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中秋節的習俗 燃燈?

中秋節的習俗 燃燈?

中秋之夜,月光皎潔,夜空如水,拈花飲酒,食餅品茶,好壹個合家團圓的佳節吉日,好壹份悠然自得的閑情逸致。那圓潤可愛的月兒照耀四方,已足夠絢麗,但古來人們依然有辦法讓月色再添幾分優美,那就是用燃燈之俗以助月色。那麽今天的老黃歷就為妳介紹中秋節的習俗——燃燈。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鏡,可謂良辰之美景,然而對此人們並未滿足,於是便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我國古代在湖廣壹帶,中秋用瓦片疊塔於塔上燃燈的節俗。《湖廣誌書》說,永州府“中秋夜,家家祀月。兒童拾瓦礫為寶塔於門首,有高至丈余者,致亦鱗縐可觀,燃燈設供為戲。”

而在《廣東誌書》中則記載,揭陽縣“中秋玩月陳酒饌。兒童多拾瓦片結塔,燃之為樂。”新興縣“中秋作月餅,煮芋魁,具肴酒飲會,謂之賞月。兒童有燒番塔、舞火鬼之戲。”

另外在福建壹帶,中秋也有掛幡燈的節俗。《福建誌書》說,建寧府“八月中秋夜,置酒玩月,食月餅,近有掛幡燈乞嗣月宮者。”龍嚴縣“中秋為賞月會,各鄉迎土神,作偶人燈,列隊而行,雖無如元夕獅鬼之戲,而諸燈唱鬧如之。”

在江南壹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江南誌書》說,揚州府“中秋,郡城多制燈船水嬉,自初壹日至十五日往往好事者為之。”如臯縣“中秋夜設瓜果餅餌祀月,兒女羅拜,作月餅相餉。好事家亦飾燈船,設雅座,玉簫金管清謳達旦,如白下秦淮故事。”

以上記述出自清代,但其實,在宋代燃燈之俗就已盛行於世了。宋人周密在《武林舊事》“中秋”條說:“此夕,浙江放壹點紅,羊皮小水燈數十萬盞,浮滿水面,燦如繁星,有足觀者。或謂此乃江神所喜,非徒事觀美也。”

在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盛。今人周雲錦、何湘妃《閑情試說時節事》壹文說:“廣東張燈最盛,各家於節前十幾天,就用竹條紮燈籠。作果品、鳥獸、魚蟲形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系於竹竿上,高樹於瓦檐或露臺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於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

“富貴之家所懸之燈,高可數丈,家人聚於燈下歡飲為樂,平常百姓則豎壹旗竿,燈籠兩顆,也自取其樂。滿城燈火不啻琉璃世界。”看來從古至今,中秋燃燈之俗的規模都不小,似乎僅次於元宵燈節。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緣、八字事業、婚姻運勢、財神靈簽、情感合盤、看另壹半、八字測算、姓名速配、壹生運勢、復合機會,您可以在底部點擊在線咨詢(僅供娛樂):/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