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月,征用建設用地291畝,建設大棚、辦公室152.64平方米,牡丹品種214個。次年,老城碧宅院15畝牡丹全部遷入,秋季在新村購買牡丹800株。“五壹”正式對外開放,初始面積約320畝,綠化面積250畝,位於劍河橋南。1957,在大門口內廣場東側建假山。第二年,遊泳池重建,建了新的音樂池,然後改成了溜冰場。1959年新建廣場,改建壹排花卉展覽室。到1961,園內牡丹22種,33種,而原來的6種牡丹增加到25種。修建劍河吊橋和大型牡丹花壇。
1968門內廣場塑有漢白玉毛澤東像,牡丹壇中央建有標語牌。1977拆除吊橋,開放第二座牡丹壇,在園中央修建牡丹亭花壇,南面修建環廊,完成部分綠化工程。
65438+9月21、0982日,市人大常委會通過決議,將牡丹定為洛陽市“市花”,並將每年的“牡丹花節”定為4月15日至25日。第二年,嫁接了2484株牡丹。拆除“標語塔”文革期間,在原址上新建了壹座“仙女牡丹”石膏雕像,高7米。4月,首屆牡丹花會在牡丹亭舉行。1985年引進了37個品種600株牡丹。
1986西區改造,建成公園西門、周文樺區、少樂梯田,開辟“紫亭春早”和“永濟生”兩個景點;四大文化遺址:“河圖洛書”碑、周王城城墻遺址、周代紀群、“王城花樣地”和申元臺七大建築群。在原有人工湖的基礎上,將形似鳳凰的人工湖擴大十畝;新建仿古水茶會所“紫雲齋”。同年,少樂藝術團成立。
1987年牡丹237個品種,11000多株,牡丹2500株,竹子13652株。布置西區綠化植物,完成“少樂臺”及其底座雕塑。這幅畫講述了從周平王遷都洛陽到秦始皇統壹中國這549年間發生的32個與洛陽有關的故事。所以這面墻也叫“故事墻”。少樂舞臺上有編鐘、旋律、古箏等古典民族樂器。次年4月,公園大門建成,古色古香的周鼎建成。1991年,“全國名花展”首次成功舉辦,首屆無錫全國菊花大賽榮獲“香頭菊”三等獎和優秀版式獎;大門新建:“畢濤園”、“生肖園”,橋北動物區新建:“猴山”、“熊池”;在大門內外的廣場建兩組噴泉;公園東側建有地下“萬裏宮”,建築面積約2600平方米。1992年,擴建竹園3000平方米,種植磚排網草坪2萬多平方米,補植草坪4500平方米,種植草花帶1500平方米,新建景觀花壇20個,新建溫室大棚5個。改造鴕鳥圈舍和雞舍2000平方米,養殖9個品種的種畜140頭。次年,新建“櫻花園”1887.6平方米,擴建“竹園”、“梅拉園”;種植草坪10132平方米,改造東側假山,種植新灌木1200;引進牡丹589株,調整牡丹亭,56個品種120株。所有的動物都搬到了橋的北面。將大門內側改建為精品牡丹園,新建仙女牡丹和仙女觀景臺。
1994,大門西側建有2000多平米的商品房和牡丹詩廊。更換牡丹花壇土500余立方米,更換老、弱牡丹株239株,種植新品種70余個,補植540株800余株。全年飼養動物245只,其中孔雀27只,金雞7只,彩雞47只,珍珠雞101,烏骨雞63只。次年,仙女牡丹雕像移至洛陽牡丹園,原址建“武侯賞花”群雕。雕像高3.6米,底座高1.2米。開辟總面積約2350平方米的牡丹精品區,擴大牡丹種植面積900平方米;並重塑了高品質漢白玉紋理的“仙女牡丹”雕像,高達5.8米;仙女牡丹賞花臺建成。
