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lly Gilman,這個88年才出生的小朋友,是玩鄉村音樂的,
算是美國流行樂壇壹坨小奇葩吧。
變聲期的他用獨有的嗓音演繹了這首深情款款的勵誌歌曲,
旋律簡單易於傳唱流行。
無意中在BBS下載的,印象裏似乎是某屆英超聯賽主題曲。
很喜歡裏面的壹句歌詞
Memories are a gift of the past,can teach us
About what things are good to repeat
2、Amazing
成立於1970年的老牌搖滾樂團Aerosmith堪稱搖滾界的壹棵長青樹,
幾十年堅持硬搖滾風格,創作了很多經典作品。
Amazing是其代表作之壹。
極度迷戀大嘴叔這個老頭子的尾音處理,
搖滾要的就是這種酣暢淋漓的感覺。
呃,歌迷們普遍認為主唱Steven Tyler是歷來最能“吼”的歌手。
我個人覺得他吼出了壹定境界,
有著淡淡的嘲諷和歇斯底裏的動情。
3、Animal Instinct
這是我最愛的樂隊。主唱Dolores是我最愛的女歌手之壹。
她嗓音極富變化。時而輕松頑皮似少女,時而空靈幹凈如天使,
擅長真假音轉換,擅長飆高音,既可高亢亦可婉轉。
包括王菲在內的很多女歌手後來都模仿過她,並翻唱她的歌曲。
寫下這支樂隊的名字,我都會很激動,心跳加速,
是的,偉大的,來自愛爾蘭的The Cranberries。
中文翻譯有“卡百利”,“小紅莓”,“戰地小紅莓”等等。
Animal Instinct是小紅莓眾多經典作品之壹。
曾經很奇怪,這首歌旋律如此輕松歡快,卻充滿不可言喻的傷悲。
歌詞仔細揣摩過,不明白所謂動物本能究竟何指,是講男女之情嗎?
直到看了MV才曉得這是小紅莓的又壹首反戰作品。
動物本能實際是指母親對孩子的舐犢之情。
這也是女主唱產子後的首張專輯收錄歌曲。
每次聽,我會和她壹起唱:
Do you know you make me cry,
do you know you make me die...
4、Apologize
他有很多炫目的頭銜:
重量級大師,冠軍排行制造機,
眾歌手爭相邀約的金牌制作人——Timbaland;
我認為他最偉大的地方就在於懂得如何在商業與藝術中找到交集。
於是他的作品凸顯獨特的創作才華,
充滿鮮明個性,讓聽者動容,產生***鳴。
這首歌是One republic演唱的,有三個版本,
我喜歡的是由Timbaland編曲制作合音的那版。
鋼琴前奏,Timbaland“唉唉”聲從遠到近,
放佛能看到壹個寂寞的男人在黃昏的海邊。
接著,One republic開唱……
整首歌壹氣呵成,遙遠無奈的嘆息與清楚決絕的話語
結合得天衣無縫。
It’s too late to apologize, it’s too late
I said it’s too late to apologize, it’s too late
5、As Time Goes By
Billie Holiday,藍調皇後。她已離世50年。
3、40年代爵士名伶。至今都是。
知道這個女人,我必須感謝小喜子,
半年前回復我壹篇音樂日誌的時候,
提起Billie版本的Gloomy Sunday,特意下載了去聽,
那老式留聲機壹樣的聲音深深迷住了我。
As time goes by很多年前就聽過。
知道它是Billie演繹的以後,又重新聽了幾遍。越聽越有味道。
眼前很自然浮現出這樣的景象:
煙霧彌漫的酒吧,表情混沌的人群,西裝革履的黑人鋼琴師以及
——身著露背晚裝戴黑絲絨手套的女歌手,
她對著麥克風正款款的唱……
as time goes by..
