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句“晨起動征鐸”,寫早行情景,扣題點“早”。清晨起床,旅店裏外已經叮叮當當,響起了車馬的鈴鐸聲。第二句“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寫旭日東升,雞鳴茅店;皓月初升,人跡罕至。三、四句“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寫昨夜夢鄉。那夢境歷歷在目:枳花照亮驛墻,那是在故鄉的情景;而槲葉紛紛飄墜,紛紛揚揚,那還是在故鄉的情景。“鳧雁滿回塘”也是夢中的景象:壹群群野鴨、大雁,擠滿著涼爽又幽靜的池塘。然而醒來卻是:自己遠離故鄉,孤身壹人,遠行異鄉,仰臥在旅途這雙溫暖的腳不能覆蓋寒冷、孤寂的兩只腳。那夢中的歡娛,醒來都變成了難以承受的悲涼。夢中的歡娛與醒來的悲涼對比,更加深了思鄉之情,更加深了人的痛苦。
這首詩準確寫作年代已不可考,但聯系溫庭筠生平,他曾任隋縣尉,徐商鎮襄陽,他被辟為巡官。據夏承燾《溫飛卿系年》,這兩件事均發生在公元859年(唐宣宗大中十三年),當年溫庭筠四十八歲。自長安赴隋縣,當道出商山。此詩當是溫庭筠此次離開長安赴襄陽投奔徐商經過商山時所作。溫庭筠雖是山西人,而久居杜陵,已視之為故鄉。他久困科場,年近五十又為生計所迫出為壹縣尉,說不上有太好心緒,且去國懷鄉之情在所不免。因此在這首詩裏所表現的不是對新春的喜悅之聲,而是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此詩以準確精練的語言描寫了詩人早上出門的情景,抒發了遊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濃濃的思鄉之意,字裏行間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無奈。整首詩正文雖無“早行”二字,但詩人早起上路之情景呼之欲出。把旅辛苦的遭際表現得淋漓盡致滿目荒涼的山色、懨懨欲動的晨霧、門前黎明的雞鳴、疏落的旅客草徑以及朦朧而冷清的板橋月影湊成了早行的清冷淒涼景象。用這種方法構成的詩歌意境,色調迷茫、壯美而清新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