1997與蘇州動物園聯合繁育華南虎,7月在蘇州成功產下壹胎四仔。65438+2月1日,東北虎又產下三只幼崽,這是望城公園建園以來,老虎在園內繁殖的先例。當年,* * *繁育動物288只12種,其中華南虎2只,東北虎3只,黑熊2只,非洲獅3只,梅花鹿3只,藍孔雀3只,金雞70只,褐馬雞1只,牡丹鸚鵡8只,虎皮鸚鵡120只,獵鷹2只。引進10種動物25只,調入7種動物33只。次年,橋北動物區建成孔雀園,占地2300普通米。東北虎7只,黑熊1只,梅花鹿2只,小馬1只,食蟹猴1只,獼猴2只,藍孔雀68只,紅腹金雞60只,銀雉24只,白孔雀3只,白頸長尾雉雞2只。動物* * *繁殖171,和11品種。
1999年在正門內原有草坪上建成了壹座自然風格的國際牡丹園,占地4.9畝,引進國外品種106個,植物5800余株,橋北新建花壇1400平方米。17年4月,東北虎成功產下三只虎寶寶,繁育東北虎3只,華南虎1只,黑熊1只,駱駝1只,鴕鳥1只,獼猴4只,長尾猴1只,梅花鹿和山雞3只。橋北動物區建有3000多平方米的散養獅虎山。次年,二層辦公樓及接待室被拆除,改建為甘肅牡丹園,面積約4000平方米,引種甘肅紫牡丹600株、65個品種。牡丹品種5000個,國外有106個品種。飼養東北虎4只,梅花鹿2只,小馬4匹,藍孔雀58只,白孔雀17只,恒河猴5只,鴕鳥6只,珍珠雞和鸚鵡100多只。
2001,種植草坪9800平方米,移植植物60余株,公園內修建青磚小徑、亭臺樓閣、石桌石凳,拓寬公園道路5200平方米。拆除東門,搬遷醫務室,重建雕梁畫棟仿古門,形成長約1 km的仿古建築群。繁殖東北虎4只、非洲獅2只、梅花鹿4只、獼猴2只、藍孔雀98只、白孔雀12只、獼猴5只、鴕鳥36只、金雞22只、銀雞18只、珍珠雞、虎皮鸚鵡、牡丹鸚鵡200多只。
2002年,公園內的許多景點,如胡風湖的重建,西南假山,仙女牡丹廣場,橋北地宮假山的建設,北門的擴建,十二生肖的搬遷,動物區,都進行了整修和處理。鴕鳥散養展區2000平米,小熊貓館2000平米。2003年7月,望城動物園成立。今年秋季調整牡丹598株,新植牡丹2360株,擴大種植面積1000平方米。引進了四種動物,增加了兩個新物種;全年共繁育11種,210只。2004年調整牡丹優良株598株,園區北區新植牡丹2360株,擴大牡丹種植面積1000平方米,調整牡丹優良株598株。2005年,粉刷了牡丹詩廊,對沈香樓進行了內部裝修,並設置了貴賓接待室。引進牡丹2000多株,種植在假山上,滿足了遊客賞花的需求。改造公園東圍墻,實施拆墻透綠工程。紫斑牡丹園、沈香樓花花壇補種牡丹1500多株。新引進的馬鹿2只,白牦牛2只,白唇鹿2只,猞猁2只,金羚1,美洲虎1,狒狒2只,狼1。成功繁育小熊貓2只,獼猴9只,梅花鹿3只,鹿1只,幼鳥80多只,難度較大。
2007年,對沈香周邊、原紫牡丹園、橋南南三角進行改造,引進牡丹品種4600多個,投資654.38+0萬元。園內調整牡丹1500余株,沈香樓南側種植4株大牡丹。2010年增加牡丹種植面積1500平方米,新植補園牡丹5200株。憑借豐富的品種優勢,新嫁接牡丹10000余株。園內動物園飼養華南虎4只,松鼠猴4只,黑頂猴1只,斑馬1只,鹿8只,獼猴9只,野雞100余只,水禽8只,鳥類50余只。園內華南虎數量已躍居全國第二,長江以北第壹。
截至2015,園區牡丹觀賞區面積15.5公頃,占233畝。分為仙女牡丹觀賞區、丹香迎賓觀賞區、紫雲天香臺觀賞區、望城春棗觀賞區、甘觀賞區、奧美玄春觀賞區、安觀賞區等七個牡丹觀賞區。牡丹品種880個,13萬多株,涵蓋九個色系、十個花型,早、中、晚品種分別占15%、6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