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容易被“假貨”迷惑?專家詳細講解商標侵權相關知識。

容易被“假貨”迷惑?專家詳細講解商標侵權相關知識。

從日常商品到家電、汽車,消費者習慣通過商標來選擇商品。然而,消費者常常感到困惑。假的?丟眼睛經常發生,消費者維權陷入困境。本期《天天315》重點關註:商標,我怎麽能認出妳!

據經濟之聲《天天315》報道,在生活中,大家都很習慣用商標來識別商品,尤其是對自己比較有好感或者比較熟悉的品牌。看到他們的LOGO就會產生信任感,但是很多消費者壹直被壹些假冒偽劣商品迷惑甚至欺騙。消費者應該如何揭開假名牌上的繡花衣服,真正認清品牌的優劣?王中華商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北京市律師協會消費者權益法律專業委員會主任為今天的話題做了分析。

經濟之聲:商標和品牌是什麽關系?想辦企業的人和部分企業家怎麽看待這個問題?

王:實際上,現在人們更註重品牌,他們對商標和品牌有壹些誤解。誤解的原因是,商標是壹個法律概念,品牌經常用於經濟領域和市場。從本質上來說,商標和品牌是壹回事,我們之所以混淆,是因為品牌和商標的內涵、外延和功能本質是壹致的。

陸雲:我也這麽認為。中國有商標法,哪些可以註冊為商標,哪些不可以。品牌其實更像是哪個品牌好,或者哪個品牌受老百姓信任。可能品牌是壹個更全面的概念,可能不僅包括對商標本身的壹種信任,還包括對這個企業提供的壹些相關服務和產品的信任。

經濟之聲: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壹個商標對消費者意味著什麽?

王:商標對消費者來說意義重大。商品種類繁多。消費者如何選擇壹種商品?往往他會以品牌為出發點,選擇自己最信任的,同時也能大大節省時間和成本,提高生活的品質和體驗。

陸雲:在商標創立之初,最重要的功能是識別。無論是商家設立這個商標,還是消費者使用這個商標,其最大的區別就是信任這個商標,不信任其他商標。但是在商標和企業逐漸發展的過程中,商標產生的機制就會出現,包括其他的知識產權,也就是商標本身發展之後是有價值的。另外,對於消費者來說,商標可能是消費者最關鍵的壹個選擇。我們常說,消費者有公平交易的權利,有自主選擇的權利。消費者如何選擇?他可以通過壹些商標商背後的經營狀況來判斷,包括商品的性質、屬性、產品、質量。因此,商標的清晰性和商標權的保護是消費者權益保護的非常重要的條件。

經濟之聲:從法律角度來說,《商標法》是如何規定的,註冊對權利人有什麽影響?

陸雲:註冊和不註冊對於權利人來說是非常不同的。經國家商標局核準審查後,他們將享有該商標的專用權。如果沒有註冊,其他人可以繼續使用。而且壹旦註冊成功,妳作為商標權的職業使用者,如果再註冊就可以起訴他人侵權。而且很多企業在成立之初,甚至是創業之初,其商標也未必能體現出太多的價值。隨著企業的成長和逐步發展,商標品牌逐漸有了價值,所以在企業發展之初就要重視商標包括其他知識產權的保護。

經濟之聲:註冊商標有什麽價值?能否給公司帶來財富,對公司意味著什麽?

王:隨著我國市場化程度的不斷提高,特別是在與國際市場緊密聯系之後,商標的價值越來越明顯。比如壹家在海外上市的公司,因為商標問題,從海外銀行貸了幾十億美元,國內壹家企業也貸了幾十億人民幣。從我們商標局的抵押登記來看,融資抵押的方式越來越多,商標作為無形資產作為抵押貸款,而對於很多小微企業來說,商標作為抵押物,在處理壹些歷史遺留的困難時,會解決很大的問題。所以企業越來越重視商標的價值,社會也越來越重視商標品牌的價值。另外,對於企業來說,比如管理、科技含量、創新等。,壹切都是通過商標品牌的符號來表現其固有的無形價值。

陸雲:實際上,從法律上講,有兩種物體,壹種是有形的,另壹種是無形的。有形的可能是物權法規定的實體的衣服、房產、汽車,無形的是智力成果,比如知識產權,比如專利、商標、註冊權等。事實上,我們在生活中更關註有形的產權糾紛,但隨著近年來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加強,人們越來越重視無形資產的智力成果。

我們回頭看2012,這個案例也應該說是商標法的壹門普適課程。有人說2012蘋果唯冠商標糾紛案是當年最受關註的案件。我們來回顧壹下商標權之爭。

蘋果想從唯冠集團買十個IPAD商標。沒想到簽完合同款,深圳唯冠又跳出來說沒有?代表了?兩個國產IPAD商標不能隨合同轉讓。由於之前出面溝通的都是深圳唯冠,蘋果無法接受這張同樣的臉和另壹個團隊突然變卦,讓自己再次買單。但由於商標轉讓合同沒有深圳唯冠的印章,也沒有深圳唯冠的簽字授權,蘋果律師只能證明深圳唯冠確實參與了交易,雖然沒有名字。

可以說,唯冠與蘋果之爭,是命懸壹線的破產企業與全球最大IT公司之間的競爭。在蘋果輸掉深圳中院第壹次開庭的較量後,二審是蘋果翻案的最後機會。這是螞蟻和大象之間的戰爭。但別忘了,弱者手中有利器。雖然看不見,但它是壹個可以移動全局變量的杠桿,那就是商標。

經濟之聲:對於這裏的壹些糾紛和矛盾,我們應該怎麽看待?

