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為什麽說朗逸是神車

為什麽說朗逸是神車

2015年,中國汽車市場銷量接近2500萬輛,其中有3款汽車在各自領域“孤獨求敗”,分別是“國民小面”五菱宏光、“SUV巨無霸”哈弗H6以及“神車”朗逸。最特別的就是“神車”朗逸了,它壹邊承受著“德原朗”等種種罵名,壹邊“悶聲發大財”將所有轎車甩在身後。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神車”朗逸的功與過。

1、承受種種罵名

●出身之殤:德原朗

“德原朗”是壹個專門為朗逸造的詞語“德國原裝進口朗逸”的簡稱。朗逸真的是進口的?當然不是,這只是用來“諷刺”朗逸的。事實上,朗逸雖然掛著VW的大眾車標,但完全是由上海大眾自主設計和研發的,誇張點說就是壹輛“自主車”。由於很多不明真相的消費者真的以為這是壹輛擁有德國設計和品質的德系車,所以被諷刺為“德原朗”也就不足為奇了。

●平臺之痛:老舊的PQ34

在之前的每日壹課文章中,我們專門講解了汽車平臺那些事兒。朗逸使用的大眾PO34平臺誕生於1997年,即將二十“高齡”了。除了朗逸和寶來,其他大眾緊湊型車使用的都是其兒子輩的PQ35以及孫子輩的MQB平臺了。使用如此老舊的平臺,難免會給人留下“騙錢”的印象。

●價格之高:老臘肉跟小鮮肉價格壹樣高

作為壹輛使用20歲高齡平臺和推出近十年的“老臘肉”,朗逸的研發成本早就被分攤的差不多了,但它的價格可是很“堅挺”的。10.99-15.99萬的定價和其他品牌當家緊湊級車相當,並且比多代同堂的“老幾位”豐田花冠、現代悅動、經典福克斯價格要高出壹籌。不過,這是大眾的“通病”,使用新平臺的速騰、淩渡也要比主流緊湊型車要貴上壹些,“VW車標值幾萬”的調侃也不是空穴來風。

2、賣得好的原因

●中庸之道:沒有“致命”的短板

木桶效應,在中國的汽車市場體現得非常明顯,或者說在朗逸身上得以完美體現。看看朗逸的對手們,都有壹兩個讓人“張口就來”的產品缺點:日系車,中低配缺少ESP;法系車,自動擋不好開;福克斯,空間太小;新英朗,簡配嚴重……再回頭看看朗逸,從產品力上講,雖然沒什麽亮點,但也很難找出明顯的缺點,這也是壹個正面的“口碑”。“朗逸這車怎麽樣?”“還行,除了老點,別的沒啥大問題。”“行,那就買它了。”

●面子之選:請叫我“小帕薩特”

上海大眾真的是很了解消費者的心理,大眾車本來就傻傻分不清楚,再“用點心”把朗逸設計的真挺像帕薩特的。10多萬的價錢,20多萬的“享受”,超值!此外,“VW”車標也給朗逸增色不少。消費者想買“有面子”的德系車,速騰淩渡太貴,捷達桑塔納“太low”,高爾夫是兩廂車,就剩寶來和朗逸了。至於為什麽選朗逸不選寶來,就看下壹條了。

●因地制宜:充分迎合國人喜好

壹提到南北大眾,很多人都

會有這樣的印象:壹汽-大眾更“原汁原味”,上汽大眾更“接地氣”。在寶來和朗逸身上,同樣體現著這壹點。外觀上,寶來更原創,也更運動;朗逸更“帕薩特”,更中庸,朗逸勝;空間上,雖然同樣是PQ34平臺,朗逸進壹步加長,所以在國人看重的縱向空間和後備廂空間略勝壹籌;乘坐感受上,寶來秉承德系壹貫的偏硬的座椅,而朗逸的座椅就軟的多,甚至有壹點日系的感覺,讓人喜歡……既有面子,又有裏子,這樣的朗逸,確實“適合”中國的消費者。

總結

什麽樣的車算是“國民車”?充分滿足大多數國民對於日常用車需求的車就是國民車。對於大部分消費者,朗逸的“槽點”都不算什麽:

中國特供車?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

平臺老?我又開不出來,不耽誤作為買菜車開

價格高?作為壹輛“大眾車”已經挺實惠了

當缺點不再是缺點,那麽看起來就很不錯了,大賣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最後,愛極客需要強調壹下,這篇文章既不是為朗逸“洗地”,也沒有“誰買朗逸誰SB”之意,只是單純的分析壹下這種現象。親,妳怎麽看?

END

“愛極客,我就問妳壹句話,妳會買朗逸嗎?”

“別鬧,哥可不想被同行們鄙視,畢竟以後還得在這個圈兒裏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