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上林苑的簡介

上林苑的簡介

上林苑是中國秦漢時期的皇家園林,秦朝始建,漢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加以擴建。上林苑地跨長安、鹹陽、周至、戶縣、藍田五縣境,縱橫300裏,南部是由今藍田的焦岱鎮(鼎湖宮)開始,向西經長安的曲江池(宜春宮)、樊川(禦宿宮),沿終南山北麓西至周至(五柞宮);北部是興平的渭河北岸(黃山宮),沿渭河之濱向東。有灞、浐、涇、渭、灃、鎬、牢、橘八水出入其中。

司馬相如的《上林賦》:“終始灞浐、出入涇渭。灃鎬澇潏,紆餘委蛇,經營乎其內。蕩蕩乎八川,分流相背而異態。東西南北,馳騖往來。”是依據水系為上林苑劃定範圍。灞、浐二水自始至終不出上林苑;涇、渭二水從苑外流入又從苑內流出;灃、鎬、澇、潏四水紆回曲折,周旋於苑中。

上林苑內容,據《漢書·舊儀》載:“苑中養百獸,天子春秋射獵苑中,取獸無數。其中離宮七十所,容千騎萬乘。”可見仍保存著射獵遊樂的傳統,但主要內容已是宮室建築和園池。據《關中記》載,上林苑中有36苑、12宮、35觀。36苑中有供遊憩的宜春苑,供禦人止宿的禦宿苑,為太子設置招賓客的思賢苑、博望苑等。上林苑中有大型宮城建章宮,還有壹些各有用途的宮、觀建築。如演奏音樂和唱曲的宣曲宮;觀看賽狗、賽馬和觀賞魚鳥的犬臺宮、走狗觀、走馬觀、魚鳥觀;飼養和觀賞大象、白鹿的觀象觀、白鹿觀;引種西域葡萄的葡萄宮和養南方奇花異木如菖蒲、山姜、桂、龍眼、荔枝、檳榔、橄欖、柑桔之類的扶荔宮;角抵表演場所平樂觀;養蠶的繭觀;還有承光宮、儲元宮、陽祿觀、陽德觀、鼎郊觀、三爵觀等。

上林苑中還有許多池沼,見於記載的有昆明池、鎬池、祀池、麋池、牛首池、蒯池、積草池、東陂池、當路池、太液池、郎池等。其中昆明池是漢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所鑿,在長安西南,周長40裏,列觀環之,又造樓船高十余丈,上插旗幟,十分壯觀。據《史記·平準書》和《關中記》,修昆明池是用來訓練水軍。據《三輔故事》:“昆明池三百二十五頃,池中有豫章臺及石鯨,刻石為鯨魚,長三丈。”又載:“昆明池中有龍首船,常令宮女泛舟池中,張鳳蓋,建華旗,作濯歌,雜以鼓吹。”在池的東西兩岸立牽牛、織女的石像。上林苑中不僅天然植被豐富,初修時群臣還從遠方各獻名果異樹2000余種。

秦漢的上林苑,用太液池所挖土堆成島,象征東海神山,開創了人為造山的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