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義
積極推進信息安全等級保護。
信息作為壹種資源,因其普遍性、享受性、增值性、可處理性和多用途性而對人類具有重要意義。信息安全的本質是保護信息系統或信息網絡中的信息資源免受各種威脅、幹擾和破壞,即保證信息的安全。根據國際標準化組織的定義,信息安全的含義主要是指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和可靠性。信息安全是任何國家、政府、部門和行業都必須高度重視的問題,是不可忽視的國家安全戰略。然而,對於不同的部門和行業,他們對信息安全的要求和重點是不同的。中國的改革開放帶來了各方面信息的急劇增加,並要求大容量和高效率地傳輸這些信息。為了適應這種形勢,通信技術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爆炸式發展。目前,除了有線通信,短波、超短波、微波、衛星等無線電通信也正在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同時,境外敵對勢力為了竊取我國政治、軍事、經濟、科技等方面的秘密信息,利用偵察站、偵察船、偵察機、衛星等手段,形成固定與移動、長距離與短距離、空中與地面相結合的立體偵察網絡,對我國通信傳輸中的信息進行攔截。從文學中了解壹個社會的內幕,早已司空見慣。在20世紀的最後50年裏,從壹個社會所屬的電腦中了解這個社會的內幕變得越來越容易。組織和個人都在實施信息安全戰略。
越來越多的事情委托給計算機,敏感信息正在通過脆弱的通信線路在計算機系統之間傳輸,特殊信息存儲在計算機中或在計算機之間傳輸,電子銀行使金融賬戶能夠通過通信線路查閱,執法部門從計算機中了解罪犯的犯罪記錄,醫生使用計算機管理病歷。所有這些中,最重要的問題是,如果不采取防範非法(未授權)訪問的措施,信息就無法傳輸。信息傳輸的方式有很多種,包括本地計算機網絡、互聯網和分布式數據庫、蜂窩無線、分組交換無線、衛星視頻會議、電子郵件等傳輸技術。在信息存儲、處理和交換過程中,存在泄露或被截取、竊聽、篡改和偽造的可能。不難看出,單壹的安全措施很難保證通信和信息的安全。必須綜合運用各種安全措施,即通過技術、管理和行政手段,實現對信源、信號和信息的保護,從而達到秘密信息安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