陸雲:這個案子的核心問題是壹個案子,但是有三方,壹個是蘋果,壹個是臺灣唯冠,壹個是深圳唯冠。其實大家都說合同是相對的。妳簽署的這份合同的另壹方必須是權利人。如果他不是權利人,他必須被授權。這個案子最終可能是因為授權程序的其他糾紛引起的。但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當時由於其在簽訂相關合同時沒有讓蘋果履行簽約手續,沒有對真正的權利人及相關授權程序進行審查,導致了後來三方的介入。所以這個問題不僅僅是在商標領域,在合同法上也有,包括實踐形成的有合同的合同和無合同的合同。我們在審查合同的時候,也要註意,首先妳的合同對方是不是壹個合格的主體;第二,這個資質有相關硬件資質嗎?第三,看它有沒有權利。如果妳在簽訂合同之初不知道主體,那麽合同簽訂後的履行,包括相關的糾紛,都會導致妳先在合同法院審查合同的效力。如果主體不確定合同的效力,就很難判斷,後續的糾紛就更難解決。

經濟之聲:商標轉讓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什麽樣的問題,或者經常會遇到什麽樣的問題,我們的企業如何規避?

王:根據《商標法》規定,商標轉讓時,要求盡可能全部占有。另外,比如買家購買的商標是全品類的,如果有遺漏,壹定要查清楚,避免遺漏,否則會給後續的糾紛埋下很大的隱患。

經濟之聲:保利商標法是1982年制定的,1993年和2001年兩次修改,但也是2013年第三次修改。是不是應該說這次改版的頻率還是很快的?為什麽?

王:實際上,商標法的修改過程反映了我們國家法制化的進程。此外,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到我國對知識產權的高度重視,對知識產權法律制度的建設持積極完善的態度。特別是這部新的商標法,在歷次修改的基礎上,根據市場經濟的發展進行了補充和完善。

經濟之聲:另外,禁止搶註他人商標的規定是什麽?

王:比如有人希望用別人的勞動成果不勞而獲,像別人已經用了的商標,他就去搶。從法律角度來說,比如有壹個馳名商標叫未註冊。和過去的小肥羊壹樣,已經成為馳名商標,只是沒有註冊。很多人抄襲。馳名商標認定和保護後,禁止了壹些假冒的違法行為,保護了企業家商標的合法權益。這也促使我們民族企業誠信經營,通過自身的企業創新,為自己的商標品牌增值。

經濟之聲:如果違反了這個商標法,做了壹些侵害他人權益的行為,會受到什麽樣的處罰?新商標法是如何規定的?

王:新商標法充分體現了國家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和對知識產權創新的保護。比如我們增加了侵權人的舉證責任,更有利於保護商標權人的權利。另壹個規定是增加懲罰性賠償,最嚴重的可以是1到3倍的賠償金額,包括壹些證據無法查詢的情況,甚至達到300萬的金額。這體現了我們國家保護知識產權的力度,提高了違法成本,更好地保護了知識產權,真正實現了知識產權創新驅動的經濟發展。

經濟之聲:消費者會通過商標識別來判斷商品,選擇識別商品的權利。如果部分企業濫用商標,消費者上當,該如何維權?商標法有規定保護消費者嗎?

陸雲:其實商標侵權對消費者權益最大的損害是對消費者知情權的壹種損害,誤導消費者,讓消費者無法識別自己真正想買的商品。從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角度來看,這種行為可以認為這種商品的包裝或者產品的外包裝有誤導性,可以認為是壹種欺詐或者虛假宣傳,可以按照退壹賠三的思路來主張。另外,從商標法保護的角度,其他經營者也可以主張這種侵犯商標權的行為屬於商標侵權。

經濟之聲:現在企業對商標註冊的問題是不是更加重視了,是不是有更多的企業開始行動了?

王:現在企業的商標意識越來越強。從幾個數字可以看出,到2015年,累計註冊量已經超過1000萬,達到1225萬,申請量已經超過1840萬,有效商標數量為1034萬。可見這幾年都是兩位數的增長。同時,從商標申請量來看,企業對商標的認知度也與經濟增長正相關。

經濟之聲:現在註冊公司也很簡單。註冊商標的程序並不麻煩。是什麽程序?

王:註冊手續在我們國家越來越方便了,現在很多人都可以通過互聯網申請註冊。壹般來說,我們的商標註冊有兩個部分,首先是國內註冊,壹般程序是先查詢商標,提交商標手續,商標局開始形式審查,實質審查,初審公告,正式商標註冊公告。作為企業,壹般可以直接向商標局申請,也可以通過委托代理機構申請。海外註冊有幾種方式。第壹種方式,如在臺灣省和香港地區註冊,可以逐個註冊。在美國和歐盟,可以選擇逐個註冊,也可以通過馬德裏協定註冊,直接向商標局國際部申請。通過此次國際註冊,為未來市場的國際化奠定商標品牌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