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爭論“孔子是否私生子”的意義到底有多大

爭論“孔子是否私生子”的意義到底有多大

“孔子原是私生子!”12月17日下午,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中國思想文化史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導師朱維錚在廣東省檔案館的“名人名家講堂”上語出驚人,“這點我以前就說過,也被很多人罵,但這是司馬遷說的。”

12月20日,夏余才在他的《司馬遷說過“孔子原是私生子”?》壹文中駁斥了朱維錚的觀點,認為《史記》中記載孔子“野合”而生並非指的是“私生子”。他根據司馬貞“索隱”的說法和張守節“正義”的進壹步推斷,叔梁紇與顏徵在結婚時已年過六十四歲。婚姻過此者,皆為野合。

12月22日,《中國青年報》登載了壹篇題為《“孔子是私生子”這話沒錯!》的文章,作者在該文章中強烈地批駁了媒體以莫名其妙的“驚人”暴露自己的無知,或者說是無聊,更有某些同樣無知或者無聊的時評人,抱著“驚人”的新聞,壹本正經的批評朱維錚先生學術浮躁。

12月23日,湖南紅網又刊載了壹篇題為《“孔子是私生子”的如山鐵證》的文章,作者在該文章裏批駁夏余才先生是不懂歷史,其解釋並不符合春秋時期的“民俗”,並非年齡大而結婚稱作“野合”;最後得出朱維錚的說法是成立的,有歷史根據的,而夏余才先生的批評純屬對歷史的無知。

讀了以上關於“孔子是私生子”是否成立的激烈爭論,倒覺得不論是提出朱維錚教授也好,還是那些以此爭辯的雙方也罷,他們都是同樣的無聊、無知、浮躁至極,他們同樣是在試圖假借孔子之名,博得自己的壹時名利。試問,兩千多年前孔子到底招惹、防礙誰了?如今某些人還在那裏激烈爭論“孔子是私生子”的意義到底有多大?

眾所周知,孔子是中國壹個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也算是半個政治家吧,是壹個品德高尚的知識份子。他正直、樂觀向上、積極進取,壹生追求真、善、美,壹生追求理想社會。孔子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千古聖人”,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多才者之壹,並且被後世尊為“至聖”,萬世師表。他的思想品格,幾千年來壹直深深地影響著中國人,特別是影響著中國的知識份子。

縱然是司馬遷在《史記》卷四十七《孔子世家》中有“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禱於尼丘得孔子”這樣的記載,但司馬遷也並沒有直言“孔子是私生子”,也許司馬遷只是壹句戲言罷了。再說,孔子與司馬遷也並非是同時代的人,當時究竟是個什麽情況,司馬遷也並非都知道的壹清二楚。然而我們的朱維錚教授卻是個千裏眼、親歷者,他緊緊抓住其中的只言片語,就牢牢地抓住了壹根救命稻草不放,非要到處壹而再、再而三的宣揚孔子“私生子”的身份,得出了“孔子後代都是假子孫”這樣荒唐的結論,惟恐天下人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