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囧”這個字最先在臺灣的BBS社群上開始流行,“囧”也開始在中國大陸快速普及,逐漸在該地區的青少年及網絡族群開始普及,隨後傳入香港,近來隨著網絡次文化的興起,主流媒體開始嘗試引入“囧”字作為新聞元素,開始在電影和廣告產業產生效應。
“囧”字以其楷書外觀貌似失意的表情在互聯網上迅速流行。隨後在香港,有網民將電視劇《亂世佳人 (電視劇)》中的壹個演員胡杏兒常做的委屈八字眉模樣與“囧”字相比,評論其演技,進行惡搞,促使“囧”字在網絡上更加流行。普通話的“囧”與“窘”同音,讀起來的感覺也很容易跟窘境、窘況聯想在壹起,普及速度飛快。又用其字的形象來表示“尷尬”、“無奈”、“真受不了”、“被打敗了”等意思。 壹些網民受到Orz的啟發,用“囧”代替“O”,使得“失意體前屈”的頭部更加寫意,寫作“囧rz”,甚至寫作“囧rz=3”來誇張地表現出無奈的意思。 甚至有人用這個字做了壹個網站。
對於“囧”字在網絡上的流行,也引起了壹些爭議。有人認為應該尊重漢字,用來惡搞不雅,有損中華民族文化的厚重感。但是也有人認為對“囧”字這樣的生僻字的關註,有利於漢字文化的傳播。網絡語言對漢字、方塊字的壹種重新解讀是壹種積極的文化傳播現象。
“囧”是什麽?它是壹個漢字,讀音Jiǒng;“囧”的含義是什麽?本義是“光明”的意思。但就是這樣壹個字,現在被賦予更多的意義,並發展成為壹種奇特的網絡文化。
網絡上原來不只是憤怒當道,網上最牛古漢字囧(jiǒng)近來也突然開始流行。有人問,為什麽這樣壹個90%的中國人不知道如何讀的生僻字能有如此大的“魅力”呢?
有人研究它如何拼寫;有人把它稱之為“21世紀最牛的壹個字”;在百度的帖吧裏出現了壹個“囧吧”,跟帖有3萬多個;眾多的人用這個字開設了博客,比如有的叫“壹日壹囧”,有的博客起名為“囧豬”,等等,甚至有人用它開始做生意,比如有人以這個字為由頭開設了壹家奶茶店,生意很好;比如還有壹個關於“囧”的專門網站。為什麽這樣壹個90%的中國人不知道如何讀的生僻字能有如此大的“魅力”呢?
據了解, “囧”字在中國康熙字典裏也有顯示,後被網絡進壹步宣張,現在成為壹種罕見的網絡文化。
“囧”字本意是光明,它從字典裏復活,被賦予的新意是:悲傷、無奈、窘迫或極為尷尬的心情。要理解這壹點非常容易,如果把“囧”字看成是壹張人臉,那麽“八”就是兩道因悲傷和沮喪而下垂的眉毛,“口”則是張口結舌的那個口。當壹個人說“我很囧”的時候,可以想象他的那副表情完全和“囧”壹樣。而“囧”字的發音和“窘”完全壹致,簡直再完美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