6、A Perfect Indian
在日誌“我的影音”分類裏有篇半年前寫的“這個女人不尋常”,
不尋常的那個女人就是Sinead O’conner,
同樣來自愛爾蘭這個專門誕生歌者的聖地。
她的音樂有種渾然天成的氣質,叛逆倔強有時候還很從容。
她和小紅莓主唱Dolores,都是王菲最欣賞的女歌手。
王菲身上有她們的影子。
她們三個是我最愛。有顯而易見的***同點,和不可替代的獨特才華。
在Sinead O’conner眾多高高在上的優秀作品中,
A Perfect Indian屬於典型的口水歌。
大概相當於“人間”之於王菲。
但即使如此,也掩蓋不了這首歌本身的魅力,
O’conner喃喃自語般的輕吟淺唱,
幹凈的鋼琴伴奏,讓整首歌充滿海洋般深邃悠遠的傷感。
7、暗湧
經典的粵語歌曲。香港多如牛毛的歌手中,我只喜兩位。
女有王菲,男有黃耀明。
這首林夕傾心之作——暗湧,原唱王菲,翻唱者就是黃耀明。
我保存的,正是黃耀明翻唱的版本。
林夕與王菲是絕佳的搭檔,我曾經認為除了王菲,
再沒有華語歌手可以唱好這歌。
但黃耀明先生讓我開了耳界。
重新編曲後的暗湧,經過他的演繹別有壹番風味。
我們知道粵語發音多以氣流音為主,唱歌的時候很難唱出力度,
黃耀明卻可以在發氣流音的時候爆發出極強的力量,
吐字清晰,整首歌有如行雲流水壹般。
這也是我在KTV裏經常會唱的靡靡之音。
就算天空再深看不出裂痕,眉頭仍聚滿密雲,
就算壹屋暗燈照不穿我身,仍可反映妳心,
讓這口煙跳升,我身軀下沈,曾多麽想多麽想貼近,
妳的心和眼口和耳亦沒緣分,我都捉不緊……
8、Burning
淘來的歌,曾經做過我Blog的背景音樂。
有朋友第壹次聽就覺得很驚艷,連連問我歌名是什麽,
這個反應在我預料之中,
因為這首歌給我的第壹感覺也壹樣是——驚艷。
除了愛爾蘭,還有壹個地方專門誕生具有靈魂的音樂歌者,
那就是挪威。
Maria Arredondo85年出生於挪威某個小鎮,
從小即展露音樂才華。
她的聲線性感妖嬈,深具穿透力,
Burning簡直是為她量身定做的。
好聽極了,太好聽了,好好聽啊……
呃,在好的音樂面前,語言就是如此貧乏。
9、Bressanone
以意大利北部某小鎮命名的歌曲,Matthew Lien創作並演唱。
倘若我以後能開壹家咖啡廳,
Bressanone壹定是首選的店內音樂。
Matthew Lien曾在綠色和平組織工作過,致力於環保與動物保護。
所以壹直以來人們都認為這首引領我們進入無邊曠野的蒼涼歌曲是寫給被驅逐的狼。
但Matthew Lien在自己的官網撰文否認了這種說法,
這首歌原是為懷念逝去的感情,
紀念曾經在意大利山區做環保工作時結識的女子,
歌頌那片美麗的土地。
我認為音樂的魅力就在於聽者的二次創作,
意境是要靠自己去領會的,
即使違背了作者的本意,但只要感受到他要傳遞的感情,
那就足夠了。
所以,寫給狼的也好,寫給女人的也罷,
它是壹首輕扣妳心門的歌曲,
有如踏上空曠的荒野,要往前走,卻忍不住頻頻回眸,
才發現,青春所剩無幾,面目全非。
10、Boulevard Of Broken Dreams
這歌已被收錄到百度百科中,它拿獎已經拿到手軟。
……
Green Day是最偉大也是最成功的龐克團體,
Boulevard Of Broken Dreams是其代表專輯的代表作。
專輯名稱叫American Idiot美國白癡,從封面到樂風充滿了憤怒。
沒有精神的叛逆只有肉體的叛逆只能從庸俗出發壹路走向下流,
而Green Day則是實實在在的精神叛逆者,
他們歌唱自由,在吶喊中真切表達著不滿和嘲諷。
i walk this empty street
on the boulevard of broken dreams
were the city sleeps
and i’m the only one and i walk alone
i walk alone i walk alone
i walk alone and i walk ……
