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號:法經[1994]51號
發布日期:1994-3-8
執行日期:1994-3-8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妳院京高法<1994>14號《關於專利侵權案件中如何確定地域管轄的請示》收悉。
據妳院報告稱,專利權人長城公司壹直自己實施“等離子體加速器法離子鍍膜裝置”專利技術。1993年12月,長城公司發現遵化設備廠向北京齒輪廠銷售了其專利權的產品等離子體鍍膜機,認為該銷售行為已構成了侵權,遂向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起訴,要求遵化設備廠立即停止生產、銷售該專利技術產品,賠禮道歉,並賠償經濟損失。
經我們研究認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以生產經營為目的的生產制造和經營銷售專利產品的行為,是經常發生的兩種專利侵權行為。根據民事訴訟法關於侵權行為提起訴訟人民法院管轄的有關規定,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就銷售行為提起的專利侵權訴訟案件,銷售地人民法院有管轄權。
壹九九四年三月八日
附件:(1)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專利侵權案件中如何確定地域管轄的請示
(京高法<1994>14號)
最高人民法院:
1994年1月4日我市中級法院向我院呈報了“關於專利侵權案件管轄的請示報告”,請示關於北京長城鈦金技術聯合開發公司(以下簡稱長城公司)訴遵化市鈦金設備廠(以下簡稱遵化設備廠)專利侵權案管轄地如何確定問題。
1989年11月29日長城公司獲得了“等離子體加速器法離子鍍膜裝置”的實用新型專利。此專利壹直由其自己實施,從未轉讓或許可他人實施。1993年12月長城公司發現遵化設備廠向北京齒輪廠不銹鋼經營部銷售了該公司所有的專利技術產品——等離子體鍍膜機,認為該行為已構成了侵權,於1993年12月28日向我市中級人民法院起訴,要求遵化設備廠立即停止生產、銷售專利技術產品,賠禮道歉,並賠償經濟損失。
此案中侵權產品是在河北遵化制造後,銷售到北京的,因此造成侵權產品制造地和銷售地不壹致,涉及到地域管轄問題。1987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專利侵權糾紛案件地域管轄問題的通知》中曾規定當侵權產品制造地不明時才可由產品的使用地或銷售地法院管轄,否則應由產品的制造地法院管轄,根據上述規定,我市中級法院不能受理此案。但是我市中級法院認為,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和審判實踐的情況,該院可以受理此案。
我院經研究,同意我市中級法院的意見,應當依照1991年公布施行的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九條規定的精神,尊重當事人的訴訟選擇權,由本市中級法院受理此案。並認為:
壹、被告實施制造行為後在不同地區實施銷售行為的,專利權人可以選擇制造行為地或銷售行為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制造行為地、銷售行為地人民法院對此案均有管轄權。
二、侵權人在幾個地區實施銷售行為的,專利權人可以選擇其中壹個銷售行為地人民法院管轄。
三、專利侵權的銷售行為地應包括被告及其銷售部、經營部、辦事處等具體實施出售行為的地點及購買方所在地。
以上意見當否,請指示。
壹九九四年壹月十七日
附: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關於專利侵權案件管轄的請示報告、說明及民事訴狀各壹份。
註:①略去說明及訴狀。
附件:(2)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關於專利侵權案件管轄的請示報告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壹九九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北京長城鈦金技術聯合開發公司向本庭提交壹份訴狀,狀告遵化市鈦金設備廠侵犯了其實用新型專利權。
北京長城鈦金技術聯合開發公司是以擁有“等離子體鈦金加速器法鍍膜技術”專門研制、生產鈦金鍍膜設備的高科技企業。1989年11月29日獲得了“等離子體加速器法離子鍍膜裝置”的實用新型專利。此專利壹直由其自己實施,從未轉讓或許可他人實施該專利技術。1993年12月,長城鈦金技術聯合開發公司發現遵化市鈦金設備廠向北京齒輪廠不銹鋼經營部銷售了該公司所有的專利技術產品——等離子體鍍膜機,認為該行為已構成了侵權,向法院起訴要求遵化市鈦金設備廠立即停止生產、銷售專利技術產品;賠禮道歉;並賠償損失25萬元人民幣。
此案中侵權產品是在河北遵化制造後,銷售到北京齒輪廠,因而造成侵權產品制造地、銷售地不壹致,從而涉及到壹個地域管轄的問題。壹九八七年六月二十九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專利侵權糾紛案件地域管轄問題的通知》中第壹條規定:未經專利權人許可,為了生產經營目的而制造、使用、銷售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產品以及制造、銷售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由該產品制造地的人民法院管轄;制造地不明時由該產品的使用地或者銷售地的人民法院受理。此案的侵權產品制造地是遵化,依此規定應由遵化市法院受理此案。但在實踐中執行起來,存在壹些問題。
壹、“民事訴訟法”規定,因侵權行為引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這壹特殊管轄規定,給予專利持有人起訴時較大的選擇自由,而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釋限制了起訴人對受訴法院的選擇權。當原告依民事訴訟法規定提起專利侵權訴訟時,我院以制造地不在本市為由裁定不予受理,感到缺乏充足的法律依據。
二、目前專利持有人往往因顧慮地方保護主義的影響,不願到侵權產品制造地或被告所在地向法院起訴。另外專利持有人選擇侵權產品銷售地法院起訴,也為了便利其訴訟,使糾紛得到及時解決。因此準許專利權持有人對受訴法院選擇,有利於公正、及時地解決專利侵權案件,與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的要求是相符合的。
鑒於以上理由,我院認為,未經專利持有人許可,非法制造、銷售專利產品都是侵犯專利權的行為,專利持有人應當有權選擇在制造地法院起訴或銷售地法院起訴。因此,此案的原告依照“民事訴訟法”規定,向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專利侵權訴訟,我院應當受理。
以上意見妥否,請答復。
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
壹九九四年壹月四日
參考資料: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專利侵權案件中如何確定地域管轄的請示》的復函/fagui/p_1/134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