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20年後再看海清:才發現她的“野心”,她的愛情都被低估了

20年後再看海清:才發現她的“野心”,她的愛情都被低估了

01

1997年,黃磊26歲,彼時他還不是如今的“黃小廚”,而是剛剛成為北京電影學院97級班主任。

這壹天,黃磊剛進辦公室,就聽見身後有人喊:黃磊老師,妳班上有倆女生爬墻頭被逮著了,現在還騎在墻頭上呢!

聽到這話,黃磊立刻就跑出去,想看看到底是誰膽子這麽大!

圍觀的學生們見到黃磊過來後,立刻就“嚇蔫”了,畢竟當時的黃磊,在學生們眼裏, 可是出了名的“嚴師”。

果不其然,墻頭上的倆女生見黃磊過來,也是嚇得哆哆嗦嗦,其中壹個頓時就“嚇哭”了。

這個被“嚇哭”的女生,不是別人,正是20歲的海清。

如今25年過去了,曾經爬墻的20歲女生,已經成了家喻戶曉的“國民媳婦”。

45歲這年,海清憑借熱播劇《心居》,不僅再次證明了自己的實力演技,更證明了什麽才是真正的好演員。

原來,真正的好演員,從來不會被角色定型,哪怕她演了各種各樣的“媳婦”,但這壹次飾演的“馮曉琴”依舊讓人眼前壹亮。

2010年,海清說自己最大的願望是“不要紅”,2019年,海清卻陷入“職業危機”,甚至不惜當場“卑微”求工作。

到底海清經歷了什麽,讓她有了如此之大的轉變?

在分分合合的 娛樂 圈,海清的私生活向來低調,但不管是圈內還是圈外,卻都紛紛羨慕海清有壹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尤其有壹個堪稱是“學霸”的兒子。

到底,海清有何錦囊妙計,讓她能夠成功經營壹個幸福的家庭十多年?

今天就讓我們走進海清,來看看她的事業, 也看看她的愛情。

02

1977年,海清出生在江蘇南京壹個名門世家,奶奶為其取名“黃怡”,希望孫女能夠像藝術家秦怡壹樣,日後成為優秀的演員,後因進入 娛樂 圈,這才把“黃怡”改為藝名“海清”。

出生在這樣的名門望族,家裏人自然希望海清能夠“琴棋書畫,無所不精”,但偏偏小時候的海清,最喜歡的是跳舞。

為了學習跳舞,海清也沒少跟家裏人“鬥智鬥勇”,甚至在7歲那年,海清還偷偷從家裏拿出來戶口本,試圖報考北京舞蹈學院,後來因為年紀太小只能作罷。

雖然報考北京舞蹈學院不成功,但海清並沒有放棄,12歲她進入江蘇戲曲學院,17歲又成功進入江蘇歌舞團,很快就成為臺裏的“臺柱子”。

萬萬沒想到,就在堅持跳舞的第10年,海清卻說自己不想跳了。

用海清自己的話來說:跳著跳著我就發現,自己身體條件不是最好的,我還貪吃,慢慢就感覺越跳越沒勁了。

決定不再跳舞之後,海清便嘗試當演員,到底是在舞臺上長大的,20歲那年海清成功考入北京電影學院,成為黃磊帶班的第壹批學生。

但當時的海清,對於黃磊老師,第壹印象並不好。

在訪談裏,海清這樣說道:當時我們班同學最大的24歲,黃磊26歲就是研究生,還是我們班主任,當時我就想這個人到底行不行啊?要是他不行,那我壹年5800塊的學費可不就打水漂了。

