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版權保護的對象:
1,文字作品。
2.口頭作品。
3.音樂、戲劇、民間藝術、舞蹈和雜技作品。
4.藝術和建築作品。
5.攝影作品。
6.用類似拍電影的方式創作的電影和作品。
7.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8.電腦軟件。1.藝術版權的期限是多少年?
1.公民身份的時限
保護期限為生前及死後50年,截止於死後第50年的65438+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到最後壹個死亡人死亡後第50年的65438+2月31。
2.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時限
保護期為50年,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50年的65438+2月31日;但是,如果作品在創作後50年內沒有發表,著作權法將不再保護。
3.特殊工程的工期
電影作品和以類似電影方法創作的作品的保護期為50年,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50年的65438+2月31日;但是,如果作品在創作後50年內沒有發表,著作權法將不再保護。
對於身份不明的作品,其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的保護期為作品首次發表後50年。這裏的“身份不明”是指作品以筆名、筆名、假名或者未署名發表,難以確定作品身份的情形。如果在50年內確定,其著作權的保護期按規定執行。
第二,版權保護的期限是多久?
著作權保護期是指著作權受法律保護的期限。在著作權期限內,作品受著作權法保護;當版權到期時,版權喪失,作品進入公有領域。這也是著作權作為知識產權具有時間性這壹法律特征的體現。版權保護期是版權制度的重要內容。壹方面,著作權法律制度要保護著作權人的人身權和財產權,特別是鼓勵作品的創作;另壹方面,要滿足大眾的精神需求。因此,從法律上直接規定著作權的保護期,平衡兩方面的要求是非常必要的,這也是著作權制度建立的出發點。
法律依據三。相關法律依據
版權保護的期限壹般由各國根據自己的經濟文化發展情況決定。從版權立法的歷史來看,早期版權立法的保護期通常較短,20世紀以後的保護期較長;發展中國家保護期短,發達國家保護期長;壹般文學、藝術、科學作品保護期較長,攝影、實用藝術作品、音像作品、電影作品保護期較短。根據《伯爾尼公約》第7條,各公約成員國對壹般作品的產權保護期為其生前及死後50年;電影作品的保護期為作品公開發表後50年或者作品完成後50年;攝影作品和實用藝術品的保護期不得少於作品完成後25年。歐盟成員國版權法和美國版權法規定的版權保護期,現在是生前死後70年。由於作品的人身權和財產權性質不同,著作權法和國際公約對作品人身權保護期限的規定也不盡相同。壹般來說,大多數大陸法系國家強調人身權的保護,從而規定人身權的保護期限是無限的、永久的;英美法系國家和少數大陸法系國家規定對作品人身權的保護也是有限制的,或者延長到死亡後壹段時間或者與著作權財產權的保護期相同。
我國著作權法分別規定了作品人身權和財產權的保護期限。根據《著作權法》第20條,署名權、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不受限制。也就是這三項權利受到法律的永久保護。由於發表權與作品財產權的行使密切相關,著作權法對此做了單獨規定。根據《著作權法》第21條規定,發表權的保護期限與著作權中財產權的保護期限相同,為生命和死亡後50年。
各行各業的從業者越來越意識到對自己作品的保護,這是壹個非常好的社會現象,藝術行業也是如此。藝術版權的期限是在生前和死後50年內。保護期結束後,該藝術著作權自動失效,在其他領域的使用不再構成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