11、Blaze of Glory
第壹次聽到這歌是03年在朋友家,前奏響起我就開始癡迷,
那濃郁的異國情調,玄幻氣息,真的放佛壹道光,令人炫目。
緊接著,歌者用他沙啞卻高亢的男人音色告訴我什麽是真正的硬搖滾。
拿起CD封套,才知道,原來他是大名鼎鼎的Bon Jovi
樂評人們說Bon Jovi在
“近十年裏支配著硬搖滾和金屬搖滾的發展趨向”,
事實也的確如此。他和他的樂隊從風格到氣質都很man,
真正為男人歌唱。
當然,極致的男人,女人也壹樣著迷。
Well, I’ve seen love come
And I’ve seen it shot down
I’ve seen it die in vain
Shot down in a blaze of glory
Take me now but know the truth
12、Believe Me
林肯公園靈魂人物及主唱之壹的MC Mike Shinoda,
化身為Fort Minor(黑暗堡壘)
後推出全新首張大碟The Rising Tied,
Believe Me就收錄在這張專輯中。
這歌曲最特別的地方就是在於那聲槍響,
如遭雷擊壹般,畫面和聲音全部定格,
接著是細水般的鋼琴如泣如訴,劇烈跳動的節拍忽然顯現,
壹串壹串饒舌,
輔以大提琴的低音,還有難以抵擋的拉丁風情……
如此眾多的音樂元素融合成獨壹無二的歌曲,經典搖滾。
I guess
That this is where we’ve come to
If you don’t want to
Then you don’t have to
Believe me
13、Beauty Of The Beast
Nightwish夜願降臨,時間從此靜止,
只有高崗上的人們在呼吸清新空氣……
05年壹位朋友向我推薦了夜願,
那感覺好像全身血液都在奔湧,仰望聖靈,
眼前有廣闊的天,明亮的光,看見高聳的金碧輝煌的教堂。
我有這樣的感覺是對的,
因為來自芬蘭的夜願就是傳說中的哥特樂團。
再確切壹點,他們玩的是哥特金屬。最大氣最磅礴的音樂類型。
女主唱Tarja是樂隊的靈魂。
她歌劇般唯美的女聲配以哥特金屬獨有的動感奔放的節奏,
實在是讓人嘆為觀止。
Beauty Of The Beast是Nightwish代表作之壹。
絕對值得仔細聆賞。妳會走入壹個神奇旖旎的新世界。
14、Bloodflowers
血花,這樣的歌名讓妳想起什麽?是的,死亡,控訴,黑暗。
The Cure,他們的名字叫“治愈”,音樂充滿哲理、玄幻。
有位同好說:
創造這種音樂的人往往是自身難保的泥菩薩,
他們可治愈不了誰。
但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要感謝他們,
記得他們曾經對靈魂相同的人們伸出援手。
Bloodflowers屬於不能輕易去觸碰的音樂,
倘若妳情緒很糟,想更糟壹點,糟到極點,
放佛地獄煉火燃燒無盡的生命,
化成灰的時候,妳就涅盤了。
華麗的配樂,陰暗的基調,絕望的氣氛,這就是Bloodflowers
15、Bohemian Rhapsody
波西米亞狂想曲是皇後樂隊Queen傑作。
在無數和媽媽相關的歌曲中,
Bohemian Rhapsody顯得那麽那麽獨樹壹幟。
Queen是上世紀70年代壹支經典樂隊,
當時英國的重金屬樂隊往往給人不修邊幅的落魄印象,
但Queen卻著裝高貴氣質雍容,大有皇家風範。
這首歌王菲翻唱過,歌詞大意是壹個可憐的小男孩殺了人,
向媽媽懺悔,
最後接受天堂或地獄的終極審判。
從頭到尾彌漫著宿命、悲傷、神秘氣息。
聽過這首歌妳會發現陳可辛的“如果愛”電影原聲
借鑒了很多Bohemian Rhapsody中的元素。
Nothing really matters,nothing really matters to me
Any way the wind blows……
16、擺渡人之歌
中國內地其實有音樂人才,但壹則受到學院派匠氣的打壓,
二則大環境缺乏創作音樂的土壤,
