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現在更名為世界自然基金會)
創辦人: 朱利安·赫胥黎 愛德華·赫爾曼 Peter Scott 蓋伊·芒福德博士
類型: 公益信托
成立時間: 1961年9月11日
總部: 瑞士、格朗主要人物: 愛德華·赫爾曼 克勞迪·馬丁博士
基金會主席:伊米卡·安耀庫
服務範圍: 全球
目標: 環保
方法: 遊說、研究、提供解決方案
誌願者數目: 大約4,500人
口號: for a living planet
成立於1961年,總部設於瑞士。目前世界自然基金會通過由27個國家級會 員、21個項目辦公室及5個附屬會員組織組成的壹個全球性網絡在北美洲、歐洲、亞太地區及非洲開展工作。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是在全球享有盛譽的、最大的獨立性非政府環境保護機構之壹,在全世界擁有將近500萬支持者和壹個在90多個國家活躍著的網絡。
世界自然基金會是世界最大的、經驗最豐富的獨立性非政府環境保護機構。在全球擁有520萬支持者以及壹個在100多個國家活躍著的網絡。從1961年成立以來,世界自然基金會在6大洲的153個國家發起或完成了約12000個環保項目。目前世界自然基金會通過壹個由27個國家級會員、21個項目辦公室及5個附屬會員組織組成的全球性的網絡在北美洲、歐洲、亞太地區及非洲開展工作。 世界自然基金會在中國的工作始於1980年的大熊貓及其棲息地的保護,是第壹個受中國政府邀請來華開展保護工作的國際非政府組織。1996年,世界自然基金會正式成立北京辦事處,此後陸續在全國八個城市建立了辦公室。發展至今,***擁有80多名員工,項目領域也由大熊貓保護擴大到物種保護、淡水和海洋生態系統保護與可持續利用、森林保護與可持續經營、可持續發展教育、氣候變化與能源、野生物貿易、科學發展與國際政策等領域。 WWF的使命是遏止地球自然環境的惡化,創造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未來。
WWF致力於:
保護世界生物多樣性;
確保可再生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推動減少汙染和浪費性消費的行動。 世界自然基金會徽標主題是壹只大熊貓,其實這只可愛的大熊貓有真實原型,名字叫“姬姬”,是奧地利動物商海尼·德默於1958年以三只長頸鹿、兩只犀牛以及河馬、斑馬等,與北京動物園換得的壹只雌性大熊貓,後來生活在倫敦動物園。
世界自然基金會建立之時,適逢大熊貓“熙熙”來到英國的倫敦動物園訪問。世界自然基金會認識到壹個具有影響力的組織標誌可以克服所有語言上的障礙。於是他們壹致贊同將大熊貓的形象作為該組織的象征。從此,大熊貓便成為全球自然保護運動的壹個偶像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