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民情日記走訪內容
導語:通過社區走訪,很多工作人員和居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以下是社區民情日記走訪內容,歡迎閱讀!
社區民情日記走訪內容(1)
近日,雙橋社區黨總支結合本社區的實際情況,開展了“入戶、知情、解難”為主題的民情走訪活動,社區工作人員深入居民區,廣泛征詢社情民意,著力解決群眾反映的實際困難和問題。
要求每位社區工作人員都有壹本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民情日記”,定期到所管轄的居民家中進行走訪慰問,並記錄下走訪內容。走訪結束後,梳理收集到的問題,盡快給予解決,對壹些疑難問題,於周壹例會上大家進行商討解決,解決不了的,及時向上面反映,及時給予答復。同時,針對孤寡病殘、軍烈屬、空巢老人、失業戶等給予更多的關註和關愛,在走訪過程中及時發現和了解他們的疾苦和困難,利用政策為他們優先解決困難。
經過幾天的入戶走訪,很多工作人員和居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如今,全體社區工作人員都認識到了入戶走訪的必要性,通過入戶走訪,不斷更新轄區居民信息,收集新的意見建議,發現新的.動態情況,及時解決居民的困難。
社區民情日記走訪內容(2)近日,雙橋社區的社區幹部人手壹本“民情日記登記本”,每天都去自己的包片網格內轉轉,看看片區裏的困難戶、獨居老人家裏有什麽需要。深入居民區,廣泛征詢社情民意,著力解決群眾反映的實際困難和問題,進壹步轉變社區工作作風,認真貫徹落實黨的群眾路線,實現黨群幹群“零距離”。
社區給每位工作人員發放壹本“民情日記登記本”,走家訪戶"本不離手"。全體工作人員定期走訪入戶包片網格內居民、商家,並記錄下走訪內容。無論到哪都必須“本不離手”,誰家有難處、哪家要幫扶,都記錄在冊,問題解決了,還必須把結果記錄下來。將突出的問題集中解決。在走訪中,發現社區裏老人比較多,幾乎占社區總人口的四分之壹。於是社區跟淩源市正骨醫院取得聯系為轄區內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免費進行體檢。12月13日,我們又來到低保戶李紅華家裏了解他最近生活情況,李紅華壹家四口人,兩個孩子壹個在高中讀書,壹個就讀大學,本人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失業在家,生活困難,今天社區為其提供了壹份打更的工作,緩解了他的生活壓力。諸如此類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
通過入戶走訪,做到包片網格清楚,並切切實實傾聽民聲、了解民需、為民排憂解難。
社區民情日記走訪內容(3)“我家的下水道堵塞需要社區幫忙,妳家辦理低保的申請內容,他家需要社區開個證明……”妳很難想象這些大大小小的瑣碎事情,塔裏木油田社區工作人員專門有個本子來記錄。沒錯,這個日記本記錄的內容不是針對壹個人,而是社區居民所反映的各戶的事情。這個日記本還有壹個特別的名字——“社區民情日記”。
民情日記主要采用入戶走訪的方式進行記錄,社區工作人員都有包片區域,要求各自把各自區域看到的情況或發現的問題都記錄下來,根據事情大小或居民親自反映的內容,將壹些急需解決的事情記錄到“社區民情日記”上面,“民情日記”大多記錄居民們咨詢政策、法律知識,反映家庭矛盾或鄰裏糾紛,以及生活困難尋求幫助等內容,按前後順序抓緊時間給居民辦理,並且將辦理的結果也記錄在內。
;