幸運的是,黃磊這個老師,不僅行,而且也成為海清日後的貴人,壹直到現在,海清提起黃老師,依舊是無比感恩和尊敬。

同樣提起海清這個學生,黃磊也是記憶猶新,哪怕是當年海清幹過的“蠢事”,黃老師至今提起來依舊念念不忘。

在黃老師印象裏, 海清當初進班時挺瘦的, 誰能想到半年之後,她吃胖了,壹下子長到138斤。

對此,海清大方承認,她說自己當初憑借“好女不過百”的信念,踩著99斤體重的“紅線”進了北電,誰知道正好趕上軍訓,別人軍訓都是越訓越瘦,海清卻給“訓胖”了。

原來,當時軍訓夥食不太好,每天就是大饅頭。

海清本是壹個地地道道的南方姑娘,她對饅頭並不“感冒”,但看到大家都搶著吃,她也吃,不僅吃,她還蘸著鹵汁吃,就這樣吃著吃著,海清就胖了。

軍訓結束後,海清回了壹趟家,在車站接她的人是爸爸,好久不見家人,看到老爸身影後,海清大老遠就開始喊“爸爸,爸爸”,萬萬沒想到,老爸卻絲毫沒反應。

直到海清都站在老爸眼皮子底下了,爸爸這才認出了女兒,並且壹開口就是:我的天啊,妳怎麽胖成這樣了。

後來海清在訪談裏提起當年往事,依舊忍不住感慨,她說打那以後,她再也不敢那麽胖了。

除了胖,黃磊老師對海清的另壹個印象,就是“調皮搗蛋”。

表面上看,海清見了黃磊,就像是“老鼠見了貓”,但實際上,海清跟黃老師可沒少鬥智鬥勇。

當時每天早起,學生們都要壹起跑圈,練晨功,海清每次跑圈都是越跑越快,別人跑到壹半的時候,她和同學跑著跑著就不見人影了。

漸漸,有老師就覺得不對勁,於是就悄悄跟在海清後面,這才發現原來海清每次跑到半圈的時候,就去翻墻了。

多年以後,黃磊對海清“翻墻頭”這事,依舊是津津樂道,直言為海清翻墻這事沒少發脾氣,甚至還把海清訓哭過。

但誰也沒想到,就是這麽個調皮搗蛋的學生,日後竟然成了壹代實力派女演員。

因為,海清,調皮搗蛋是認真的,但對於演戲這回事,她也是認真的。

03

2001年,海清從北電畢業。

臨畢業那天,黃磊告訴海清壹句話:演藝事業如履薄冰,但又像過眼雲煙。

什麽意思呢?就是告訴海清,演員不是明星,紅也好,不紅也罷,妳都要老老實實演戲,別想走捷徑。

雖然,海清平日裏大大咧咧,但對於恩師這句話,她聽進去了,並且壹聽就是20年。

2002年,海清演了壹部戲,叫《玉觀音》,她在裏面飾演壹個配角叫“鐘寧”。

這部《玉觀音》,“火了”孫儷,“火了”佟大為,就是“沒火”海清,不過海清並不著急,她安慰自己,這才哪跟哪啊,自己以後當演員的路還長著呢。

2003年,海清壹連拍了3部戲,分別是《書香門第》,《梅花檔案》和《海棠依舊》,雖然這3部戲播出後,海清在觀眾眼裏勉強算是混了個“臉熟”,但卻讓她結識了很多大導演。

《書香門第》導演滕文驥,多年後談起海清,依舊對海清的開朗豁達念念不忘。

他說,當時出演《書香門第》的演員,有陳寶國,趙奎娥等壹批“視帝視後”,但海清在劇組卻不卑不亢,她虛心向前輩們學習,卻沒有失去自我。

甚至在初見導演時,海清就展示了自己大大咧咧的壹面。

當時,騰導問她以前有沒有演過話劇?海清回答說:演過,我演過《駱駝祥子》,導演再問:那妳是演祥子?海清卻自豪地回答:不是,我演的是駱駝。

看到大方坦蕩的海清,滕文驥導演當場就拍板,讓海清出演《書香門第》中的帶有反叛精神的顏鈺,因為這個角色,要的就是壹個敢說敢幹,反應機敏的姑娘。

靠著壹股子敢拼敢闖的勁頭,海清那幾年沒少做嘗試。

她演過諜戰劇,演過家庭劇,還演過 歷史 劇,角色從“女兒”,到“特務”,再到壹人“分飾兩角”,但就是沒火,或者說沒太火。

看到自己畢業幾年,依舊沒有混出個名堂,海清心裏也不急,她說,我始終記得黃老師壹句話,妳要當的是演員,不是明星,既然不當明星,妳管自己火不火幹什麽。

壹直到2006年,海清的機會終於來了。

這壹天,海清接到了黃磊老師的電話,電話裏黃磊老師問她,最近有沒有檔期?