於是能跑掉的都跑了,不能跑的,靈氣逐漸消磨殆盡。
範宗沛是大師,華人世界的大師,
他的音樂充滿民族元素乃至鄉間小調,
歲月為波,音樂為槳,向我們展開壹副美輪美奐的江南水鄉畫卷。
擺渡人之歌完全是蘇州評彈,是鋼琴,大提琴小提琴的完美契合。
好的音樂是有畫面感的,自然流淌,那老式的茶樓,奔忙的茶客,
擺渡人戴著鬥笠,在細雨中悠閑搖著船槳,並不斷哼唱。
我們是船頭瞇著眼睛的遊客,隨他的咿咿呀呀左右輕晃。
大胡子張紀中的“鹿鼎記”
應該是擷取了擺渡人之歌的壹段做揚州背景音樂。
雖然只是壹小段,而且切割的亂七八糟,但我仍能辨認出來。
這樣慵懶輕松的感覺,唯有擺渡人。
17、嗶壹聲之後
這是張亞東和林夕聯手為王菲打造的壹首作品。
他二人出手,必屬精品。為王菲,他們多次出手。
在王菲眾多歌曲中,嗶壹聲之後屬於很冷門的壹首。
冷門到什麽程度?去百度MP3搜索,妳會搜出壹段同名錄音,
向妳講述壹個矯情的女人YY出的所謂愛情故事,
但王菲唱的歌,卻很難找到。
它冷門的原因在我看來並非是它不如其他作品,
它旋律簡單卻不易傳唱,它是靡靡之音的典範。
我曾經聽它不知不覺睡著了,它有點吊兒郎當的無所謂,
有點松松垮垮的不經意,有點迷迷糊糊的小情緒。
請在嗶壹聲之後留下自己的秘密
請在嗶壹聲之後對話筒沾沾自喜
請在嗶壹聲之後對空氣唉聲嘆氣
我不在這裏 我人在哪裏 我想到哪裏
18、邊界1999
不知道為什麽,每次聽到這首歌,
眼前總浮現出壹個很拉風的黑社會老大,
在槍林彈雨腥風血雨中罩著自己的兄弟和女人。
他狠狠的抽煙,狠狠的抽人,壹雙冷眼對搶地盤挑釁的人;
滿腔熱血給自己的兄弟和女人。
這歌,當然跟黑社會沒關系,
更沒有什麽老大啊兄弟啊,只有女人。而且是落寞的女人。
許美靜的嗓音壹直那麽特別,像感冒了的王菲,
卻比王有著更深重的落寞和認真——僅就音色而言。
清醒讓我分裂再分裂,也許以後夢魘裏沈睡,
也許想念明天的喜悅,也許陽光遺棄這座冰苦的林野,
就好像沒有妳的我的夜……
PS:不知道為什麽,
每次我都會唱成“就好像沒有我的妳的夜”,
我的潛意識,很有問題
19、Chocolate Ice
“巧克力冰”,歌如其名,甜絲絲脆生生。
第壹次聽到它,是在taobao某上海賣家的店裏,
作為背景音樂它恰到好處的吸引了我駐足停留。
從發音及風格,我判斷這是壹個像郭采潔那樣的華人小丫頭演唱的。
百度壹番,果然如此,她叫衛蘭,擁有香港菲律賓韓國血統。
曾經是黎明和聲組的壹員,後被雷頌德相中,正式成為歌手。
Chocolate Ice由雷頌德親自操刀制作,light jazz編曲風格,
歌詞俏皮可愛,衛蘭的音色慵懶得仿佛午後紅茶,
啞啞磁磁,嬌俏至極。
演唱技巧嫻熟自然,青春氣息撲面而來。
這是壹首讓人愉快和輕松的歌曲。像少女那樣奔跑。
Bring me to the sea of sugar and spice
reminiscing through some chocolate ice
tik tok, take time to be gentle and kind
you sweat cause you run and run all
day in my mind
20、Concerto pour deux voix
淘來的壹段猶如天籟的吟唱,
很長壹段時間不知其名,無法搜索,無法探尋。
依然是機緣巧合知道這音樂來自法國電影“放牛班的春天”。
中文歌名就叫“雙童聲協奏曲”,
搜索了視頻,果然是壹個小男孩和壹個少女演唱的。
我壹直以為是女聲獨唱呢,
看來沒變聲的小男孩嗓音也可如此純凈曼妙。
完全沒有歌詞,只是吟哦。
神奇的聲音,最純粹的聲音,帶領我們看過星空,
遊過大海,奔過草地,
帶領我們歡笑落淚,不斷上升。
兩個孩子小小年紀頗有音樂造詣和巨星風範,
演唱過程中很註意感情交流和音色銜接,
配合得相當默契……
試試看,在完全沒有歌詞的音樂裏,
在這段驚世駭俗的吟唱裏,妳聽出了什麽,
壹定在最柔軟最柔軟的地方有輕輕觸動。壹定。
21、Civil War
彪悍的來了!
