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性能有所差別,因此在儲層綜合評價中應予以考慮。 6.泥質含量和碳酸鹽含量 儲層中,泥質、碳酸鹽以不同方式堵塞孔喉,其含量和類型不同,敏感性也不同,對儲層滲流能力及損害程度也不同,因此是重要的評價參數。 7.孔隙結構參數 主要反映儲集巖滲流性能,在不同勘探開發階段的意義有所差別,隨著勘探開發的進行,孔隙結構的作用愈來愈大,至註水開發中後期,孔隙結構參數是儲層綜合評價的必不可少的參數。在勘探評價階段也可將孔隙結構參數(反映孔喉大小和分選性的參數)作為評價參數,但權值不宜太大。 8.層內非均質性 在勘探評價階段後期研究開發可行性為目的的儲層綜合評價中,可將層內非均質性作為評價參數,壹般以滲透率變異系數作為評價指標。 特別強調的是,在儲層綜合評價中,評價參數的選擇要註意以下幾點: (1)評價參數並非越多越好。應根據評價目的來定,無關的參數壹定不參與評價,否則會因參數過多過雜掩蓋評價的主要目的,導致錯誤的結論。如在勘探評價階段的早期,綜合評價的目的是確定有利勘探部位或有利層段,為布井服務,只選擇厚度、面積、孔滲即可,如果加上滲透率變異系數,則完全沒有必要。 (2)評價參數之間應相互獨立。因為儲層綜合評價是從不同側面來綜合評價儲層的,如果反映儲層某壹側面的參數有多個,而且參數間具較好的相關性,這勢必造成對這壹側面的不應有的偏重,從而不能正確地、客觀地評價儲層。例如,滲透率和主要孔喉半徑均反映儲層巖石的滲流能力,如果某區的滲透率與主要孔喉半徑具有很好的相關性,在儲層評價中已引入滲透率參數時,就不應再引入主要孔喉半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