海清壹聽這話,立刻回答:其他啥都沒有,就是有檔期。

此時的海清,已經到了快“混不下去”的邊緣,甚至經常借住在自己的女同學家裏,她已經很久沒遇到好劇本了。

所以,面對黃磊老師的邀約,海清非常感激。值得壹提的是,這個劇本不是其他,正是日後大火的《雙面膠》。

等了壹個月之後,海清覺得有點奇怪,因為黃磊老師自從那個電話之後就沒下文了,於是她又開始給黃磊打電話,這才知道原來人家制片方那邊有“想法”了。

黃磊老師告訴海清,如果妳真的想演這個《雙面膠》,就必須再等壹個月,如果妳不等了,那妳就徹底沒有任何機會。

後來海清才知道,黃磊老師壹直在為她爭取機會,希望能夠說服導演和制片方,面對這樣的境地,海清堅定地告訴老師,我等,我壹定等。

終於,在苦苦等待2個月後,海清如願出演了《雙面膠》。

在老戲骨如雲的《雙面膠》裏,海清跟李明啟,潘虹等老演員對戲絲毫不怯場,她飾演的麗娟,性格潑辣又直爽,壹出場就令人眼前壹亮。

2007年,《雙面膠》播出,“潑辣媳婦”麗娟火了,海清卻沒大火,對此海清坦然壹笑,她說,“我就是典型的戲紅人不紅,不過沒關系,這壹年我也在悶聲幹大事。”

而海清幹的這個大事,不是其他,正是她的人生大事,這壹年她有了兒子丹尼爾,升級為媽媽。

雖然《雙面膠》海清沒有大紅大紫,但卻跟導演滕華濤成了好搭檔。

2年後,導演滕華濤再次和海清合作,兩人壹口氣合作兩部劇,分別是《王貴與安娜》和《蝸居》,有這兩部劇打底, 再加上《媳婦的美好時代》的趁勢追擊,海清終於紅了。

尤其《媳婦的美好時代》播出後,海清不僅成了“國民媳婦”代言人,還壹舉拿到中國電視金鷹和飛天兩項獎杯,可以說,此時的海清已經在演員這個行當裏,徹徹底底站穩了腳跟。

但誰也沒有想到,就在所有人都以為海清要“大紅大紫”的時候,她自己反倒先“慫了”。

她說,我現在還記得黃老師在畢業的時候,告訴我演員就是壹顆心,這些年我壹直記得這句話,所以我有些恐慌。

04

2010年,海清33歲,她當時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自己“紅得慢壹點”。

面對各種各樣的采訪,海清應接不暇,她經常向朋友們感慨,好想有兩張嘴,壹張嘴背臺詞,壹張嘴去接受采訪。

慢慢,海清又發現,壹個人紅了,名來了,利來了,各種各樣的是非也來了。

而其中最大的感受,莫過於,她的壓力更大了。

為了能夠繼續保持當壹個演員的初心,海清開始了新的冒險和嘗試,最關鍵的是,她迫切想撕掉“國民媳婦”這個標簽。

海清說,那幾年找自己的劇本,都是演“媳婦”,而她毫不猶豫地都推了,因為她不想被定型。

於是,她又開始演諜戰劇,演倫理劇,還拍起了電影,為了能夠讓大家看到不壹樣的海清,她更拼,更忙,更努力。

最多的時候,她壹天工作20個小時,為了角色,她可以不化妝,可以扮醜,甚至還因為劇情需要, 她學了抽煙,拍完之後再去戒煙······

這些努力和嘗試,讓海清成了壹個觀眾和導演們認可的實力派,卻沒有讓她繼續“紅下去”。

壹直到2012年,《心術》播出後,海清才憑借角色“美小護”再次大紅大紫。

這個時候的海清,很糾結,也很掙紮,她突然發現,時代在變,市場在變,似乎觀眾對壹個演員的“喜歡”,也在變。

當時有網友問她:怎麽樣做個好演員?

