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石梁的個人資料

石梁的個人資料

姓名:石梁

性別:男

綽號:大個子

出生日期:1967

老家:四川仁壽縣文公鎮高家公社2010 43歲的石梁老家是仁壽縣文公鎮高家公社。父母都是教師,石梁排行老四,五個兄弟姐妹從未上過大學。雖然石梁高中成績不好,但他有上大學的強烈願望,他下定決心,壹定要抓住機會,考上大學,為家人實現大學夢。

1983,石良文宮中學報名參加高考,但初審失敗。不甘心的他跑到簡陽復讀高壹。讀了壹年,參加高考,還是沒考上。

1985年,石梁去內江等地復習,也報名參加了當年的高考。可惜我還是沒有被錄取。連續三次考試不及格後,石梁有點沮喪。他知道他失敗的原因是他不實際。復習的時候還想著玩,沒有完全理解知識。總結了失敗的原因後,石梁打算再來壹次。

1986年,在父母的勸說下,石梁來到樂山軋輥廠技術學校學習。當他發現自己畢業後從事的是技術員工作時,他離開了學校,無怨無悔地走上了繼續高考的道路。父母的反對無濟於事,他的決心始終沒有克服。在石梁看來,上這樣的學校不是他的目標。

其實,石梁放不下高考有兩個原因。第壹,在他心目中,大學是壹個非常神聖的地方。他想在大學裏學習,想在大學裏好好學習。第二,他高中畢業後就沒工作過。那時候,考上大學是解決就業問題的最好辦法。石梁想通過高考改變命運,證明自己的價值。

正因為如此,高考落榜的石梁在內江、樂山和成都打零工。他修理過機器,砍過木頭,買賣過電視。但唯壹不變的是邊工作邊復習。每年1月準時到當地招辦報名考試。可惜我五年都沒考過。

1991年,石梁通過考試成為內江壹家木材公司的正式工人。今年年底,24歲的石梁結婚了。他家人以為他有工作了,又結婚了,就不會把精力放在高考上,而是會安下心來工作。出乎意料的是,石梁仍然無法放棄他的大學夢。他已經工作了,還要報名高考。當時工作後的社工參加高考,要求單位出具相關證明。起初,木材公司不同意,石梁找到負責木材公司的林業局,磨了幾天。林業局領導被石梁的堅持感動了,破例證明了這壹點。結果那年石梁還是沒考上,10分才上線。

1992,石梁因為年齡限制和婚姻問題沒能參加高考。不能參加普通高考,石梁將參加成人高考。這壹次,石梁順利通過考試,被南京林業大學成人教育學院錄取。當親友們為石梁終於實現了他的大學夢而高興時,石梁並不高興。他沒有去上學,說這不是他理想的大學。石梁對大學的定義與其他人不同。他認為通過普通高考的重點大學才是真正的大學,成人高考錄取的大學不算。

正當石梁認為他的大學夢已經結束,他可以安心工作的時候,1993,石梁的木材公司倒閉了。他只工作了兩年就成了下崗工人。

石梁生性開朗,並不沮喪,也沒有時間悲觀。當時他已經有了壹個兒子,才壹歲多。“我總要給1歲的娃娃找頓飯吃。”為了謀生,石梁先是在內江做服裝生意,後來在華陽橡膠廠從事推銷工作。上世紀90年代中期,看到建材市場前景看好,石梁借了幾萬元開始做建材生意。

與高考這條路相比,石梁的生意要順利得多。僅僅壹年,石梁就賺了數百萬元。1998年,他還在雙流縣白家鎮辦起了建材廠,妻子劉群在富森梅家開起了門,生意越做越紅火。

按理說,高考應該離石梁越來越遠。但在2001,教育部發布消息,取消高考報名年齡限制。

石梁平靜的心再次激起漣漪。“既然事業上了軌道,我就可以花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了。”他重新燃起了上大學的念頭。

當他的妻子劉群得知石梁將再次參加高考時,起初,她以為石梁是在開玩笑。她不知道石梁是認真的,直到她看到他從書店買有關高考的信息,只要有時間就看書。劉群不明白這壹點。她問石梁,“妳生意不好,為什麽這麽大年紀還參加高考?妳什麽都沒做!退壹步說,就算妳考上了大學,又能怎麽樣?”

石梁不想讓妻子擔心,說他讀書時絕不會耽誤做生意,只是下班後復習。本來劉群是想反對的,但是看了石梁的書評之後,整個人都變了很多。石梁以前有空的時候喜歡叫上朋友打牌賭博。自從準備高考以來,石梁已經不打牌和賭博了。“讀書比打牌好。”想到這壹點,劉群也不反對石梁的做法。

2002年,石梁報名參加了當年的高考。走進考場,石梁在眾多考生中脫穎而出:黝黑的皮膚、眼角的魚尾紋、黑白相間的胡須,成為他區別於其他高考生的特殊“符號”。壹開始學校老師以為他是家長,對他大喊“家長不要進!””石梁急忙拿出準考證,說是考生。老師看了很久,反復比較了外觀,才允許石梁進去。

十年後走進考場,石梁心裏有壹種說不出的感覺。對他來說,考場太靜,考試時間太長。他已經有將近十年沒有這麽安靜地坐下來了,壹坐就是兩個小時。考場上的桌椅對個子高的石梁來說太小了。他花了很長時間才適應。

