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規定

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規定

第壹章 總則第壹條 為了提高中小學教師隊伍整體素質,適應基礎教育改革發展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根據《中華人民***和國教育法》和《中華人民***和國教師法》,制定本規定。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於國家和社會力量舉辦的中小學在職教師的繼續教育工作。第三條 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是指對取得教師資格的中小學在職教師為提高思想政治和業務素質進行的培訓。第四條 參加繼續教育是中小學教師的權利和義務。第五條 各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管理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應當采取措施,依法保障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的實施。第六條 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應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按需施教、學用結合的原則,采取多種形式,註重質量和實效。第七條 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原則上每五年為壹個培訓周期。第二章 內容與類別第八條 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要以提高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為重點。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內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師德修養;專業知識及更新與擴展;現代教育理論與實踐;教育科學研究;教育教學技能訓練和現代教育技術;現代科技與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等。第九條 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分為非學歷教育和學歷教育。

(壹)非學歷教育包括:新任教師培訓:為新任教師在試用期內適應教育教學工作需要而設置的培訓。培訓時間應不少於120學時。教師崗位培訓:為教師適應崗位要求而設置的培訓。培訓時間每五年累計不少於240學時。骨幹教師培訓:對有培養前途的中青年教師按教育教學骨幹的要求和對現有骨幹教師按更高標準進行的培訓。

(二)學歷教育:對具備合格學歷的教師進行的提高學歷層次的培訓。第三章 組織管理第十條 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宏觀管理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制定有關方針、政策;制定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教學基本文件,組織審定統編教材;建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評估體系;指導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第十壹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主管本地區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制定本地區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配套政策和規劃;全面負責本地區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實施、檢查和評估工作。市(地、州、盟)、縣(區、市、旗)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在省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指導下,負責管理本地區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第十二條 各級教師進修院校和普通師範院校在主管教育行政部門領導下,具體實施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小學校應有計劃地安排教師參加繼續教育,並組織開展校內多種形式的培訓。綜合性高等學校、非師範類高等學校和其它教育機構,經教育行政部門批準,可參與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經主管教育行政部門批準,社會力量可以舉辦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機構,但要符合國家規定的辦學標準,保證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質量。第四章 條件保障第十三條 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經費以政府財政撥款為主,多渠道籌措,在地方教育事業費中專項列支。地方教育費附加應有壹定比例用於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師培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要制定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人均基本費用標準。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經費由縣級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門統壹管理,不得截留或挪用。社會力量舉辦的中小學和其他教育機構教師的繼續教育經費,由舉辦者自籌。第十四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要按照國家規定的辦學標準,保證對中小學教師培訓機構的投入。第十五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中小學教師培訓機構的教師隊伍建設。第十六條 經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批準參加繼續教育的中小學教師,學習期間享受國家規定的工資福利待遇。學費、差旅費按各地有關規定支付。第十七條 各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應當采取措施,大力扶持少數民族地區和邊遠貧困地區的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第五章 考核與獎懲第十八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要建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考核和成績登記制度。考核成績作為教師職務聘任、晉級的依據之壹。第十九條 各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要對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成績優異的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和獎勵。第二十條 違反本規定,無正當理由拒不參加繼續教育的中小學教師,所在學校應督促其改正,並視情節給予批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