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中國老區指哪些地方?

中國老區指哪些地方?

1.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革命根據地

土地革命戰爭前半期,革命根據地的創立、發展可分為兩個階段:(壹)從大革命失敗到第壹批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創立(1927年8月至1930年夏);(二)革命根據地在紅軍第三次反“圍剿”鬥爭和黨內反對“立三路線”的鬥爭中鞏固和發展(1930年夏至1931年秋)。

土地革命戰爭後半期,革命根據地的發展、演變可分為三個階段:(壹)從“九壹八”事變到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前(1931年9月至1934年冬);(二)紅軍長征時期;(三)從中央紅軍長征勝利到全國抗日戰爭爆發前。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中央革命根據地

·湘鄂西革命根據地

·鄂豫皖革命根據地

·閩浙贛革命根據地

·湘鄂贛革命根據地

·左右江革命根據地和滇黔桂邊遊擊區

·海陸豐和東江革命根據地

·瓊崖革命根據地

·湘贛革命根據地

·閩東、閩南、閩中革命根據地

·通海如泰革命根據地

·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

·川陜革命根據地

·鄂豫陜革命根據地

·西北革命根據地

·南方三年遊擊戰爭根據地

2.抗日戰爭時期的抗日根據地

抗日根據地都是在艱苦卓絕的抗日鬥爭中創建和發展起來的,並經歷了壹個曲折復雜的過程。1937年11月下旬至1938年10月下旬,是抗日根據地的初創階段。1938年10月下旬至1941年3月,是抗日根據地的發展階段。1941年4月至1942年底,是抗日根據地的退縮和堅持階段。1943年1月至1945年9月,是抗日根據地的恢復和擴大階段。

·陜甘寧抗日根據地

·晉察冀抗日根據地

·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

·晉綏抗日根據地

·山東抗日根據地

·蘇北抗日根據地

·蘇中抗日根據地

·蘇南抗日根據地

·淮北抗日根據地

·淮南抗日根據地

·皖江抗日根據地

·浙東抗日根據地

·廣東抗日根據地

·瓊崖抗日根據地

·鄂豫皖湘贛抗日根據地

·河南抗日根據地

·閩浙贛抗日遊擊區

·東北抗日遊擊區

3.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革命老區

根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1995年上報材料統計,全國有老區鄉鎮18995個,涉及1389個縣(市、區、旗),其中90%以上的鄉鎮為老區的縣(市、區、旗)有409個,50—89%的鄉鎮為老區的縣(市、區、旗)有486個,10—49%的鄉鎮為老區的縣(市、區、旗)有419個,9%以下的鄉鎮為老區的縣(市、區、旗)有75個。

·北京市革命老區

·天津老區:敵後抗日模範區

·河北老區:抗日戰爭敵後抗戰的主戰場

·山西老區:三大抗日根據地的起源地

·內蒙古老區:"全國抗戰之先聲"

·遼寧老區:堅強的抗日後方基地

·吉林老區:楊靖宇戰鬥的地方

·黑龍江老區:東北抗聯的主戰場

·上海老區:中國***產黨的誕生地

·江蘇老區:大江南北的中流砥柱

·浙江老區:南湖燃起星星之火

·安徽老區:華中敵後抗日的指揮中樞

·福建老區:殷紅的沃土

·江西老區:中國革命的搖籃

·山東老區:以壹個省區為主體的抗日根據地

·河南省老區概況

·湖北老區:中原抗戰的中流砥柱

·湖南老區: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

·廣東老區:敢為天下先

·海南老區:獨具特色的抗日根據地

·廣西老區:在百色起義的光輝指引下

·四川老區:人才輩出的地方

·貴州老區:遵義會議 光輝永存

·雲南老區:紅土高原在呼喚

·陜西省革命老區

·甘肅老區:與全國同行

·寧夏回族自治區老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