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前兩季度,醫藥行業主營收入8094億元,同比增長19.1%;利潤總額865,438+0.07億元,同比增長65,438+07.7%,銷售利潤率65,438+00%。宏觀數據顯示,生產方面,醫藥行業增加值超過全行業平均增速:壹季度醫藥行業增加值增長16.6%,超過全行業5個百分點,二季度增長14.3%,超過全行業4個百分點;效益方面,各行業利潤同比增長-2.2%,醫藥行業同比增長近20%。今年壹季度醫藥行業銷售利潤率為9.6%,二季度為10%,分別高出全國工業平均水平4.3個百分點和4.6個百分點。2065,438+02年6-7月,醫藥制造業整體銷售收入增長65,438+09.08%,利潤總額增長65,438+07.76。利潤方面,雖然行業增速較2011同期有所放緩,但利潤總額月度增速自2012以來持續增長,趨勢良好。
目前中國醫藥行業“十二五”規劃的核心思路也是“產業轉型和技術升級”,與“十壹五”規劃有本質區別。產品標準要升級,更安全有效,質量保證體系要完善,這將大大提高我國醫藥工業的生產水平。在中國醫藥產業集群中,恒瑞、先聲、綠葉、天士力、康源、東陽光、復星、石爻、齊魯、陳欣等壹批企業堅持自主創新,在市場競爭中取得了顯著成績。國家基礎創新也極大地推動了產業創新升級。近年來,中國啟動了新藥創制的重大科技項目,為行業帶來了無限動力。通過規劃引導和政策支持,醫藥行業“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不斷完善,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新產品新技術開發成效顯著。其中,鹽酸安妥沙星、重組幽門螺桿菌疫苗等創新藥獲批上市;大規模細胞培養等技術已應用於基因工程藥物的生產;重組人腫瘤壞死因子受體抗體融合蛋白等單克隆抗體產業化;生物合成法部分替代化學法,已成功應用於阿莫西林、頭孢氨芐等產品的生產。吡格列酮、氯吡格雷等壹批仿制藥新品種迅速形成市場規模;超微粉碎、超臨界萃取等先進技術在中藥生產中推廣應用;壹批原料藥品種生產技術水平明顯提高,生產成本不斷下降。
“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形成1-3家年銷售額超千億的全國性大型醫藥商業集團,20家年銷售額超百億的區域性醫藥流通企業;醫藥批發百強企業年銷售額占醫藥批發總額的85%以上,醫藥零售連鎖百強企業年銷售額占醫藥零售總額的60%以上;連鎖藥店在所有零售門店中的占比提高到2/3以上。縣以下基層流通網絡更加健全。骨幹企業綜合實力接近國際流通企業先進水平,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20%,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6%,達到2015。銷售收入超過500億元的企業超過5家,銷售收入超過6543.8+000億元的企業超過6543.8+000家,其中銷售收入占比前6543.8+000家。
本研究報告由中國研究院普華咨詢公司撰寫。基於大量細致的市場調研,主要依靠國家統計局、國家發改委、國家工商總局、衛生局、國家商業信息中心、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中國醫藥工業協會、中國行業研究網以及國內外各種相關報刊雜誌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首先介紹了醫藥的定義和分類,然後分析了醫藥行業的發展現狀,進而對醫藥行業進行了深入研究。然後闡述了醫藥行業的競爭格局,分析了重點企業的經營狀況,最後分析了醫藥行業的發展前景和趨勢。同時,中國研究院普華對醫藥行業進行全面的投資分析。本報告是醫藥生產、經營、科研企業及相關研究單位有價值的投資決策參考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