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名茶之壹,俗名“嚇煞人香”。康熙南巡路過蘇州,品茶後大加贊賞。因此茶采自清明、谷雨時節,被賜名為“碧螺春”,並列為貢品。
泡茶方法:取茶葉少許,撒入溫水中,其白毫會慢慢溶掉,茶葉沈下,這時杯底壹片碧綠,但水尚無味,將水倒掉三分之二左右,再沖以沸水,茶葉全部展開,此時水色淡綠如玉,茶香味醇。
采芝齋糖果
蘇式糖果享譽中華,有明貨、炒貨、軟糖、特味4大類150多個品種,如松子糖、粽子糖、花生糖、三色松子軟糖、脆松糖、松子南棗糖等,其中以采芝齋獨家生產的粽子糖最為有名。
宋錦
“錦”是壹種高級絲織品,蘇州出產的宋錦與南京的雲錦、四川的蜀錦並稱為“中國三大名錦”。其織造工藝考究,經絲有面經和底經兩重,故又稱“重錦”。
宋錦最大的特色是圖案精美、色彩典雅、平整挺括、古色古香,常用於裝裱名貴字畫、高級禮品盒,也可制作特種服裝和花邊。
蘇式蜜餞
蘇州制作蜜餞的歷史可上溯到三國時代,清代是蘇式蜜餞的鼎盛時期,其中以“張祥豐”最為著名,歷來是“宮廷食品”。蘇式蜜餞現有160多個品種,以金絲蜜棗、奶油話梅、金絲金桔、白糖楊梅、九制陳皮最為著名。
蘇式話梅的風味是甜中帶酸,口含壹粒,爽口生津,而且回味久,最受旅遊者喜愛。
用洞庭柑桔制作而成的蘇桔餅和金桔餅,桔香濃郁,味甜爽口,具有開胃通氣功能。
蘇繡
蘇繡的歷史可追溯到2600多年前的春秋時代,蘇繡與湖南的湘繡、四川的蜀繡、廣東的粵繡並稱為“中國四大名繡”。
蘇繡的題材以人物、山水、花鳥、動物為主,有繡片、冊面、屏條、屏風等。新中國成立後,蘇州藝人成功地創造了雙面繡,其代表作是“雙面貓”。
太倉肉松
太倉肉松纖維細長,品質柔軟,顏色金黃,味道鮮美,入口即化。它以鮮豬後臀尖精肉為基本原料,經切條、煮松、炒松、搓松4道工序制成。肉松耐貯存,壹般情況下3-4個月不變質,真空密封可保存壹年以上。
太湖銀魚
春秋戰國時期,太湖就盛產銀魚。清康熙年間,銀魚被列為貢品,與梅鱭、白蝦並稱為太湖三寶。銀魚形似玉簪,色如象牙,軟骨無鱗,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脂肪、鐵、核黃素、鈣、磷等多種成分。日本人稱其為“魚參”。銀魚可炒、可炸、可蒸、可做湯。銀魚炒蛋、銀魚氽湯、銀魚丸子、芙蓉銀魚等都是蘇式菜肴中的名菜。
桃花塢木刻年畫
蘇州的桃花塢木刻年畫、天津楊柳青木刻年畫和山東濰坊楊家埠的年畫並稱“中國三大木刻年畫”。
桃花塢年畫始於明末,距今已有350多年的歷史,最早的作坊在蘇州桃花塢街上,因而得名。清雍正、乾隆年間盛極壹時,與楊柳青年畫並稱“南桃北柳”。
年畫形式內容多反映民間生活,富有裝飾性。其濃郁的民族風格也受到了外國人的青睞,如日本浮世繪就受到了桃花塢年畫的影響。
蘇州婚紗
蘇州虎丘婚紗位於蘇州城北,素有“吳中第壹名勝”之稱,虎丘是蘇州專業從事婚紗制造、批發的生產基地,為中國二大婚紗大型生產基地之壹。近年來,蘇州婚紗不僅影響了長三角,也日益影響到了全國各地,產品遠銷海外。所生產的產品有婚紗、禮服、旗袍、飾品、結婚相冊、婚禮百貨等上萬種各式各樣的婚禮產品,在蘇州市政府和蘇州虎丘婚紗網的宣傳推動之下,蘇州婚紗街從最初的幾家店已擴大到了現在的500多家。
鹵汁豆腐幹
鹵汁豆腐幹,既可作蜜餞品嘗,又可作為家常肴或筵席鹵菜,是蘇州豆制品類中的著名特產。它色澤醬紅,香味獨特,飽含鹵汁,鮮甜軟糯,兼有鹵菜和蜜餞兩種風味。
太湖蒓菜
蒓菜是壹種多年生的水生植物,蒓菜的葉子呈橢圓形、深綠色,背面分泌出壹種類似瓊脂的粘液,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葡萄糖等多種成份,可煮可炒,不僅是風味獨特的珍貴蔬菜,而且有清熱、潤肺、利尿、消腫、解毒、健胃、止瀉等功效。
太湖銀魚
太湖銀魚,身長約10厘米,肉質細膩,潔白鮮嫩,無骨剌,被譽為太湖三寶之壹,全身潔白如銀,壹對小眼睛猶如白玉上鑲嵌著兩粒烏砂。
白沙枇杷
枇杷的產量以洞庭東、西山為最多。白沙枇杷色呈鵝黃,味甘甜,有照種、青種、灰種和早黃白沙等10多個品種。以照種最負盛名,皮薄肉厚,鮮甜爽口。青種,大小均勻,果肉淡黃,皮易剝落。灰種,皮有赭色斑點,獨核薄皮,味道最甜。早黃白沙,成熟早,果肉潔白細嫩。
松鼠桂魚
此魚色澤醬紅,外脆內嫩,甜酸適口,乾隆食後大為贊賞,松鼠魚便傳揚出名。 如今,松鼠魚以桂魚作原料。桂魚肉質細嫩,骨疏刺少,經剞花、油炸後、頭大口張,尾部翹起,內似翻毛,形似松鼠,澆上蝦仁、筍幹、番茄醬鹵時還會發出嗤嗤如松鼠的叫聲。
陽澄湖大閘蟹
陽澄湖大閘蟹是我國最享譽盛名的淡水蟹,個大膘肥.外形青背白肚,黃毛金鉤,故又被稱為“金鉤蟹”,人們譽稱“蟹中之王”。陽澄湖大閘蟹除可蒸、煮、煎、面拖、酒醉、腌制外,還常被人們作為制作美味佳肴以及蟹宴的原料,如蟹油水晶球、雪花蟹鬥、鍋燒蟹粉、煎蟹盒、炒蟹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