聽聽這個如雷貫耳的樂隊的名字——Gun&Rose,槍炮與玫瑰。
我不得不承認,在聽他們的音樂之前,
我就已經深愛他們——只因為他們的名字。
槍炮是何等強硬,玫瑰是何等柔弱,
槍炮如果是男人是力量是戰爭,玫瑰就是女人是感情是和平……
這個名字很引人遐想,兩種截然不同的物質竟然不可分割,
我愛這樣的感覺。
我們現在叫他們槍花,昵稱,簡稱。
作為壹個搖滾樂隊,批判是其永恒的主題。
槍花的風格壹直是優雅的重金屬。
這麽講似乎有點矛盾,但如同他們的名字壹樣,
既優雅深情又深具雄性力量和爆發力。
關於這首Civil War,第壹次聽沒什麽感覺,
越聽越好聽,越聽越想聽,
發展到現在,壹聽它,我就自動靠墻,開始反省,嚴重想哭。
它沒有說教,完全是音樂本身的魅力,讓人孤獨,
在孤獨中尋找自己的出路,發出最後的吶喊
23、Cry On My Shoulder
徹徹底底的pop風。
DSDS,不是樂隊組合,也不是歌手名字,
而是德國RTL電視臺主辦的德國超級選秀節目
Deutschland sucht den Superstar的英語縮寫。
Cry on my Shoulder是06年選秀專輯裏的歌曲
這個類似於湖南衛視快男超女的節目打造出的歌手還是不錯的。
旋律優美流暢,歌詞溫馨動人,
男女歌手飽含感情又不失技巧的演唱,是壹首耐聽且動聽的歌。
夏夜聽會覺得非常應景……
24、Complicated
Avril Ramona Lavigne(艾薇兒)音樂才女。絕對的。
84年出生在加拿大的小姑娘有著驚人的創作才華和爆發力。
她的作品激情四溢又充滿深度。
她狂野不羈,她玩朋克,她堅持
“穿出本色,做出本色,唱出本色”。
年輕人都是叛逆的,都是想與眾不同的,艾薇兒也壹樣。
但她的不俗不是故意做作出的矯情膚淺,
而是才華橫溢的人格魅力。
Complicated是她很著名的壹首單曲,獲獎無數。
超女有人翻唱這首歌,但唱不出力度唱不出氣質,
完全遊離於歌曲之外。
我想作為壹個朋克女青年,
艾薇兒的放蕩不羈是有文化有思想做積澱的。
再次證明,
只有肉體的叛逆沒有精神的叛逆只能從庸俗出發壹路走向下流。
Trying to be cool you look like a fool to me
Why you have to go and make things so complicated?
