默化,自然而然地相似起來,何況操行技能等明顯容易學習的方面呢?
所以,和好人在壹起,好像進入種滿芝和蘭等香草的屋子,時間長了自己就會變得芳香起來;和壞人在壹起,就像進入出售鹹魚的店鋪,時間長了自己也會發出腥臭。
墨子曾對被染上顏色的素絲發出感嘆,說的是就是這個道理啊。德才兼備的人對於結交朋友必定很謹慎啊!孔子說:“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像顏回、閔損那樣的人哪能常有,只要有勝過我的地方,就很可貴。
原文: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與款狎,熏漬陶染,言笑舉對,無心於學,潛移暗化,自然似之,何況操履藝能,較明易習者也?
是以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也。墨翟悲於染絲,是之謂矣。君子必慎交遊焉。孔子曰:“無友不如己者。”顏、閔之徒,何可世得!但優於我,便足貴之。
此文出自南北朝顏之推所寫的《顏氏家訓》。
擴展資料
寫作背景:
顏之推(531年—591以後),字介。顏氏原籍瑯邪臨沂(今山東臨沂北),先世隨東晉渡江,寓居建康。侯景之亂,梁元帝蕭繹自立於江陵,之推任散騎侍郎。承聖三年(554),西魏破江陵,之推被俘西去。
他為回江南,乘黃河水漲,從弘農(今河南省靈寶市)偷渡,經砥柱之險,先逃奔北齊。但南方陳朝代替了梁朝,之推南歸之願未遂,即留居北齊,官至黃門侍郎。577年齊亡入周。隋代周後,又仕於隋。
顏之推壹生,歷仕四朝,“三為亡國之人”,飽嘗離亂之苦,深懷忐忑之慮。曾寫了壹篇《觀我生賦》,對於自己身經亡國喪家的變故,以及“予壹生而三化”的無可奈何情狀。
作了痛苦流涕的陳述,且悔恨道:“向使潛於草茅之下,甘為畎畝之民,無讀書而學劍,莫抵掌以膏身,委明珠而樂賤,辭白璧以安貧,堯舜不能辭其素樸,桀紂無以汙其清塵,此窮何由而至?茲辱安所自臻?”悲憤之情,溢於言表。
《顏氏家訓》壹書不僅對當時諸如“玄風之復扇、佛教之流行、鮮卑之傳播、俗文字之盛興”等多方面作了較為翔實的紀錄,為後人保留了壹些很有價值的歷史文獻,還在它的《文章》篇中,通過論述南北朝時的作家作品,反映了當時的文學觀點和他自己的文學主張。
顏之推很重視文學。他批評揚雄視文學為雕蟲小技的說法,並從個人立身修養的角度說明文學(包括學問、口辯、作文等文化修養)的重要性。
對於文學的功用,顏之推不狹隘地僅僅把它歸結為服務於政治教化和實用,他也肯定文學具有愉悅耳目、陶冶性靈的審美功能,同時也在自己的寫作實踐中表現出了較強的文學審美能力。他的文章內容真實,文筆平易近人,具有壹種獨特的樸質風格,對後世的影響頗為深遠。
7. 《慎獨》文言文翻譯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4;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譯文 所謂使自己的意念誠實,就是說不要自己欺騙自己。就如同厭惡汙穢的氣味那樣厭惡邪惡,就如同喜愛美麗的女子那樣喜愛善良。只有這樣,才能說自己的意念誠實,心安理得。所以道德修養高尚的人必須謹慎地對待獨處的時候,使自己規行矩歩。
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獨也。
譯文 那些沒有道德修養的人,在閑居獨處的時候,無論什麽壞事都做得出來。當他們見到那些有道德修養的人,卻又躲躲藏藏企圖掩蓋他們所做的壞事。而裝出壹付似乎做過好事的模樣,設法顯示自己的美德。其實別人的眼睛是雪亮的,看透這些壞人壞事,就像是見到他們的五臟六腑壹樣,那麽這種隱惡揚善的做法,又有什麽益處呢。這就是說,人心裏有什麽樣的實際德性,外表就必然會有什麽樣的言行表現。所以有道德修養的人必須謹慎地對待獨處的時候,即使獨處之時,也要使自己規行矩歩。
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 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譯文曾參說:“壹個人若是被許多雙眼睛註視著,被許多只手指點著,這難道不是嚴肅可怕的嘛!” 財富可以修飾房屋,使房屋華麗;道德可以修養人的身心,使人思想高尚。心胸寬廣開朗,身體自然安適舒坦,所以有道德修養的人壹定要使自己的意念誠實。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