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為什麽要到農村去鍛煉?有人說要先當“村民”再做“村官”,為什麽?
選聘大學生到村任職是當前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現實需要,是從農村基層壹線培養黨政領導幹部的重要舉措。2008年,通過全椒縣首批選聘8名大學生分赴全縣8個村任職,在半年時間裏,他們完成了由“學生”到“農民”的轉變,和對農村工作從不知到積極參與的轉變,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專業特長,為新農村建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我認為大學生要做好農村工作,有以下的看法: 壹是要端正思想,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從城市到農村巨大的反差,需要大學生村官們端正自己的思想,堅定帶領群眾致富信念和報負,在農村努力施展自己的才能,紮紮實實地幹壹番事業。要提高思想政治素質,既深入學習黨在農村的方針政策,又重視黨的理論知識的學習;胸懷大局,服從領導,自覺維護班子團結;相信群眾,依靠群眾,服務群眾,牢固樹立群眾觀點;艱苦樸素,廉潔自律,始終以壹腔熱情從事農村工作。 二是要擺正位置,先當“村民”後當“村官”。李源潮部長給大學生村官回信中希望:先當“村民”後當“村官”。大學生進入村兩委工作,不要有“官”的思想,要有“仆”的意識。要低姿態進入工作,與村民融洽相處,要把自己作為農民的壹分子,虛心向農民學習,與農民交朋友,先當“村民”後當“村官”。 三是要理清工作思路,找準自己發揮作用的切入點。農村情況很復雜,千頭萬緒,千變萬化,要認真學習黨的農村政策,盡快熟悉農村情況,結合自己的知識結構專業特長,從最受農民歡迎的具體事情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找準發揮作用的切入點。利用自己的知識、視角,為村主要幹部出謀劃策,做好“參謀員”;借助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平臺,給群眾做好涉農信息發布以及生產技術支持,做好“播放員”;憑借自己文字功底和掌握的農村生活的第壹手資料,寫作調研文章,做好“調研員”。最後 相信 展望 努力後新農村大有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