海清回答說:好有難度的問題,我暫時回答不了。

幸運的是,海清是個看得開的人,當事業陷入糾結時,她就把自己的心思轉向家庭。

她說,壹個女人,事業重要,家庭更重要。

雖然公眾對她的婚姻狀況了解不多,但卻能夠從她的動態裏,看到她的幸福和滿足。

據說,海清嫁的老公,是她青梅竹馬的同學,兩人相識多年,最後喜結連理,30歲那年,海清有了兒子,壹家人更是幸福美滿。

那幾年,海清的動態裏,兒子是她最大的快樂源泉。

在海清的言辭之間,能夠看出來,她的兒子“丹尼爾”是個學霸,不管任何時候,寫作業從來不讓她操心,她反而經常勸兒子多多睡覺,不要老是“寫寫寫”。

除了是個“完美學霸”,海清兒子的各種天賦和才華,更是令人“相形見絀”。

小小年紀的他,會用英語寫科幻小說,會畫畫,會寫書法,就連遊泳也能拿獎牌···

本以為小孩子家家學這些,就是圖個興趣愛好,但萬萬沒想到,海清兒子卻是樣樣學出了門道。

每逢海清曬兒子的作品,幾乎清壹色都是羨慕海清“太會生”,這樣壹個優秀的兒子,果然“誰有誰驕傲”。

而擁有這樣壹個乖巧懂事的兒子,海清作為媽媽,除了驕傲的壹面,自然還有辛苦付出。

比如,她雖然忙碌,但只要在家就會為兒子精心準備早餐,看到海清這樣的“花式早餐”,不得不說,她是真的用心。

除了給孩子做飯之外,海清最大的用心,莫過於給孩子空間,時間。

她曾說,父母就是孩子的壹面鏡子,妳什麽樣,他以後就什麽樣,多多的陪伴,比給他什麽都好。

看到這裏,或許很多人都覺得海清這樣也挺幸福的。

但萬萬沒想到,在40歲之後,海清又開始“折騰”了。

因為,她始終放不下表演,更忘不了壹顆想當好演員的心。

05

2019年,42歲的海清,站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這壹回,她不是因為作品,而是因為壹番大膽的發言。

在 FIRST青年電影展上,海清截住了周冬雨,拉上了宋佳,姚晨和梁靜,說出了自己的心聲。

她這番話,憋了很久,也想了很久,只是萬萬沒想到,這番話說完之後,各種聲音和質疑卻是“鋪天蓋地”,翻滾而來。

這段發言裏,海清說出了當代大齡女演員的無奈,她懇求年輕的導演和制片人,能夠給這些女演員機會。

同時,這段發言裏,海清也因為話太直,不知不覺間好像“得罪了”人,甚至有人質疑海清,這是“出賣”了朋友隱私。

雖然初衷是好,但海清依舊付出了“代價”,那段時間,她各種被質疑,被嘲諷,這讓大大咧咧的她,壹時之間無所適從。

終於,在3年之後,45歲的海清終於攜新作而來,不僅證明了演技,也證明了大齡女青年的實力和底氣。

在這部劇裏,海清飾演的馮曉琴,看上去壹樣的“嘮嘮叨叨”,壹樣的“精打細算”,但卻演出了壹個不壹樣的“馮曉琴”。

看過這部劇的觀眾們,大都對以下海清這幾個鏡頭印象深刻。

壹個是,在丈夫顧磊意外去世後,她跟“大姑子”童瑤吵架,被氣到兩手發抖,那段臺詞說的真是“字字紮心”;

花絮裏,拍攝這壹段,海清整個人臉部“青筋暴起”,手都被“氣麻”了。

另壹個是海清送外賣,她把外賣員的焦急,怕食物倒灑的小心,還有被顧客質疑時的心酸,全都演繹得淋漓盡致。

尤其那場海清靠在花池邊,掏出盒飯吃飯的鏡頭,更是看得人心酸落淚。

後來才知道,海清為了演出外賣員的真實,特地觀察過壹段時間,那場吃盒飯的戲,不是演的,是海清奔波了壹天,又累又餓,剛好趕上“馮曉琴吃飯”,她直接就吃了,最後導演都喊停了,海清還在吃。

看到這樣的海清,或許我們就能明白,原來這麽多年,我們真的低估了她想當好演員的決心。

很多人壹直覺得她演什麽都是“海清”,卻忽略了海清在表演的背後,所付出的努力。

希望海清未來能夠越走越遠,就像她對粉絲“海棠花”們說的那般:

“願這花永遠綻放,願這花期很長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