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中國第壹個目標飛行器和空間實驗室是

中國第壹個目標飛行器和空間實驗室是

天宮壹號是中國第壹個目標飛行器和實驗室。

天宮壹號是我國自主研制的載人空間試驗平臺,於2011年11月3日與神舟八號飛船完成中國首次空間飛行器自動交會對接任務,直至2016年3月16日,天宮壹號全面完成了歷史使命,為中國空間站的建設運營以及載人航天成果的應用推廣積累了重要經驗。

天宮壹號簡介:

天宮壹號全長10.4米,最大直徑3.35米,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同研制。天宮壹號自入軌以來,開展了對地遙感應用、空間物理與環境探測和空間材料實驗,獲取了大量有價值的數據信息和應用成果。天宮壹號成功驗證了自動及手動控制交會對接技術,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堂握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標誌著中國邁入中國航天“三步走”戰略的第二步第壹階段任務圓滿收官。

天宮壹號的發展歷程:

2008年9月28日:中國首次披露“天宮壹號”發射計劃。

2009年1月26日:天宮壹號模型在2009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上亮相。

2009年2月27日:央視軍事報道中首次出現了“天宮壹號”空間實驗室實體畫面,此前僅有電腦效果圖和模型對外公開,此時天宮壹號初樣產品的研制生產已基本完成。

2010年8月中旬:天宮壹號完成總裝,轉入電性能綜合測試階段。

2011年3月3日:全國政協委員、空間技術專家戚發軔向新華社記者透露,中國將在2011年發射目標飛行器天宮壹號。

2011年6月29日:天宮壹號目標飛行器通過出廠評審,轉運至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開展任務實施前最後階段的測試工作。

2011年7月23日:用於發射天宮壹號目標飛行器的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23日上午運抵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至此,執行天宮壹號飛行任務的各大系統參試人員和飛行產品,已集結載人航天發射場。

發射調整及準備階段:

2011年8月18日:實踐十壹號04星發射失利。由於發射天宮壹號的運載火箭與發射失利的長征二號丙火箭屬同壹類型,後出於安全考慮,原定8月底發射天宮壹號的原計劃被取消。

2011年9月10日:發射場區測試工作重新啟動,進展順利。

2011年9月20日:天宮壹號和運載火箭組合體運載至發射塔架。

2011年9月25日:包括發射場地及飛行航區在內的全區測控通訊系統進行合練並取得成功。

2011年9月26日:考慮到27日及28日發射場將出現的大風降溫天氣,原定於27日至30日之間的發射計劃更正為在29或30日擇機發射。同日上午,天宮壹號飛行任務進行了火箭推進劑加註前全系統質量評審。天宮壹號具備執行發射任務的條件;當日下午,發射場組織進行了火箭加註設備、加註軟管和信號電纜連接等工作。

2011年9月28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宣布了天宮壹號的發射時間-“2011年9月29日21時16分至21時31分在窗口前沿發射”。當日上午進行了第二次全區測控通訊系統合練。並組織了火箭推進劑加註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包括加註量計算、加註系統信號聯調等;13時起,先後實施了燃燒劑和氧化劑加註。至18時,約450噸的推進劑全部加註完畢。

天宮壹號超期服役:

天宮壹號於2011年9月29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作為我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壹號已經在茫茫太空獨自翺翔整三年。天宮壹號長期管理人員分分秒秒陪伴著它,精心照料這個中國在太空中的第壹個“天上家園”。

2011年11月,天宮壹號迎來了首位貴賓-神舟八號載人飛船。作為交會對接目標,天宮壹號與神舟八號配合圓滿完成了我國首次空間自主交會對接。作為組合體的控制主體,天宮壹號出色完成了組合體姿態軌道控制、信息控制、能源控制和載人環境控制等多項任務。

2012年6月,三位航天員乘坐神舟九號載人飛船光臨天宮壹號,天宮壹號迎來了自己的首批太空貴客。在航天員的精準操作下,神舟九號與天宮壹號圓滿完成了我國首次空間手控交會對接。為了讓航天員感受家的溫馨,天宮壹號營造了壹個空氣成分、氣壓都和地面相同,溫度濕度凈度堪比宜居城市中的壹個“小家”,為航天員送上了壹個安全、舒適的太空十日之旅。

2013年6月,天宮壹號迎來了搭乘神舟十號來訪的第二批太空貴客。與神舟九號任務不同,作為我國首次應用性載人交會對接飛行,天宮壹號和航天員承擔了更多的使命。“太空授課”、“在軌更換地板”、“中短期航天員駐留”、“艙內無線通信”等壹批思路新、實用性強、技術水平高、社會效益好的在軌試驗項目順利實施,標誌著天宮壹號作為交會對接目標飛行器向空間多用途載人航天試驗平臺的轉變。在等待與神舟載人飛船相會的日子裏,天宮壹號也未停止探索太空的步伐,天宮壹號安裝的空間環境探測裝置源源不斷的向地面發送著探測到的軌道大氣環境信息和空間帶電粒子輻射信息,安裝的“三合壹”相機無時不刻的關註著我國的水文國土,為開展地質調查、資源勘查、土地荒漠化評估、水文生態監測以及環境汙染成分和汙染源頭分析提供第壹手的材料。

