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詩經 衛風 氓》的全文。

《詩經 衛風 氓》的全文。

全文如下: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於頓丘。

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乘彼垝垣,以望復關。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

爾蔔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於嗟鳩兮!無食桑葚。於嗟女兮!無與士耽。

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淇水湯湯,漸車帷裳。

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於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淇則有岸,隰則有泮。

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譯文:

憨厚農家小夥子,懷抱布匹來換絲。其實不是真換絲,找個機會談婚事。送郎送過淇水西,到了頓丘情依依。不是我願誤佳期,妳無媒人失禮儀。望郎休要發脾氣,秋天到了來迎娶。

爬上那垛破土墻,遙向復關凝神望。復關遠在雲霧中,不見情郎淚千行。情郎即從復關來,又說又笑喜洋洋。妳去蔔卦求神仙,沒有兇兆心歡暢。趕著妳的車子來,為我搬運好嫁妝。

桑樹葉子未落時,綴滿枝頭綠萋萋。噓噓那些斑鳩兒,別把桑葚吃嘴裏。哎呀年輕姑娘們,別對男人情依依。男人若是戀上妳,要丟便丟太容易。女人若是戀男子,要想解脫難掙離。

桑樹葉子落下了,枯黃憔悴任飄搖。自從嫁到妳家來,三年窮苦受煎熬。淇水茫茫送我歸,水濺車帷濕又潮。我做妻子沒差錯,是妳男人太奸刁。反覆無常沒準則,變心缺德耍花招。

婚後多年守婦道,繁重家務不辭勞。起早睡晚不嫌苦,忙裏忙外非壹朝。誰知家業已成後,漸漸對我施兇暴。兄弟不知我處境,個個見我哈哈笑。靜下心來細細想,獨自傷神淚暗拋。

當年發誓偕白頭,如今未老心先憂。淇水滔滔終有岸,沼澤雖寬有盡頭。回想少時多歡樂,談笑之間露溫柔。海誓山盟猶在耳,哪料反目競成仇。莫再回想背盟事,既已終結便罷休!

《國風·衛風·氓》是中國古代第壹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壹首詩。

這是壹首棄婦自訴婚姻悲劇的長詩。詩中的女主人公以無比沈痛的口氣,回憶了戀愛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後被丈夫虐待和遺棄的痛苦。全詩六章,每章十句。第壹章,追敘自己由初戀而定的婚;第二章,敘述自己陷入情網,沖破了媒妁之言的桎梏而與氓結婚。

第三章,她對壹群年青貌美的天真少女,現身說法地規勸她們不要沈醉於愛情,並指出男女不平等的現象;第四章,對氓的負心表示怨恨,她指出,這不是女人的差錯,而是氓的反復無常;第五章,接著追敘她婚後的操勞、被虐和兄弟的譏笑而自傷不幸。

第六章,敘述幼年彼此的友愛和今日的乖離,斥責氓的虛偽和欺騙,堅決表示和氓在感情上壹刀兩斷。此詩通過棄婦的自述,表達了她悔恨的心情與決絕的態度,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會婦女在戀愛婚姻問題上倍受壓迫和摧殘的情況。

擴展資料

這是壹首敘事詩。作者用第壹人稱“我”來敘事,采用回憶追述和對比手法。詩歌講述的是少女為壹青年男子所追求,終於結成了夫妻,盡管她甘貧操勞,多年如壹日,然而色衰愛弛最後仍被丈夫休棄歸家的故事。

整首詩按故事情節發展可分為“戀愛”(第壹、二章)、“婚變”(第三、四、五章)、“決絕”(第六章)三個階段。

第壹、二章追述戀愛時的生活。當年他來求婚的時候,面帶敦厚,還玩了壹個可愛的小小的花招,表面上是抱著布匹來換絲,其實是找“我”商量婚事來的,可是來得匆忙,連媒人都沒找好,“我”送他渡過淇水壹直到頓丘,約好秋天再結良緣。

此時的“我”是多麽纏綿而癡情啊!自此以後,“我”就深深地陷入了相思之中、“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充分表現出“我”的純真和熱情,而“以我賄遷”則表現出“我”的善良和樸實。

這時,愛情達到高潮,歡樂達到頂峰,但是,綜觀全詩,這也是女子不幸遭遇的起點。熱戀時的“我”有過太多的美好憧憬,有過太多的甜蜜苦樂。熱戀中男子的“怒”我“愆期”及玩弄的壹個小小花招,也為後面男子的變心設了壹個小小的伏筆。

第三、四、五章追述婚後的生活。婚後的“我”,忍受多年貧苦的生活,辛勤地操持家務,不分白天和黑夜,不分今日和明朝,自問“女行無偏斜”,只因容貌日漸衰老,便“仍譴歸家去”。氓,婚前婚後也形成鮮明的對比。

從“氓之蚩蚩”到私欲得到滿足的“至於暴矣”,乃至朝三暮四後的“士貳其行”,有力地表現了男子的暴戾不仁、忘恩負義的性格。“於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這種長歌當哭般的呼號,既是“我”從多年婚嫁生活中得出的慘痛教訓,也是全詩主旨之所在,充分顯示出“我”對壹去不復返的以往情愛的深重痛惜與對負心人的強烈憤慨。

第五章中的“兄弟不知,咥其笑矣”,是“我”被遣歸家時想象到回到家時的情景,期間包含著無盡的淒婉和哀怨。

本部分主要采用比興的手法。桑葉沃若與黃隕的對比,既暗示女主人公的容貌由青春而至衰老,更是兩人的愛情由盛而衰的象征,同是又隱喻“士”從“信誓旦旦”變為“士貳其行”。

本部分的“興”兼有“比”的特點,這比單純的“興”或“比”更富於藝術魅力。

第六章延續上文“靜言思之,躬自悼矣”的哀嘆,再次憶起年少時壹起愉快玩耍、盡情說笑的情景,往昔的海誓山盟還歷歷在目,誰料想竟已形同陌路,既然如此,又何必苦苦追思。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充分表現出“我”的清醒和剛烈,自悔而不自傷,決絕而不留戀,表現了中國古代勞動婦女被追求婚姻自主和幸福生活的強烈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