25、慈悲
慈愛眾生並給與快樂(與樂),稱為慈;
同感其苦,憐憫眾生,並拔除其苦(拔苦),稱為悲;
二者合稱為慈悲。
久石讓(Joe Hisaishi) ,本名藤澤守,日本音樂大師。
1950年12月6日生於日本長野縣中野市。
我們熟悉的宮崎駿動畫片原聲音樂乃久石讓壹手包辦。
他還為數不清的電視劇和廣告做過音樂。
情癲大聖,香港爛片。
慈悲,就是久石讓先生為情癲大聖做的原聲音樂。
在鋼琴和弦樂之中,久石讓帶領我們接受壹場佛光普照。
東西方音樂元素完美結合。這樣的音樂是盛宴。
26、傳說
寫到這裏,自己先哈哈笑了。我聽的歌還真是亂七八糟橫貫中西。
傳說是什麽?是N年前臺灣8點檔古裝肥皂劇“戲說慈禧”主題歌。
曾淑勤演唱。她唱歌的時候我還是小孩子。
戲說慈禧是小時候追過的電視劇之壹。
依然記得叢珊扮演的慈禧城府甚深,
何晴扮演的慈安眉眼溫柔。
伴隨著曾淑勤充滿質感的女中音,
“不說悲不說愁,壹生故事獨自守”,
慈禧款款而行,推開她的命運之門,
把其他人和歷史壹起踹到懸崖下。
這樣的歌曲總是帶著幼年的記憶。
小時候看故事裏的人“壹生故事獨自守”,
現在,開始有了自己的故事,“在歲月裏湮沒”。
同行的人先走,後來的人揣測,唯壹確定的說法,我來過
27、Don’t Cry
槍花的優雅搖滾再次揮灑得淋漓盡致。
吉他撩撥起頹靡的氛圍,
男性獨有的氣流音告訴我們他並不在意這壹切。
從頭到尾壹直有女聲隱約做和,
跟槍花主唱嘶啞卻富有彈性的嗓音相得益彰配合得天衣無縫。
1分22秒的時候,男聲嘆息怎壹個銷魂蝕骨了得……
沙啞、尖利、狂暴、柔情、灑脫,
Don’t Cry的全部氣質匯集於此。
他說不要哭,可我們竟哭了。
把槍奪過來,是結束還是開始
Don’t you cry tonight, baby, maybe, someday
Don’t you cry tonight
Don’t you ever cry
Don’t you cry
Tonight
22、Cry Cry
Mazzy Star是成立於89年的壹支美國樂隊,
做小眾音樂的,也就是非主流音樂。
自從網絡腦殘們自稱“非主流”以後,
我真舍不得把小眾文藝稱為非主流,哀悼這個美麗的詞匯。
Alternative Pop/Rock是壹種另類的流行和搖滾。
音樂像迷幻劑壹樣,絕望恐懼卻不哭泣,
無邊無際的冰冷無限蔓延,離群索居的日子沒有終點。
喜歡這個單曲的原因是,它做到了哀而不傷。
唱這首歌的女人後來自殺了。
28、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
這首膾炙人口的歌曲是電影貝隆夫人主題曲,
曾獲第六十九屆奧斯卡最佳電影歌曲獎。
原唱,麥當娜姐姐,同時她也是貝隆夫人的女1號。
CCTV做的世界杯專題,每逢阿根廷隊失利,
這首歌就自動成為背景音樂,
讓球迷們潸然淚下。02年,我就是這樣迷上巴蒂斯圖塔。
麥姐的原唱版本我個人不是很感冒,
大氣磅礴有余,溫情細膩不足。
Sinead O’connor敢於冒險挑戰經典進行了翻唱。
在對比翻唱版本後,我保留了後者。
她的翻唱整體而言富有溫和恬淡的氣息,
笑中帶淚,依舊堅強。
低吟淺唱娓娓道來,好似長篇敘事詩壹般,
很容易被她帶入故事裏。
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
The truth is I never left you
All through my wild days
My mad existence
I kept my promise
Don‘t keep your distance
29、Dying In The Sun
前面提到過的,我最愛的樂隊,我最愛的女歌手。
The Cranberries的主唱Dolores再次向人們展示了
她不但可以憤怒可以爆發亦可以幹凈可以清澈可以沈澱。
從沒聽過這樣的演唱,沒有壹絲壹毫拖泥帶水或賣弄技巧,
她的自然氣息融入骨髓。
02年世界杯,阿根廷出局,
CCTV除了播放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
再就是不斷循環這首Dying In The Sun……
巴蒂斯圖塔金黃的長發風中翻飛,
他坐在場邊,修長的手指捂住蒼涼的臉。
這是我所聽過以及我能找到的最最幹凈最最憂傷的音樂。
愛爾蘭天才音樂人的天才作品。
每壹個吐字每壹個音符都是極品。
幽藍的天空下,逝去的生命或所剩無幾的年華。
Do you remember
The things we used to say?
I feel so nervous
When I think of yesterday
How could I let things
Get to me so bad?
How did I let things get to me?
Like dying in the sun
Like dying in the sun
Like dying in the sun
Like d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