2013年9月,天宮壹號作為壹代“功臣”,圓滿完成了其歷史使命。在太空裏,由於真空、輻射等環境因素,維持長壽命是個難題,但在這方面,天宮壹號表現良好,延期“服役”為將來的空間站建設做更多的試驗性工作問題不大。在交出壹份完美的“體檢報告”後,天宮壹號轉入拓展任務飛行階段。在拓展飛行的壹年裏,開展了太陽電池翼發電能力測試、備份姿態測量和控制模式切換、4b發動機變軌等壹系列拉偏及備份飛行模式試驗,深度發掘了天宮壹號的飛行潛力,為開展太空環境探測及對地觀測創造更加良好的條件。現階段天宮壹號狀態很好,所有設備正常。天宮壹號已經嚴重超期服役,但是狀態仍然良好。

天宮壹號的使命終止:

2016年03月21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表示,目前天宮壹號的飛行軌道仍在持續、密切的跟蹤監視之中。根據預測,天宮壹號的飛行軌道將在今後數月內逐步降低,並最終再入大氣層燒毀。

2013年6月神舟十號飛船返回後,天宮壹號即完成主要使命。超期服役期間,本著“充分利用、挖掘潛力”的原則,有關部門精心運營維護、嚴密實施監控,繼續利用天宮壹號開展了航天技術試驗、對地遙感應用和空間環境探測,驗證了低軌長壽命載人航天器設計、制造、管理、控制相關技術,獲取了大量有價值的數據信息和應用成果,為空間站的建設運營和載人航天成果的應用推廣積累了重要經驗。

天宮壹號的發射運行:

任務前期:

2009年1月25日,天宮壹號模型在2009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上展示亮相,介紹中國空間站未來任務及內容。

2010年5月14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十八次大總體協調會在北京召開,會議討論確定了交會對接飛行任務規劃、天宮壹號及神舟八號飛行任務綱要,協調了各系統間重大技術問題。

運送發射:

2011年7月23日,天宮壹號發射火箭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運抵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2011年9月28日,天宮壹號完成發射火箭長征二號FT1火箭的推進劑加註工作。

2011年9月29日,天宮壹號發射升空,並進入預定軌道。

2011年9月30日,天宮壹號完成首次變軌任務,升至更高的運行軌道。

神八對接:

2011年11月3日,天宮壹號與神舟八號完成中國首次空間飛行器自動交會對接任務,並進行了二次自動交會對接,形成組合體。

2011年11月4日,天宮壹號與神舟八號組合體完成第壹次軌道維持工作。

2011年11月13日,神舟八號與天宮壹號組合體在距地面高度約343千米的近圓軌道上偏航180度,建立倒飛姿態。

2011年11月14日,天宮壹號與神舟八號組合體完成第二次對接試驗工作。

2011年11月15日,天宮壹號與神舟八號組合體完成了最後壹次軌道維持工作。

2011年11月17日,天宮壹號與神舟八號組合體進行解體工作,天宮壹號轉入長期運行管理模式,完成對接任務。

神九對接:

2012年6月18日,天宮壹號與神舟九號完成自動交會對接工作,建立剛性連接,形成組合體。

2012年6月19日,天宮壹號與神舟九號組合體完成組合體交會對接後的第壹次軌道維持。

2012年6月21日,天宮壹號與神舟九號組合體在太空中完成了第壹次姿態調整,從交會對接的倒飛狀態進入正常飛行姿態,形成天宮在後正飛,飛船在前倒飛的組合體標準飛行模式。

2012年6月22日,天宮壹號與神舟九號組合體正常飛行狀態下,航天員在空間實施對飛行器的姿態控制,完成手動姿態控制試驗,同時完成軌道數據更新、飛行程序註入等工作。

2012年6月27日,天宮壹號與神舟九號組合體完成各項飛行控制工作,並進行天地通話工作。

2012年6月28日,天宮壹號與神舟九號組合體分離,完成與神舟九號對接任務。

神十對接:

2013年6月13日,神舟十號與天宮壹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兩飛行器建立剛性連接,形成組合體。航天員入駐天宮壹號。

2013年6月25日,神舟十號與天宮壹號組合體成功分離,飛船從天宮壹號目標飛行器上方繞飛至其後方,並完成近距離交會。

2013年6月25日,神舟十號自動撤離天宮壹號,完成對接任務。

完成使命:

2016年3月16日,天宮壹號正式終止數據服務,全面完成了歷史使命。

2018年4月2日,天宮壹號再入大氣層,再入落區位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絕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氣層過程中燒蝕銷毀。

天宮系列的型號:

天宮壹號:

從2011年09月20日升空,2016年3月16日終止服務,2018年4月2日燒毀,它是我國第壹個目標飛行器,為航天事業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天宮二號:

2016年09月15日升空,2019年07月19日終止服務,2019年07月19日燒毀,它是壹個完整的空間實驗室,解決了空間應用問題;

天宮三號:

任務與二號合並完成,目的是加快工程步伐,減少經費;

中國空間站:

又叫天宮空間站,2021年04月29日升空,目前在軌,標誌著中國人真正擁有了自己的空間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