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網通設立的鏡像是中國的第三個鏡像。”CNNIC(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相關人員告訴《財經時報》,具體可能是“J根鏡像”(序號排在J位置的根鏡像)。這意味著,今後更多中國網民訪問.com及.net網站時,域名解析將不再由設置在境外的域名服務器提供服務。
此前有消息說,12月20日,網通集團已與美國Verisign公司簽字,正式開通互聯網根域名中國鏡像服務器。隨後輿論嘩然,其中“中國網絡安全”與“網絡訪問速度”成為議論的中心。
“這有利於保障中國互聯網安全。”北京時代計世資訊公司首席分析師程天宇對《財經時報》表示。這也是業內的普遍看法。
據悉,以前中國網民訪問.com .net網站時,域名解析是由設置在境外的域名服務器提供服務。去年7月1日,美國商務部還曾宣布,將堅持保留對互聯網域名根服務器(rootserver)的監控權。控制了域名解析的根服務器,也就相當於控制了所有域名及其對應的網站。
“開通根域名中國鏡像服務器,可以大大提高訪問速度,”國內知名的域名註冊機構中國萬網市場部經理劉寧波表示,“同時,頂級域名完全被美國控制很不安全。”
網絡安全隱憂
眾所周知,域名是網站的第壹個關鍵。業內資深人士沈陽告訴《財經時報》,頂級域名包括兩大類:通用頂級域名(gTLD)與國家及地區代碼頂級域名(ccTLD)。前者如所熟知的.com、.net、.org等。後者如德國.DE、英國.UK、中國.CN等。
據悉,網民訪問壹個網站時,表面上輸入的域名,實際上會轉到IP地址。IP地址是網絡上標識站點的數字地址,為了簡單好記,就采用域名來代替。而實現由域名到IP的轉換過程,就是所謂的域名解析,這需要訪問域名服務器(DNS)來完成。域名解析是控制各網站的核心。
CNNIC相關人員介紹,目前互聯網全球***有13臺域名根服務器,編號為從A-M.這13個根服務器中,1個為主根服務器,其余12個為輔根服務器。有9個放置在美國(含主根服務器),2個放在歐洲,分別位於英國和瑞典,亞洲有1個位於日本。
互聯網始於美國,因此這些根服務器壹直由美國控制。專家介紹,美國可以通過控制根服務器,達到控制全球各種域名的目的,而且還可以對其他國家的網絡使用情況進行監控。
“事實上,中國早在2003年就擁有了第壹個根服務器的鏡像——F根鏡像,這是由國際互聯網協會和中國電信***同建立的。”CNNIC相關人員透露,“2005年9月,I根的管理機構‘瑞典國家互聯網交換中心’,在CNNIC設立了中國第二個根鏡像。”
開通根域名中國鏡像服務器,會使得本地或區域的DNS訪問流量就近得到處理,提高了網民訪問.com等網站的速度。
“但試圖通過此技術完全擺脫美國的網絡控制,還有壹定困難。”專家指出,鏡像僅是把壹個服務器上的文件復制到另外的服務器,根域名的最終控制權還被美國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