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怎樣才能不痛苦的活著。”
“我覺得自己快要死了,沒人能夠理解我,只說我是裝的。”
“給我壹個活下去的理由,不要再說我是裝的了。”
以上這些都是來自抑郁癥患者的內心獨白。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顯示,全球每年超過80萬人抑郁癥患者自殺,秒針每走過40下,就有壹個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了這樣壹個問題:
“壹個平時看起來很正常的人,說自己之前查出來有抑郁癥,大家都懷疑他是不是裝的?”
類似於這樣的問題,想必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困惑。
比如,朋友突然說自己有抑郁癥,我們的第壹反應大多都是感到震驚,然後回想起Ta過往的種種行為,可能也很難發現有絲毫的不妥。
於是,便會開始懷疑:是不是弄錯了,是不是故意裝的,為了獲得別人的重視?為了讓大家多關心?
但是,抑郁癥真的可以裝出來的嗎?
我們又怎麽分辨出真正患有抑郁的患者呢?
今天就跟西安腦康心理康復醫院壹起來詳細地了解下。
0 1
抑郁癥確實可以“裝”出來
先說結論,抑郁癥確實是可以裝出來的。 如果壹個人有意扮演抑郁癥患者,是完全可能被醫生確診的。
有人會覺得:
“Ta裝得再像可騙不過機器啊,通過腦掃描不就行了?有研究都說了,有精神疾病的人大腦有陰影異常。“
與抑郁癥有關的腦區域是在前額葉皮層、前扣帶回皮層、海馬區和杏仁核。
即便我們找全世界最好的大腦掃描成像技術檢查,實則也不太靠譜。
雖然有證據顯示,有的抑郁癥患者的大腦確實會有異常,但這並不代表所有抑郁癥患者的大腦都有異常。
而且,大腦有異常的患者也不壹定都會患有抑郁癥。
也就是說,檢測出大腦異常不必然等於抑郁癥,抑郁癥也不必然等於大腦會有異常。
因此,無論是想證明自己“有病”或者是“沒病”,往往都需要依靠醫生的主觀判斷。
當然,這也不是說壹點被識破的可能性都沒有。
如果我們能清晰地掌握抑郁癥的診斷標準,並且每天都和患者在壹起,就會有很高的概率能識破對方。
0 2
就算是“假抑郁癥”,也可能有“真抑郁狀態”
要註意的是,作為非專業人士,絕對不要輕易地給他人或是自己做出判斷。
即便是妳也同為抑郁癥患者,對關於抑郁癥的知識爛熟於心,我們也不建議大家輕易地判斷他人是“裝抑郁”,還是“真抑郁”。
在當下,有越來越多的人會武斷地判斷別人是在“裝抑郁癥”,因為覺得Ta們看起來也沒有不太正常,而且還能正常生活、工作。
“網抑雲”的出現,也讓很多人覺得:哪有那麽多抑郁癥患者,大多都是跟風而已。
確實,抑郁癥人群數量在網絡上增長得有些迅猛,但這並不意味著大家都是在“裝抑郁”。
真實的原因是:我們很難區分出“抑郁狀態”和“抑郁癥”。
抑郁癥和抑郁狀態,都可能會有情緒低落,欲望減退、想哭等表現,甚至都會有想死的想法和沖動。
幾乎我們每個人在壹生之中,都曾會有過的情緒低落、傷心的時刻,假如壹時的出現想死,做什麽都沒有興趣,這種情況實屬正常。
這代表妳可能正處於抑郁狀態,而抑郁狀態引起的原因可能是工作、學習、感情受挫等等。
0 3
該如何區分抑郁癥和抑郁狀態
抑郁癥和抑郁狀態的區別有很多。
首先是時間上的區別,抑郁癥往往要保持抑郁狀態至少2周且幾乎每天都是如此。
其次,抑郁癥真的會讓妳全方面功能(學習能力、工作能力、交流能力、甚至思考能力)受挫。
最後,
抑郁癥還可能會讓人暴飲暴食或者幹脆什麽都不吃且不餓,體重在短期內會有明顯的變化。
而睡眠方面,要麽是失眠,要麽是貪睡不醒,睡眠質量也會受到各種影響而變得越來越差。
PS: 抑郁狀態往往只是有以上的感覺和想法,社會功能輕輕受到影響或沒什麽影響。
不過,抑郁狀態和抑郁癥往往是壹線之隔,壹邊是正常人都會有的抑郁狀態。但倘若持續保持這種狀態越過了這條線,很可能就會發展成抑郁癥了。
0 4
我們應該怎麽辦?
1、不管是哪種情況,當我們感覺自己患有抑郁癥時,就要積極求助,遵從醫生的診斷和治療,努力改善。
2、當身邊的朋友患有抑郁癥時,我們也不要過分懷疑,即便做不到主動幫助,也不要為對方增加心理負擔。
西安腦康心理康復醫院溫馨提醒:抑郁的出現往往是在提醒我們需要好好休息,審視自己的心理狀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