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比喻兩只眼睛都花了,意為頭暈眼花之意啊。是網絡興起的火星文的壹種。壹般用法@_@ #_# T_T *_* 等都是代表眼睛的表情。
2、“@”是壹個符號,電郵應用中意義為“at”,即“某用戶”在“某服務器”。它在社交應用如微博中也有廣泛應用。在英文狀態下輸入鍵是上檔鍵(shift)+2,或者使用 Alt+64(按住Alt並在小鍵盤上輸入64,然後松開Alt)。
擴展資料:
壹、@的來歷:
就職於美國國防部發展軍用網絡阿帕網BBN電腦公司的電腦工程師雷·湯姆林森帶來了這場劃時代的變革。他個性沈默寡言,小心謹慎且特別謙虛。
1971年,湯姆林森奉命尋找壹種電子郵箱地址的表現格式,他首先編寫了壹個小程序,可以把程序的文件轉移協議與另外壹個程序的發信和收信能力結合起來,從而使壹封信能夠從壹臺主機發送達到另外壹臺。於是,第壹封電子郵件就誕生了。
湯姆林森把程序最後搞定時,立即給工作人員發了壹封郵件,告訴他們可以給其它電腦發信了。湯姆林森說:“所以,電子郵件是自己宣布問世。”
二、讀音:
由於電子郵件的日益普及,符號@的稱呼也因國家和民族的文化習慣而不盡相同。俄羅斯人稱之為“小狗”,芬蘭人稱其為“咪咪”,法國和意大利人喊它做“小蝸牛”等等。不過,在許多母語為英語的國家,還是直接把@讀作at。
在我國,@的讀音也出現了多個讀法,比較流行的有兩種:
1、“圈a”。
2、“花a”。實際上,在電子郵箱的表示形式中,@有著at的含義,即“某用戶”在“某服務器”。由此,我們應該根據此處@的具體含義,將其讀作at的讀音——“艾特”。?
3、“小老鼠”。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