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 之壹 種。無毒,尾圓鈍,驟看頗象頭,且有與頭相同的行動習性,故名。古人傳說見之者死。 漢 賈誼 《新書·春秋》:“ 孫叔敖 之為嬰兒也, 出遊 而還,憂而不食。其母問其故,泣而對曰:‘今日吾見兩頭蛇,恐去死無日矣。’其母曰:‘今蛇安在?’曰:‘吾聞見兩頭蛇者死,吾恐他人又見,吾已埋之也。’其母曰:‘無憂,汝不死。吾聞之:有陰德者,天報之以福。’”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 德行 上》:“昔 孫叔敖 殺兩頭蛇以為後人,古之美談,效之不亦達乎。” 唐 劉恂 《嶺表錄異》卷下:“兩頭蛇,嶺外多此類。時有如小指大者,長尺餘,腹下鱗紅皆錦文。壹頭有口眼,壹頭似蛇而無口眼。雲兩頭俱能進退,謬也。昔 孫叔敖 見之不祥,乃殺而埋之。南人見之以為常,其禍安在哉?”壹說為兩頭分岐的蛇。
詞語分解
兩的解釋 兩 (兩) ǎ 數目,二。壹般 用於 量詞和“個、半、千、萬、億”前:兩個 黃鸝 。兩本書。 雙方:兩可。兩邊。兩便(客套用語, 彼此 方便 )。兩旁。兩側。兩袖清風。兩敗俱傷。 中國 市制重量單位:十兩(壹市斤。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