拿到試卷後,我看著旁邊的年輕人不停地寫著,但石梁手裏的筆沒有用。原來,盡管石梁買書復習,但他很少寫練習。長時間不寫,讓他的回答速度非常慢。到寫作文的時候,離交卷只剩15分鐘了。不得已,他只好匆匆寫點東西其他科目考試也是因為答題速度太慢,壹大半題沒寫完。

很快,高考成績出來了,語文92分。石梁知道作文拖了他的後腿。綜合考試他只考了160分,但他只做了170分,正確率很高。幾科加起來370多分。看到這個分數,石梁有了信心:“這麽久沒考,能拿到這個分數已經不錯了。明年全面復習後再來考,說不定就考上了。”

於是,2003年,石梁報名參加了高考。但體檢結束後,石梁準備去考場時突然病倒了。他不得已放棄了高考。

在隨後的幾年裏,由於工作繁忙,石梁只在2006年參加了高考。這次考試比2002年多了20多分。

2010年,43歲的石梁再次參加高考,準備考四川大學數學系。這是他第14次參加高考,石梁並不緊張。6月7日早上,他吃了雞蛋,喝了牛奶,連胡子都沒刮,拿了文具袋準備離開。這個時候,我上大二的兒子還在睡覺,他老婆給他四個字:再接再厲。石梁告訴妻子:“這次復習最認真,爭取全!”

充滿自信的石梁沒有笑到最後。高考最後壹場考完,壹走出考場,石梁就給自己判了“死刑”——“數學還有幾十道題沒做。綜合管理100分以上我都沒做過,所以我做不到!英語50分的事我沒做……”結果壹出來,石梁只考了337分,這超出了他的預料。“考完就知道沒希望了,沒想到是337分!比上次還低!”石梁嘆了口氣。

這是他14高考失利。雖然經歷了第14次失敗,但梁世考對大學的信念依然不可動搖。“沒有珠穆朗瑪峰那麽高不可攀,明年還會繼續(2011)!”他的妻子劉群也壹如既往地支持他。

2010雙流的工廠因為搬遷關閉後,石梁有了更多的時間。他決定改變學習方式,全心全意投入第十五次高考。在朋友的介紹下,石梁參加了壹個培訓中心的輔導,重點是英語、數學和科學。“聽老師的話比閉門造車還快。”石梁說。

輔導結束後,石梁喜歡在茶館裏復習。在家裏,他看不到書,茶館裏的人更輕松,看累了可以找熟人聊聊天。經常去的成都交大路附近的很多茶館老板都很喜歡他。他們沒有稱他為“候選人梁”,而是稱他為“梁教授”。每天早上8點,石梁都會準時出現在茶館裏,窩在壹個小角落裏復習。

與之前的閱讀相比,有著豐富社會經驗的石梁對書本知識的理解要透徹得多。然而,石梁有壹個壞習慣。他只看書,從不做題。他非常依賴參考答案,從不看沒有參考答案的書。這使得石梁上了考場後做題非常慢,有時候腦子裏有想法只是用筆表達不出來,這也是影響成績的重要原因之壹。

盡管石梁壹直堅持要上大學,但他從未想過上大學後要做什麽。有時候他會去四川大學看看,他心目中的好大學。看著身邊年輕氣盛的大學生,他覺得自己年輕了很多,更加堅定了上大學的信念。

看著石梁14次高考失利,越來越沮喪,繼續準備高考。朋友知道後,把他當成了現代的金範,取笑他說:“妳壹定要壹巴掌把妳公公打醒嗎?”甚至有朋友打賭,如果石梁三年內考上大學,將獎勵他5萬元作為學習費用。事實上,他在打賭石梁不會被大學錄取。每當這種情況發生時,石梁總是說:“妳不明白!”

我的妹夫瑞安以前也不理解石梁的行為,但他理解了。他說:“石梁的高考就像別人打麻將壹樣,就是把高考當成自己生活的壹部分。”他不會像很多高考生壹樣因為考不上而痛苦。更多的人被石梁的精神所感動:“在成都這樣壹個休閑的城市,有這樣執著的人。”石梁的員工和壹些茶館老板都成了他的粉絲,被稱為“梁粉”。

有人將石梁與在湖南參加13高考的曹湘凡相提並論。石梁認為自己比不上曹襄樊。從他考上開始,就不存在為了名而工作這種事。因為他已經有了壹份不錯的職業,他參加高考不是為了找壹份好工作,也不是為了拿壹張畢業證,只是單純的想實現壹個大學夢。石梁也不同意曹湘凡為了高考而影響家庭生活的做法。他認為人們應該學會在社會中承擔責任。多年來,石梁利用業余時間復習並參加高考。他平時該工作的時候工作,該照顧家庭的時候照顧家庭。

連續14次參加高考的石梁也引起了媒體的關註。京滬的媒體邀請他做節目,這讓石梁的壓力倍增。石梁說,在他回顧之前,他很隨意。他想什麽時候看書就什麽時候看書,想復習就去哪裏復習。“現在不同了。我在媒體面前說過,我壹定要考上2011的大學,考不上就難看了,所以我現在要抓緊時間復習。”

石梁的兒子是華陽中學高三學生,也將在2011參加高考。過去,石梁也指導他的兒子學習,他的兒子不太聽石梁的指導。“我兒子很叛逆。他不讓我參加高考,也不讓我問他學習的情況。”石梁說,他尊重兒子的選擇,通常是父子二人自己審視自己。他打算2011和兒子打壹場,看誰考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