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中山市中山圖書館的館舍特色

中山市中山圖書館的館舍特色

“以人為本”是圖書館服務的永恒旋律,幾年來,我們壹切從讀者出發,每星期開放時間最高達77小時,節假日不閉館。海量文獻、優質服務,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讀者走入圖書館汲取精神食糧。1998年至2003年,到館讀者約400萬人次 、外借冊次約122萬冊次 、流通人次約123萬人次 。

“閱讀導航”是圖書館服務的重要課題。1998年至2003年我們以宣傳板報、新書櫥窗、網絡宣傳、廣播電臺專欄等形式***推介新書刊4000多種。

“走出館門”是圖書館服務的延伸。幾年來,我們不斷擴大服務區域,送書上門、送書下鄉,把圖書館服務延伸到軍營、鄉鎮、企業。***建“武警中山支隊流動圖書站”等館外服務點19個。定期為服務點送去壹批優秀的書籍,在軍營、鄉鎮、企業營造壹種好讀書、讀好書的良好氛圍。用實際行動營造學習型城市。

“獻愛心,同發展”,是我們支援貧困山區、支援鄉鎮圖書館事業以及為弱勢群體服務的宗旨,幾年來我們捐贈圖書1萬多冊,並推出壹系列優惠措施為弱勢群體服務。

在日新月異的信息時代,為了提高信息市場占有率,我們積極拓展信息服務的深度和廣度。信息技術部從坐等上門到主動出擊,為社會各界提供信息服務。《決策參考》、《參閱信息》等信息資料,為領導機關決策提供信息服務,成為領導決策的好幫手;而《燃具信息專遞》、《影碟機信息專遞》、《中山商會》等信息產品則為企業的生產研發和市場營銷提供了及時的專題信息。此外,我們加強了檢索和咨詢服務。2003年解答讀者咨詢4000多條,完成定題檢索課題50多項。

自動化、網絡化是現代化圖書館建設的標誌。為了適應信息時代的發展要求,我們加快了信息技術應用的步伐。1995年率先在采編、流通實行計算機管理,1997年成立了多媒體閱覽室,組建了館內局域網,1998年,在因特網上建立了中山市中山圖書館網站,讓讀者從網上走進圖書館,2000年業務系統開始使用ILAS系統,至此采編、借閱等基礎業務全面實行了計算機管理。2001年將互聯網接入升級為ADSL寬帶接入,安裝了net110網吧安全審計軟件,保證了計算機信息網絡的安全。2003年又將互聯網接入升為穩定的光纖接入,並申請了互聯網真實IP地址,實現了本館書目數據的網上實時查詢。

數據庫是數字化圖書館建設的標誌。近幾年我們加強了書目數據庫和地方特色數據庫建設。現有館藏中文普通圖書書目數字化達95.7%,地方文獻書目數字化達100%(不含古籍)。2001年我們引進了TRS全文數據庫檢索系統,截止於2003年已建成《詩情畫意話菊花》和《中山人物數據庫》2個具有地方特色的全文數據庫。

為了落實“廣東省文化信息資源***建***享工程”的指導思想,通過網絡實現文獻資源***享,提高全市文獻信息資源的利用能力,促進中山市文化事業發展,我們與省級分中心簽訂了“廣東文化信息資源***享工程基層中心”協議書,並於2003年11月與24個鎮區文化宣傳中心簽定了合作協議,逐步對全市所有圖書館(室)進行統壹規劃建設,為促進資源***享發揮了地方中心館的帶頭與骨幹作用。

“以公***圖書館為陣地,開展群眾性讀書活動,把圖書館辦成市民讀書、學習、研究的中心”是公***圖書館的服務宗旨。1998年至2003年間,每年我們以公***圖書館“讀者服務宣傳周”、“中山市全民讀書月”活動為契機,充分發揮圖書館傳播科學知識的陣地和窗口的作用,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僅2002年參加讀書活動人數達6萬多人次。在名城掀起了壹股“好讀書、讀好書”的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