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今天明天的《今天明天》拍攝緣由

今天明天的《今天明天》拍攝緣由

《今天明天》(原名《唐家嶺》)

報道1:《唐家嶺》導演楊慧龍含淚拍“蟻族”

唐家嶺,被壹個曾經的“蟻族”導演拍成了電影。

為拍攝電影,導演楊惠龍不惜抵押房產,向銀行和朋友舉債。最終,電影不但通過了廣電總局的審批,拿到了“龍標”(公映許可證),並且還得到了法國導演呂克·貝松的賞識,電影的幕後制作階段正是在法國與呂克·貝松的團隊壹起完成。

壹位觀眾看完電影說,盡管唐家嶺的生活確如電影中那麽艱苦,但是大家都非常有激情。有觀眾寫下影評,“浮浮沈沈間明滅著,是這壹代人試圖與這個棲息之地發生關系的夢。”近日,電影《唐家嶺》的導演楊惠龍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草地周刊》:據說您曾經也是壹名“蟻族”?

楊惠龍:我是電影學院畢業的,學攝影。我壹直在努力做電影。畢業的時候,我的生活狀態是和電影裏面描述的壹模壹樣。

《草地周刊》:為什麽要拍攝這部電影?

楊惠龍:唐家嶺是我們年輕人在北京的“符號”。唐家嶺在我的靈魂裏已經深深打上了永遠抹不掉的烙印。我們完全用紀實的手法,努力再現壹個真實的唐家嶺的故事,喚起人們去關註這些無助,弱小,掙紮在繁榮都市裏的青年人。

《草地周刊》:聽說在拍攝過程中妳不止壹次的掉淚?

楊惠龍:有很多片段我都哭了,我是含著眼淚拍完的。拍攝的是自己的經歷,有壹段時間我過得特別窮,曾經想離開北京,有待不住的感覺。

《草地周刊》:電影裏,在主人公墻上有“馬雲像”,為什麽有這個設計?妳贊同現在年輕人對成功人士的追捧嗎?

楊惠龍:也有很多人建議我用喬布斯,我覺得馬雲更具代表性。他的經歷跟我們年輕人,包括北漂,蟻族是壹樣的。我贊同現在年輕人對成功的熱愛與追求,我也喜歡很多成功人士,許多導演。沒有人不向往成功,當然成功需要付出很多很多。

《草地周刊》:唐家嶺已拆遷,不過現在仍然有壹些大學生居住在附近,妳想對現在的“唐家嶺們”和北漂們說些什麽?

楊惠龍:希望他們都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包括我自己。我想傳達壹種精神,並不是說像電影裏那麽不容易,那麽辛苦,我覺得這些都“不算事”,只要努力就能有成功的機會。

《草地周刊》:現在有壹種說法,是說北京的競爭壓力較大,大學生很難在這座城市裏短時間內發光發熱。比如電影中的王旭,最終選擇離開,去了壹個玻璃瓶場打工。妳認不認為,中小城市其實更適合部分大學生的發展?

楊惠龍:不管是壹線還是二線城市都有發揮才能的機會。影片中設計王旭去工廠,壹是因為工作不好找,二是他想離開這個特別嘈雜的環境,想靜下來,然後再(回去)打拼。

當然,總的來說大城市機會還是多壹點,我就來自於湖北的三線城市,如果我拍電影,在當地壹點機會也沒有,如果我和別人提起來,他們會認為我在搞笑,認為我瘋了,要花兩百萬去拍電影。現在很多大學生寧願做“蟻族”,寧願北漂,總之肯定有自己的想法。

《草地周刊》:妳覺得北漂們在唐家嶺打拼的經歷對他們成長有沒有幫助?北漂們想成功,最需要的是什麽?

楊惠龍:我覺得對於“北漂們 ”來說,重要的是堅持下來。比如說當初我拍這個電影的時候,也有很多猶豫,也有很多拿不定主意,也有很多時候想放棄,但身邊的朋友為我打氣,支持,才有了現在電影的上映,重要的是不要氣餒。這部電影就為年輕人提供了壹個勵誌的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