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三國誌·諸葛亮傳》原文及翻譯

《三國誌·諸葛亮傳》原文及翻譯

原文:

諸葛亮字孔明,瑯邪陽都人也。漢司隸校尉諸葛豐後也。父圭, 字君貢,漢末為太山都丞。亮早孤,從父玄為袁術所署豫章太守,玄將亮及亮弟均之官。會漢朝更選朱皓代玄。玄素與荊州牧劉表有舊,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 ,謂為信然。

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 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日:"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而智術短淺,遂用猖獗,至於今日 。然誌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 、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裏,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壹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 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先主曰:"善!"於是與亮情好日密。關羽、張飛等不悅,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復言。"羽、飛乃止。

譯文:

諸葛亮,字叫做孔明,他是瑯邪郡陽都縣人;漢元帝司隸校尉諸葛豐的後代.父親是諸葛圭,字叫做君貢,在漢朝末年擔任過太山郡的郡丞。諸葛亮小時候父親就過世了;叔父諸葛玄被袁術推薦去擔任豫章太守,諸葛玄就帶著諸葛亮及亮的弟弟諸葛均前去上任.正好遇到漢朝改選朱皓代替諸葛玄,諸葛玄平常和荊州太守劉表有交情,就前去投靠他.諸葛玄過世以後,諸葛亮親自在田地裏耕種,平常喜歡唱著《梁父吟》的曲調.亮身高八尺。

每每把自己比喻成管仲,樂毅,當時沒人相信.只有博陵的崔州平,穎州的徐庶和諸葛亮交情不錯,認為他真的具有管仲,樂毅般的才華.。當時劉備駐軍在新野,徐庶前去晉見劉備,劉備很看重徐庶.徐庶對劉備說:"諸葛孔明這個人,就像壹條潛臥的龍啊,將軍您是否願意看看他呢 "劉備說:"妳請他壹塊兒來吧!"徐庶說:"這個人妳只可以去親近他,不能夠強迫他來看妳的,將軍您應該委曲委曲,大駕前去看他的."因此劉備就前去看諸葛亮,前後往返三次。

終於才見到面,劉備把人支開,和諸葛亮商量說:"現今漢朝傾倒,奸臣偷得權利,天子蒙塵受難.我德行淺薄,不自量力,想要在普天之下伸張大義,可是智慧淺,德術差,於是使得小人猖狂不已,直到今天.然而我的誌向仍沒打消,您說我能出什麽策略呢 "諸葛亮回答說:" 自從董卓作亂以來,各地方的英雄豪傑同時興起,占據好幾個州郡的人,多得數不清.曹操比起袁紹,名氣小多了,人也少多了,然而曹操竟然能夠戰勝袁紹,地位轉弱為強,這不僅僅是時運而已,而且也是人為的謀劃造成的。

評價:諸葛亮擔任宰相,撫恤百姓,揭示法規,精簡官職,權事制宜,誠心待人,公正無私.凡是盡忠職守,有益時事的人,即使是仇人也必定會獎賞,凡是觸犯法令,懈怠,傲慢的人,即使是親人也必定會處罰.坦誠認罪,傳布真情的人,即使犯了重罪也必定會開釋,說話浮誇,巧辯文過的人,即使只是犯了輕罪也必定會殺戮。

無論多麽小的善行,沒有不獎賞的,無論多麽細的惡行,沒有不貶抑的。處理事務非常精明幹練,管理事情著重在它的根本,依照官名來要求他盡到實職,對於虛偽造假的人不予錄用.最後全國的百姓,大家都敬畏他,愛戴他;刑法政令雖然嚴厲,卻沒有人怨恨他,因為他用心公平而且勸戒明白。他真可以稱得上是明白治道的好人才,和管仲,蕭何是同壹類的人.然而他連年勞師動眾,都未能成功,大概臨機應變,作大將的策略,並非他所擅長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