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說,藝術來源於生活,但又高於生活,它既以藝術的表現手法再現生活中壹些直觀的美通俗的美,又以藝術的表現手法反映生活中的壹些本質性特征;它既表現壹些表象的東西,也通過藝術化處理表現出深層次的東西。比如人性、情感、情緒。這類作品塑造的對象不壹定符合傳統審美的定義,但卻有著震撼人心的力量。這就是有些畫看起來很醜但卻成了名畫的原因。
說到“看起來很醜卻成為了名畫”的畫,人們自然會想起抽象主義油畫,想到畢加索的《加威農女人》、想到馬蒂斯的《跳迪斯科的人們》、想到安東尼的《咆哮》、想到蒙克的《吶喊》等等,這些聞名世界的油畫表現出的人物形象都很醜,甚至扭曲變形,但是這些作品卻直擊人的心靈,讓人回味,讓人深思,讓人聯想,讓人過目不忘。
其實,看起來很醜的畫並不是抽象主義油畫和現代主義油畫的專屬,在傳統的古典主義油畫和現當代寫實油畫中“看起來很醜卻成為了名畫”的畫也有很多。比如魯本斯的《三美神》、倫勃朗的《達娜厄》、庫爾貝的《浴婦》等等,畫中人物都談不上美,但真實動感,很接地氣,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而最著名的應該是英國著名現代畫家盧西安-弗洛伊德了。從盧西安的油畫中妳很難找到壹幅傳統意義上的唯美作品。盧西安擅長人物肖像,但是他畫的好像是人們尋常見到的人,又不像是人們尋常見到的人,而是讓人們通過壹種誇張的甚或扭曲的形象看到了人性的另壹面,看到了人的靈魂和情緒的釋放。例如盧西安的代表作《沈睡的救濟金管理員》,塑造出壹個奇醜無比肥碩無比似乎令人不可思議的形象,其中卻包含著非常豐富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